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遥控、手动两用式马蹄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452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遥控、手动两用式马蹄锁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遥控、手动两用式马蹄锁结构,包括相对称设置的两壳体,两壳体的间设有一锁控单元以及一C形锁杆,并通过所述锁控单元扣接一钢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可通过钥匙旋控锁心进行手动解锁,亦可通过遥控器控制该电磁阀进行遥控解锁,可依消费者习惯解锁控制,大幅提升使用的便利性,且本方案的马蹄锁可再通过锁头插接一钢索,令自行车不仅可通过马蹄锁上锁限制车轮转动,亦可再利用钢索将自行车与一固定物限制定位,达到双重上锁的目的,有助于增进自行车的防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遥控、手动两用式马蹄锁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锁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遥控、手动两用式马蹄锁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自行车用马蹄锁结构,均是通过锁体固定在自行车架上,通过环形锁杆上锁,以限制自行车车轮转动,但是,马蹄锁只能锁住自行车的轮胎,无法将自行车与其他固定物例如栏杆固定,因此,依然存在自行车被扛走失窃的可能。有车主采用钢索配合挂锁将自行车固定到栏杆上的做法,但是马蹄锁与挂锁是两种结构的锁体,需要分别进行手动上锁和解锁,使用较为麻烦且浪费时间,另外挂锁也需要另外携带,对于收纳空间不多的自行车来说,还是增加了骑行者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智能遥控、手动两用式马蹄锁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遥控、手动两用式马蹄锁结构,包括相对称设置的两壳体,两壳体的间设有一锁控单元以及一C形锁杆,并通过所述锁控单元扣接一钢索,所述锁控单元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置一锁心、一锁头、一第一锁闩片、一第二锁闩片、一第三锁闩片、一蝶形片、一电磁阀、一摇臂以及一制动柄,所述锁心以及锁头分别设置在本体的两侧端,所述锁心包括一偏心凸轮,所述锁头的两端贯穿设置有一轴穿孔以供所述钢索插接固定,且所述锁头侧边设置一剖槽与所述轴穿孔相通,所述第一和第二锁闩片相平行穿设于所述锁心以及所述锁头,并受所述锁心的偏心凸轮控制带动,所述第三锁闩片组设置在所述锁头的剖槽,且所述剖槽外还设置一弹片抵靠所述第三锁闩片,使所述第三锁闩片常态往内遮挡所述轴穿孔,进而将所述钢索卡扣固定,所述蝶形片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且所述第一锁闩片通过所述蝶形片带动所述第三锁闩片退出所述轴穿孔,使所述钢索得以抽出脱离所述锁头,所述电磁阀带动一轴体伸缩动作,并通过所述轴体末端连接所述摇臂一端,所述摇臂另一端枢设于所述本体,且所述摇臂末端形成一旬部带动所述第二锁闩片,所述制动柄可按压地穿设于所述本体,且侧边设一压制部用以推抵所述第三锁闩片退出所述轴穿孔,所述C形锁杆一端形成一连结端,另一端形成一闭合端,并将所述C形锁杆可伸缩地容设于两所述壳体内,使所述闭合端可被推出而形成所述马蹄锁的上锁状态,所述连结端组接一弹性件,并将所述弹性件固定于两所述壳体间,且所述C形锁杆邻近所述连结端设一第一缺口,用于所述闭合端形成上锁状态时与所述第二锁闩片卡扣定位,又所述C形锁杆杆身还设一第二缺口以及一第三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在所述闭合端缩回时与所述第二锁闩片卡扣定位,所述第三缺口则在所述闭合端缩回时面对所述制动柄,以供所述制动柄按压位移,所述钢索具有一卡扣头部,用以穿插于所述锁头的轴穿孔内受所述第三锁闩片卡扣固定。优选的,两所述壳体间形成一锁控室以及一C形轨道安装所述本体以及所述C形锁杆,所述锁控室与所述C形轨道形成相通,且所述C形轨道内还设一缓冲垫贴附所述C形锁杆,又两所述壳体一端形成一开口,使所述C形锁杆得以沿着所述C形轨道推动位移,进而将所述闭合端推出并封闭所述开口形成上锁状态。优选的,所述本体通过两侧端设置一第一穿槽以及第二穿槽分别安装所述锁心以及所述锁头,所述本体之内侧端面对所述C形锁杆相平行设置有一第一插槽、一第二插槽以及一第三插槽分别安装所述第一、二、三锁闩片,所述第一、二插槽介于所述第一、二穿槽间,所述第三插槽则与所述第二穿槽相通,所述本体下表面凹设置一蝶形空间安装所述蝶形片,所述蝶形空间与所述第一插槽以及所述第三插槽相通,所述蝶形片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并以中央处通过一轴栓枢设置于所述蝶形空间内,使所述第一端邻近所述第一锁闩片,所述第二端邻近所述第三锁闩片,所述本体之外侧端设置有一第一容室安装所述电磁阀,以及相邻所述第一容室之第二容室提供所述电磁阀之轴体伸缩动作,所述第二容室底部还设置有一第四插槽安装所述制动柄,所述第四插槽与所述蝶形空间相通,且所述制动柄侧边之压制部抵靠所述蝶形片的第二端,所述摇臂通过另一轴栓枢设置于所述本体上表面,又所述本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一盖体。优选的,所述电磁阀通过一遥控器控制动作,还于本体内电性连接一电路板,并由所述电路板连接一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安装于所述本体内邻近所述第二插槽。优选的,所述C形锁杆设置有一扳动部,而两所述壳体侧边设置一长槽以供所述扳动部穿出凸设置于两所述壳体外。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方案可通过钥匙旋控锁心进行手动解锁,亦可通过遥控器控制该电磁阀进行遥控解锁,可依消费者习惯解锁控制,大幅提升使用的便利性,且本方案的马蹄锁可再通过锁头插接一钢索,令自行车不仅可通过马蹄锁上锁限制车轮转动,亦可再利用钢索将自行车与一固定物限制定位,达到双重上锁的目的,有助于增进自行车的防盗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锁控单元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组合图及锁头位置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组合图及锁控单元与C形锁杆的解锁剖视图;图6为本本技术的局部组合图及锁控单元与C形锁杆的上锁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插接钢索示意图及锁头未插入钢索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钢索插入锁头内的连续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钢索插入锁头内的另一角度剖视图;图10为本技术的进行手动解锁示意图及第三锁闩片退出锁头的剖视图。图中:10、壳体;11、锁控室;12、C形轨道;13、长槽;14、缓冲垫;15、开口;20、锁控单元;200、本体;201、第一穿槽;202、第二穿槽;203、第一插槽;204、第二插槽;205、第三插槽;206、蝶形空间;207、第一容室;208、第二容室;209:第四插槽;21、锁心;211、偏心凸轮;22、锁头;221、轴穿孔;222、剖槽;23、第一锁闩片;231、第一凹槽;24、第二锁闩片;241、弹性件;242、第二凹槽;25、第三锁闩片;223、弹片;26、蝶形片;261、第一端;262、第二端;263、轴栓;27、电磁阀;271、轴体;272、遥控器;273、电路板;274、微动开关;28、摇臂;281、轴栓;282、旬部;29、制动柄;291、压制部;210、盖体;30、C形锁杆;31、连结端;311、弹性件;32、闭合端;33、第一缺口;34、第二缺口;35、第三缺口;36、扳动部;40、钢索;41、卡扣头部;50、钥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遥控、手动两用式马蹄锁结构,包括相对称设置的两壳体10,两壳体10的间设有一锁控单元20以及一C形锁杆30,并通过所述锁控单元20扣接一钢索40,所述锁控单元20包括本体200,所述本体200内设置一锁心21、一锁头22、一第一锁闩片23、一第二锁闩片24、一第三锁闩片25、一蝶形片26、一电磁阀27、一摇臂28以及一制动柄29,所述锁心21以及锁头22分别设置在本体200的两侧端,所述锁心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遥控、手动两用式马蹄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称设置的两壳体,两壳体的间设有一锁控单元以及一C形锁杆,并通过所述锁控单元扣接一钢索,所述锁控单元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置一锁心、一锁头、一第一锁闩片、一第二锁闩片、一第三锁闩片、一蝶形片、一电磁阀、一摇臂以及一制动柄,所述锁心以及锁头分别设置在本体的两侧端,所述锁心包括一偏心凸轮,所述锁头的两端贯穿设置有一轴穿孔以供所述钢索插接固定,且所述锁头侧边设置一剖槽与所述轴穿孔相通,所述第一和第二锁闩片相平行穿设于所述锁心以及所述锁头,并受所述锁心的偏心凸轮控制带动,所述第三锁闩片组设置在所述锁头的剖槽,且所述剖槽外还设置一弹片抵靠所述第三锁闩片,使所述第三锁闩片常态往内遮挡所述轴穿孔,进而将所述钢索卡扣固定,所述蝶形片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且所述第一锁闩片通过所述蝶形片带动所述第三锁闩片退出所述轴穿孔,使所述钢索得以抽出脱离所述锁头,所述电磁阀带动一轴体伸缩动作,并通过所述轴体末端连接所述摇臂一端,所述摇臂另一端枢设于所述本体,且所述摇臂末端形成一旬部带动所述第二锁闩片,所述制动柄可按压地穿设于所述本体,且侧边设一压制部用以推抵所述第三锁闩片退出所述轴穿孔,所述C形锁杆一端形成一连结端,另一端形成一闭合端,并将所述C形锁杆可伸缩地容设于两所述壳体内,使所述闭合端可被推出而形成所述马蹄锁的上锁状态,所述连结端组接一弹性件,并将所述弹性件固定于两所述壳体间,且所述C形锁杆邻近所述连结端设一第一缺口,用于所述闭合端形成上锁状态时与所述第二锁闩片卡扣定位,又所述C形锁杆杆身还设一第二缺口以及一第三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在所述闭合端缩回时与所述第二锁闩片卡扣定位,所述第三缺口则在所述闭合端缩回时面对所述制动柄,以供所述制动柄按压位移,所述钢索具有一卡扣头部,用以穿插于所述锁头的轴穿孔内受所述第三锁闩片卡扣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遥控、手动两用式马蹄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称设置的两壳体,两壳体的间设有一锁控单元以及一C形锁杆,并通过所述锁控单元扣接一钢索,所述锁控单元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置一锁心、一锁头、一第一锁闩片、一第二锁闩片、一第三锁闩片、一蝶形片、一电磁阀、一摇臂以及一制动柄,所述锁心以及锁头分别设置在本体的两侧端,所述锁心包括一偏心凸轮,所述锁头的两端贯穿设置有一轴穿孔以供所述钢索插接固定,且所述锁头侧边设置一剖槽与所述轴穿孔相通,所述第一和第二锁闩片相平行穿设于所述锁心以及所述锁头,并受所述锁心的偏心凸轮控制带动,所述第三锁闩片组设置在所述锁头的剖槽,且所述剖槽外还设置一弹片抵靠所述第三锁闩片,使所述第三锁闩片常态往内遮挡所述轴穿孔,进而将所述钢索卡扣固定,所述蝶形片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且所述第一锁闩片通过所述蝶形片带动所述第三锁闩片退出所述轴穿孔,使所述钢索得以抽出脱离所述锁头,所述电磁阀带动一轴体伸缩动作,并通过所述轴体末端连接所述摇臂一端,所述摇臂另一端枢设于所述本体,且所述摇臂末端形成一旬部带动所述第二锁闩片,所述制动柄可按压地穿设于所述本体,且侧边设一压制部用以推抵所述第三锁闩片退出所述轴穿孔,所述C形锁杆一端形成一连结端,另一端形成一闭合端,并将所述C形锁杆可伸缩地容设于两所述壳体内,使所述闭合端可被推出而形成所述马蹄锁的上锁状态,所述连结端组接一弹性件,并将所述弹性件固定于两所述壳体间,且所述C形锁杆邻近所述连结端设一第一缺口,用于所述闭合端形成上锁状态时与所述第二锁闩片卡扣定位,又所述C形锁杆杆身还设一第二缺口以及一第三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在所述闭合端缩回时与所述第二锁闩片卡扣定位,所述第三缺口则在所述闭合端缩回时面对所述制动柄,以供所述制动柄按压位移,所述钢索具有一卡扣头部,用以穿插于所述锁头的轴穿孔内受所述第三锁闩片卡扣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钊豪
申请(专利权)人:源文兴车料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