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遥控、手动两用式马蹄锁结构
本技术涉及车锁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遥控、手动两用式马蹄锁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自行车用马蹄锁结构,均是通过锁体固定在自行车架上,通过环形锁杆上锁,以限制自行车车轮转动,但是,马蹄锁只能锁住自行车的轮胎,无法将自行车与其他固定物例如栏杆固定,因此,依然存在自行车被扛走失窃的可能。有车主采用钢索配合挂锁将自行车固定到栏杆上的做法,但是马蹄锁与挂锁是两种结构的锁体,需要分别进行手动上锁和解锁,使用较为麻烦且浪费时间,另外挂锁也需要另外携带,对于收纳空间不多的自行车来说,还是增加了骑行者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智能遥控、手动两用式马蹄锁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遥控、手动两用式马蹄锁结构,包括相对称设置的两壳体,两壳体的间设有一锁控单元以及一C形锁杆,并通过所述锁控单元扣接一钢索,所述锁控单元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置一锁心、一锁头、一第一锁闩片、一第二锁闩片、一第三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遥控、手动两用式马蹄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称设置的两壳体,两壳体的间设有一锁控单元以及一C形锁杆,并通过所述锁控单元扣接一钢索,所述锁控单元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置一锁心、一锁头、一第一锁闩片、一第二锁闩片、一第三锁闩片、一蝶形片、一电磁阀、一摇臂以及一制动柄,所述锁心以及锁头分别设置在本体的两侧端,所述锁心包括一偏心凸轮,所述锁头的两端贯穿设置有一轴穿孔以供所述钢索插接固定,且所述锁头侧边设置一剖槽与所述轴穿孔相通,所述第一和第二锁闩片相平行穿设于所述锁心以及所述锁头,并受所述锁心的偏心凸轮控制带动,所述第三锁闩片组设置在所述锁头的剖槽,且所述剖槽外还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遥控、手动两用式马蹄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称设置的两壳体,两壳体的间设有一锁控单元以及一C形锁杆,并通过所述锁控单元扣接一钢索,所述锁控单元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置一锁心、一锁头、一第一锁闩片、一第二锁闩片、一第三锁闩片、一蝶形片、一电磁阀、一摇臂以及一制动柄,所述锁心以及锁头分别设置在本体的两侧端,所述锁心包括一偏心凸轮,所述锁头的两端贯穿设置有一轴穿孔以供所述钢索插接固定,且所述锁头侧边设置一剖槽与所述轴穿孔相通,所述第一和第二锁闩片相平行穿设于所述锁心以及所述锁头,并受所述锁心的偏心凸轮控制带动,所述第三锁闩片组设置在所述锁头的剖槽,且所述剖槽外还设置一弹片抵靠所述第三锁闩片,使所述第三锁闩片常态往内遮挡所述轴穿孔,进而将所述钢索卡扣固定,所述蝶形片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且所述第一锁闩片通过所述蝶形片带动所述第三锁闩片退出所述轴穿孔,使所述钢索得以抽出脱离所述锁头,所述电磁阀带动一轴体伸缩动作,并通过所述轴体末端连接所述摇臂一端,所述摇臂另一端枢设于所述本体,且所述摇臂末端形成一旬部带动所述第二锁闩片,所述制动柄可按压地穿设于所述本体,且侧边设一压制部用以推抵所述第三锁闩片退出所述轴穿孔,所述C形锁杆一端形成一连结端,另一端形成一闭合端,并将所述C形锁杆可伸缩地容设于两所述壳体内,使所述闭合端可被推出而形成所述马蹄锁的上锁状态,所述连结端组接一弹性件,并将所述弹性件固定于两所述壳体间,且所述C形锁杆邻近所述连结端设一第一缺口,用于所述闭合端形成上锁状态时与所述第二锁闩片卡扣定位,又所述C形锁杆杆身还设一第二缺口以及一第三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在所述闭合端缩回时与所述第二锁闩片卡扣定位,所述第三缺口则在所述闭合端缩回时面对所述制动柄,以供所述制动柄按压位移,所述钢索具有一卡扣头部,用以穿插于所述锁头的轴穿孔内受所述第三锁闩片卡扣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钊豪,
申请(专利权)人:源文兴车料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