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深海无钻机永久弃井的井下作业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深海无钻机永久弃井的井下作业工具。
技术介绍
根据弃井作业中是否用到钻井船或其他移动式钻井装置,可将海洋弃井作业分为钻井船弃井作业和无钻井船弃井作业。常规的海洋深水弃井作业往往采用钻井船进行作业,所动用的设施主要是钻井船,船上配有相应的钻架、绞车以及各种辅助设施,弃井作业中可以将井下设施,如油管、套管等取出。而无钻井船弃井作业则是采用专门设计的工程船以及各种专用的水上及水下设备来进行弃井作业,与钻井船作业相比,井内油管无需取出,工程船上没有大型的钻架,因此其船体尺寸要小得多,作业费用也更低。由于无钻井船作业无需动用资源稀缺的钻井船且经济效益明显,因此近年来该项技术在国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海洋深水弃井作业以及各种修井作业中都有着广泛应用。目前我国对该项技术的应用仍然处于空白,而随着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各种弃井、修井以及增产措施的作业数量将会不断增加,采用该项技术不仅可以节约我国稀缺的深水平台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深海无钻机永久弃井的井下作业工具,该井下作业工具安装在连续油管(7)末端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首位依次相连的注入组件(1)、封隔组件(2)、喷射组件(3)、锚定组件Ⅰ(4)、旋转切割组件(5)以及锚定组件Ⅱ(6);注入组件上方与连续油管(7)连接,注入组件(1)、封隔组件(2)、喷射组件(3)、锚定组件Ⅰ(4)、旋转切割组件(5)以及锚定组件Ⅱ(6)内均带有相互连通的注射通道;连续油管(7)与注射通道连通;/n注入组件(1)包括注入嘴本体(11),注入嘴本体(11)一端开有注入口(13),注入嘴本体(11)内带有球座Ⅰ(12);/n封隔组件(2)包括封隔器本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深海无钻机永久弃井的井下作业工具,该井下作业工具安装在连续油管(7)末端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首位依次相连的注入组件(1)、封隔组件(2)、喷射组件(3)、锚定组件Ⅰ(4)、旋转切割组件(5)以及锚定组件Ⅱ(6);注入组件上方与连续油管(7)连接,注入组件(1)、封隔组件(2)、喷射组件(3)、锚定组件Ⅰ(4)、旋转切割组件(5)以及锚定组件Ⅱ(6)内均带有相互连通的注射通道;连续油管(7)与注射通道连通;
注入组件(1)包括注入嘴本体(11),注入嘴本体(11)一端开有注入口(13),注入嘴本体(11)内带有球座Ⅰ(12);
封隔组件(2)包括封隔器本体(21)以及连接在分隔器本体上的外扩结构(22);
喷射组件(3)包括喷射短接本体(31),喷射短接本体(31)的侧壁上带有连通孔,连通孔内安装有喷嘴(32),喷射组件(3)的注射通道内带有剪切销钉Ⅰ(33),喷射组件(3)的注射通道内还带有滑套Ⅰ(9),滑套Ⅰ(9)位于剪切销钉Ⅰ(33)上方,滑套Ⅰ(9)将喷射短接本体(31)侧壁上的连通孔封堵;
锚定组件Ⅰ(4)和锚定组件Ⅱ(6)均包括锚定本体(41),锚定本体(41)侧壁上带有连通孔,连通孔内安装有锚定爪牙(42),锚定爪牙(42)的爪牙方向朝外,锚定组件Ⅰ(4)的注射通道内带有球座Ⅱ(43);
旋转切割组件(5)包括上接头(51)、外筒(52)、内筒(53)、下接头(54)以及切割喷嘴(55),上接头(51)和下接头(54)通过内筒(53)连接,外筒(52)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在上接头(51)和下接头(54)上,外筒(52)和内筒(53)之间带有空腔,内筒(53)和外筒(52)上带有连通孔,外筒(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逄仁德,李亚东,吕涛,李建文,李云峰,郭培军,孙涛,辛鹏,丁彬,朱峰,刘鹏,王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山东海洋工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