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内井盖及井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30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盗内井盖及井圈,属于市政设施领域所述防盗内井盖安装在原有井盖下方的井口位置处;所述防盗内井盖包括盖体;在所述盖体的下表面连接有电控机械锁和多个防盗锁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过程简单、实用性强、减少了安装时间与成本;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井口的开启与封闭,解决了一般市政设施井盖井下资源被盗用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手动应急开锁装置,避免了电控设备故障导致的无法开井问题;可根据不同井口大小安装不同直径的防盗内井盖,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人井、综合管廊等设施的防盗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盗内井盖及井圈
本技术属于市政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盗内井盖及井圈。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政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市政、电力、通信、燃气、热力等部门有大量的市政设施需要管理,其中井盖管理是其中重要的部分,由于井盖位置分散且数量巨大,市政部门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去管理井下资源,一些企业或个人在未经市政部门允许和审批的情况下私自盗用井下资源,例如:私自传放通信电力电缆、私自破坏井盖盗窃井下电缆等设施,这些给市政管理部门造成了巨大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目前市政设施井盖的功能主要是遮盖道路或以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无法通过井盖实现对井口的锁止与打开以实现井下资源的防盗保护与有效管理。同时在井口锁止后,需要人工现场打开井口井盖,耗费大量人力与时间,因此,在不影响市政设施井盖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远程对井口的锁止与打开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防盗内井盖及井圈,解决现有市政设施井盖无法实现对井口锁止与打开所存在的技术难题,提供一种窨井内井盖专用防盗内井盖及支架,其独立安装于原有井盖下方的井口位置,不影响原有井盖安装,实现了对井口的锁止与打开功能。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盗内井盖,所述防盗内井盖安装在原有井盖下方的井口位置处;所述防盗内井盖包括盖体;在所述盖体的下表面连接有电控机械锁和多个防盗锁扣。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个所述防盗锁扣包括连成一体的立柱和圆环;所述立柱的上端与盖体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立柱的下端与圆环的上端连接,所述立柱的中心轴线位于圆环的一条直径上,且与圆环的中心轴线垂直;多个防盗锁扣在盖体的边缘上沿圆周均布。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盖体上开有防盗螺丝孔;所述防盗螺丝孔与所述电控机械锁的锁芯对齐;在所述防盗螺丝孔内安装有防盗螺丝,所述防盗螺丝的下端与电控机械锁的锁芯连接,在防盗螺丝上设有开锁孔。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盖体的下表面连接有至少一个封装盒;每个所述封装盒是一种盒状结构;在所述封装盒内安装有电控机械锁的控制电路、通信模块、电池。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盖体上安装有唤醒按钮、指示灯;所述唤醒按钮、指示灯通过电线与封装盒连接;在所述盖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井盖把手。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井圈,所述井圈设置在所述防盗内井盖的下方,所述井圈固定安装在井壁上;所述井圈包括同轴线设置的水平环形面和圆筒面;所述水平环形面位于水平面内,所述圆筒面与水平环形面垂直,且圆筒面的上圆周边缘与所述水平环形面的外圆周边缘固定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井圈的水平环形面上设置有多个锁扣固定孔;每个锁扣固定孔包括连接成T字形的横向槽和纵向槽;所述横向槽的长度大于所述防盗锁扣中的圆环的直径,所述纵向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立柱的直径,但小于圆环的直径;所述井圈上的锁扣固定孔与防盗内井盖下表面上连接的防盗锁扣一一对应;一个防盗锁扣能够从锁扣固定孔的横向槽插入,将防盗内井盖旋转后,防盗锁扣中的圆环被纵向槽卡住。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井圈的圆筒面上设置有锁孔,所述电控机械锁的锁舌与该锁孔相配合;在所述锁孔的下方设置有磁铁,磁铁与电控机械锁上的磁力传感器对齐时,电控机械锁的锁舌与锁孔对齐。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井圈的圆筒面上设置有多个井圈侧壁孔;在井圈侧壁孔上打入螺丝将井圈固定在井壁上;或者,在所述圆筒面的另一端再设置一个固定水平环形面,该固定水平环形面与所述水平环形面平行,且该固定水平环形面的外圆周边缘与圆筒面的下圆周边缘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水平环形面上开有多个支架孔;在井壁上固定安装有多个三角支架,在每个三角支架上开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水平环形面放置在各个三角支架上,固定螺丝穿过井圈上的支架孔和三角支架上的固定孔将井圈与三角支架固定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井圈侧壁孔在圆筒面的圆周上均布;所述支架孔在所述固定水平环形面上均布;所述三角支架在井壁的圆周上均布;在所述圆筒面的内壁与水平环形面的下表面、固定水平环形面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多个加强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安装过程简单、实用性强、减少了安装时间与成本;通过本技术能够实现对井口的开启与封闭,解决了一般市政设施井盖井下资源被盗用问题;本技术具备手动应急开锁装置,避免了电控设备故障导致的无法开井问题;可根据不同井口大小安装不同直径的防盗内井盖,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人井、综合管廊等设施的防盗管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防盗内井盖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盗内井盖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防盗内井盖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井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井圈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井圈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防盗内井盖中的锁扣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到图7所示,为解决现有市政设施中的井盖无法实现对井口锁止与打开所存在的技术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窨井内井盖专用防盗内井盖及井圈,其独立安装于原有井盖下方的井口位置,不影响原有井盖的安装,实现了对井口的锁止与打开功能。对于一般结构井盖易被破坏打开的问题,该井盖机械结构通过多闩锁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对井盖的暴力破坏。本技术的实施例如下:【实施例一】所述防盗内井盖包括盖体,在所述盖体的下表面连接有电控机械锁3和多个防盗锁扣6,所述电控机械锁3可以通过多个螺钉安装在盖体的下表面。电控机械锁是现有产品,在此不再赘述;每个所述防盗锁扣6包括连成一体的立柱和圆环(如图7所示),立柱的上端与盖体的下表面连接,立柱的下端与圆环的上端连接,所述立柱的中心轴线位于圆环的一条直径上,且与圆环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防盗锁扣6的立柱可以采用现有的多种连接方式与盖体的内表面连接,例如可以通过螺栓、螺母或者焊接的方式安装在图2中的锁扣安装位置8处,实现了对防盗锁扣的固定。优选的,多个防盗锁扣6在盖体的边缘上沿圆周均布。【实施例二】在所述盖体上开有防盗螺丝孔,防盗螺丝孔与所述电控机械锁3的锁芯对齐;在所述防盗螺丝孔内拧入防盗螺丝5,防盗螺丝5的下端与电控机械锁3的锁芯连接,在防盗螺丝5上设有开锁孔。具有开锁孔的防盗螺丝是现有产品,在此不再赘述。正常情况下,电控机械锁3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控制开关;在出现设备电控装置异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在防盗螺丝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盗内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内井盖安装在原有井盖下方的井口位置处;/n所述防盗内井盖包括盖体;/n在所述盖体的下表面连接有电控机械锁和多个防盗锁扣;/n每个所述防盗锁扣包括连成一体的立柱和圆环;/n所述立柱的上端与盖体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立柱的下端与圆环的上端连接,所述立柱的中心轴线位于圆环的一条直径上,且与圆环的中心轴线垂直;/n多个防盗锁扣在盖体的边缘上沿圆周均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盗内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内井盖安装在原有井盖下方的井口位置处;
所述防盗内井盖包括盖体;
在所述盖体的下表面连接有电控机械锁和多个防盗锁扣;
每个所述防盗锁扣包括连成一体的立柱和圆环;
所述立柱的上端与盖体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立柱的下端与圆环的上端连接,所述立柱的中心轴线位于圆环的一条直径上,且与圆环的中心轴线垂直;
多个防盗锁扣在盖体的边缘上沿圆周均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内井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体上开有防盗螺丝孔;
所述防盗螺丝孔与所述电控机械锁的锁芯对齐;
在所述防盗螺丝孔内安装有防盗螺丝,所述防盗螺丝的下端与电控机械锁的锁芯连接,在防盗螺丝上设有开锁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盗内井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体的下表面连接有至少一个封装盒;
每个所述封装盒是一种盒状结构;
在所述封装盒内安装有电控机械锁的控制电路、通信模块、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盗内井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体上安装有唤醒按钮、指示灯;
所述唤醒按钮、指示灯通过电线与封装盒连接;
在所述盖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井盖把手。


5.一种井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圈设置在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盗内井盖的下方,所述井圈固定安装在井壁上;
所述井圈包括同轴线设置的水平环形面和圆筒面;
所述水平环形面位于水平面内,所述圆筒面与水平环形面垂直,且圆筒面的上圆周边缘与所述水平环形面的外圆周边缘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丰王青泉史鑫龙刘沫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圣豆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