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凡彬专利>正文

一种固井旋流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496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井旋流套管,涉及固井工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延伸机构、第一套管、凸环、接箍和第三套管,第一套管的顶端套管禁锢与第二套管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二套管的顶端通过接箍与第三套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接箍的外壁上均布有延伸机构,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的外壁上均匀焊接有凸环,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第三套管的外壁和内壁上均涂覆有耐磨层和抗氧化层,铰链均布固定在接箍的外壁上,接箍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延伸板,延伸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延伸机构和凸环的配合,使得套管与固化水泥浆的粘接更加牢固,通过耐磨层和抗氧化层和配合使用,提高了套管的使用寿命,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井旋流套管
本技术属于固井工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固井旋流套管。
技术介绍
固井作业是油气井钻井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封隔井眼内的油层、气层和水层,保护油气井套管、增加油气井寿命以及提高油气产量,旋流套管是工具工作中的重要工具,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1、现有的固井旋流套管在水泥浆固定时不够牢固,容易产生偏移;2、现有的固井旋流套管容易受到腐蚀而破损,使用寿命短。因此,现有的固井旋流套管,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井旋流套管,通过延伸机构、凸环、耐磨层和抗氧化层,解决了现有的套管易产生偏移、易受到腐蚀而破损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固井旋流套管,包括延伸机构、第一套管、凸环、第二套管、接箍和第三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顶端套管禁锢与第二套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的顶端通过接箍与第三套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接箍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井旋流套管,包括延伸机构(1)、第一套管(2)、凸环(3)、接箍(5)和第三套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2)的顶端套管禁锢与第二套管(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管(4)的顶端通过接箍(5)与第三套管(6)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接箍(5)的外壁上均布有延伸机构(1),所述第一套管(2)、第二套管(4)和第三套管(6)的外壁上均匀焊接有凸环(3),所述第一套管(2)、第二套管(4)和第三套管(6)的外壁和内壁上均涂覆有耐磨层(21)和抗氧化层(22);/n所述延伸机构(1)包括通孔(11)、延伸板(12)和铰链(13),所述铰链(13)均布固定在接箍(5)的外壁上,所述接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井旋流套管,包括延伸机构(1)、第一套管(2)、凸环(3)、接箍(5)和第三套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2)的顶端套管禁锢与第二套管(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管(4)的顶端通过接箍(5)与第三套管(6)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接箍(5)的外壁上均布有延伸机构(1),所述第一套管(2)、第二套管(4)和第三套管(6)的外壁上均匀焊接有凸环(3),所述第一套管(2)、第二套管(4)和第三套管(6)的外壁和内壁上均涂覆有耐磨层(21)和抗氧化层(22);
所述延伸机构(1)包括通孔(11)、延伸板(12)和铰链(13),所述铰链(13)均布固定在接箍(5)的外壁上,所述接箍(5)通过铰链(13)转动连接有延伸板(12),所述延伸板(12)的上表面开设有通孔(11);
所述耐磨层(21)包括三甲基硅烷层(211)、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层(212)和丙烯酸酯层(213),所述三甲基硅烷层(211)、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层(212)和丙烯酸酯层(213)从外到内依次设置;
所述抗氧化层(22)包括石墨层(221)、水性环氧树脂层(222)和氧化铝溶胶层(223),所述石墨层(221)、水性环氧树脂层(222)和氧化铝溶胶层(223)从外到内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彬王增坤韩松关荣亮王常亮
申请(专利权)人:孟凡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