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撬防盗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473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撬防盗门,包括门框,所述门框侧壁顶部和底部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环且所述门框内侧部铰链连接有门板,所述门框侧壁远离第一套环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套环且两个第二套环其中一个内侧壁顶部和底部中心处对称开有矩形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由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与齿轮啮合连接,且第一齿条与第一卡块固定连接,第二齿条与第二卡块固定连接,便于通过齿轮旋转实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同时带动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进入或者脱离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撬防盗门
本技术涉及防盗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撬防盗门。
技术介绍
配有防盗锁,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抵抗一定条件下非正常开启,具有一定安全防护性能并符合相应防盗安全级别的门,防盗门上使用的锁具必须是经过公安部检测中心检测合格的带有防钻功能的防盗门专用锁,防盗门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但只有达到标准检测合格,领取安全防范产品准产证的门才能称为防盗门。现有的防盗门在使用过程中大多为外开式,而外开式防盗门与门框之间存在缝隙,且该缝隙容易撬开防盗门,影响防盗门的防盗安全性,对此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20146563.X)提出了一种“一种防撬防盗门”通过设置插板、锁定套和转盘,通过转盘旋转实现插板与锁定套配合实现门框与门体的连接,但是仅仅设置的一个锁定套,不利于对门体其他三个方向进行防护,而且弹簧在长久使用过程中,其弹性力也会有所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撬防盗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撬防盗门,包括门框,所述门框侧壁顶部和底部靠近中心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撬防盗门,包括门框(13),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13)侧壁顶部和底部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环(1)且所述门框(13)内侧部铰链连接有门板(12),所述门框(13)侧壁远离第一套环(1)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套环(6)且两个第二套环(6)其中一个内侧壁顶部和底部中心处对称开有矩形通孔(19),所述门板(12)靠近第一套环(1)一侧靠近中心处对称开有两个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滑槽(18)且两个第一滑槽(18)内相向一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7),所述门板(12)靠近第一套环(1)一侧靠近中心处对称开有两个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滑槽(15)且第二滑槽(15)内相向一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撬防盗门,包括门框(13),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13)侧壁顶部和底部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环(1)且所述门框(13)内侧部铰链连接有门板(12),所述门框(13)侧壁远离第一套环(1)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套环(6)且两个第二套环(6)其中一个内侧壁顶部和底部中心处对称开有矩形通孔(19),所述门板(12)靠近第一套环(1)一侧靠近中心处对称开有两个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滑槽(18)且两个第一滑槽(18)内相向一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7),所述门板(12)靠近第一套环(1)一侧靠近中心处对称开有两个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滑槽(15)且第二滑槽(15)内相向一侧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16),所述门板(12)靠近第一套环(1)一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圆柱形设计的壳体(10);
所述壳体(10)内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转轴(5)且转轴(5)轴面固定连接有齿轮(11),所述壳体(10)内侧壁顶部和底部靠近中心处对称开有第一开口(4)且壳体(10)内远离第一开口(4)相对一侧靠近中心处对称开有第二开口(9),所述齿轮(11)齿面靠近门板(12)一端对称啮合连接有竖直方向设置的两个第一齿条(3)且齿轮(11)齿面远离门板(12)一端对称啮合连接有两个第二齿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撬防盗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华日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