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酸提取用的纯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010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核酸提取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核酸提取用的纯化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一种核酸提取用的纯化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表壁设置有第一螺纹帽,外壳的顶部靠近另一侧边缘处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内表壁设置有第二螺纹帽,外壳的一侧靠近底部边缘处开设有第三通孔,外壳的内部顶面靠近第一通孔的四周边缘处固定有滑珠转盘,滑珠转盘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进料孔,滑珠转盘的底部焊接有离心滤桶,第一通孔的正下方外壳的内部顶面焊接有收集桶,收集桶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过孔,离心滤桶和反应仓的共同作用使得核酸提取纯化的方式被减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酸提取用的纯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核酸提取
,具体为一种核酸提取用的纯化装置。
技术介绍
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既是蛋白质生物合成不可缺少的物质,又是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核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广泛存在于所有动植物细胞、微生物体内,生物体内的核酸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蛋白。不同的核酸,其化学组成、核苷酸排列顺序等不同。核酸(nucleicacid)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基因表达的物质基础.无论是进行核酸结构还是功能研究,首先需要对核酸进行分离和纯化。核酸样品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但是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核酸提取纯化装置大多是分步提取纯化,且提取方式大多为反应式提取,在加入溶解酶之后反应一段时间,再分步对反应溶液进行核酸提纯,所需时间较久效率不佳。而已有的一体式提取纯化装置都是大型设备,在实用性上较为不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核酸提取用的纯化装置,解决了核酸提取纯化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细胞分离,再通过反应仓对分离液提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一种核酸提取用的纯化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表壁设置有第一螺纹帽,所述外壳的顶部靠近另一侧边缘处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表壁设置有第二螺纹帽,所述外壳的一侧靠近底部边缘处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外壳的内部顶面靠近第一通孔的四周边缘处固定有滑珠转盘,所述滑珠转盘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进料孔,所述滑珠转盘的底部焊接有离心滤桶,所述第一通孔的正下方外壳的内部顶面焊接有收集桶,所述收集桶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过孔,所述收集桶的底部拐角处开设有第一出料孔,所述离心滤桶的内部顶面中心处开设有第二进料孔,所述外壳的内部顶面靠近第二通孔的四周边缘处设置有反应仓,所述反应仓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三进料孔,所述反应仓的一侧外表壁开设有第四进料孔,所述反应仓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二过孔,所述反应仓的内部底面中心处设置有旋转叶轮,所述反应仓的底部靠近拐角处开设有第二出料孔,所述反应仓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的四周与外壳的内表壁焊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靠近一侧开设有第三过孔,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靠近另一侧开设有第五过孔,所述支撑板的顶部靠近第五过孔的一侧开设有第四过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内部底面靠近一侧固定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三过孔和第一过孔与离心滤桶的底部相焊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通孔的正下方外壳的内部底面靠近另一侧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四过孔和第二过孔与旋转叶轮的旋转轴相焊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出料孔的内表壁镶嵌有转料管,且所述转料管的一端与第四进料孔的一端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出料孔的内表壁镶嵌有L型管,且所述L型管的一端与第三通孔的一端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内部底面与支撑板之间固定有隔离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核酸提取用的纯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核酸提取用的纯化装置,通过设置离心滤桶对分解液进行离心破碎,在强大的离心力作用下分解液中的细胞被被充分分解,核酸组织从而被离心滤桶甩出,又因为离心滤桶外部被收集桶包围,从而使得离心液被收集桶收集,再经过转料管使得离心液进入反应仓内部,应为反应仓内部有从第二通孔被投入的反应液,所以离心液与反应液在反应液内充分反应从而达到提纯效果,之后的提纯液再经过L型管流出装置。2、该核酸提取用的纯化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使得分解液和反应液同时被装置利用,整合了分离和提纯核酸的繁杂步骤,简化了核酸提纯过程,而且整体的装置不与外界接触更加使得提取和纯化环境不被外界影响,减小了核酸检验中的出错率,减轻了工作者的工作负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的正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右视图;图中:1、外壳;101、第一通孔;102、第二通孔;103、第三通孔;2、第一螺纹帽;201、第二螺纹帽;3、滑珠转盘;301、第一进料孔;4、离心滤桶;401、收集桶;402、第一出料孔;403、第一过孔;404、第二进料孔;405、转料管;5、反应仓;501、第二出料孔;502、第二过孔;503、第三进料孔;504、旋转叶轮;505、第四进料孔;6、支撑板;601、第三过孔;602、第四过孔;603、第五过孔;7、第一电机;701、第二电机;8、隔离板;9、L型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核酸提取用的纯化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开设有第一通孔101,第一通孔101的内表壁设置有第一螺纹帽2,外壳1的顶部靠近另一侧边缘处开设有第二通孔102,第二通孔102的内表壁设置有第二螺纹帽201,外壳1的一侧靠近底部边缘处开设有第三通孔103,外壳1的内部顶面靠近第一通孔101的四周边缘处固定有滑珠转盘3,滑珠转盘3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进料孔301,滑珠转盘3的底部焊接有离心滤桶4,第一通孔101的正下方外壳1的内部顶面焊接有收集桶401,收集桶401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过孔403,收集桶401的底部拐角处开设有第一出料孔402,离心滤桶4的内部顶面中心处开设有第二进料孔404,外壳1的内部顶面靠近第二通孔102的四周边缘处设置有反应仓5,反应仓5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三进料孔503,反应仓5的一侧外表壁开设有第四进料孔505,反应仓5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二过孔502,反应仓5的内部底面中心处设置有旋转叶轮504,反应仓5的底部靠近拐角处开设有第二出料孔501,反应仓5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板6,且支撑板6的四周与外壳1的内表壁焊接,支撑板6的顶部靠近一侧开设有第三过孔601,支撑板6的顶部靠近另一侧开设有第五过孔603,支撑板6的顶部靠近第五过孔603的一侧开设有第四过孔602。本实施方案中,外壳1的内部底面靠近一侧固定有第二电机701,且第二电机701的输出轴通过第三过孔601和第一过孔403与离心滤桶4的底部相焊接。具体的,第二电机701为离心滤桶4的旋转提供动力。本实施例中,外壳1的内部底面另一侧固定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通过第四过孔602和第二过孔502与旋转叶轮504的旋转轴相焊接。具体的,第一电机7为旋转叶轮504提供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酸提取用的纯化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开设有第一通孔(101),所述第一通孔(101)的内表壁设置有第一螺纹帽(2),所述外壳(1)的顶部靠近另一侧边缘处开设有第二通孔(102),所述第二通孔(102)的内表壁设置有第二螺纹帽(201),所述外壳(1)的一侧靠近底部边缘处开设有第三通孔(103),所述外壳(1)的内部顶面靠近第一通孔(101)的四周边缘处固定有滑珠转盘(3),所述滑珠转盘(3)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进料孔(301),所述滑珠转盘(3)的底部焊接有离心滤桶(4),所述第一通孔(101)的正下方外壳(1)的内部顶面焊接有收集桶(401),所述收集桶(401)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过孔(403),所述收集桶(401)的底部拐角处开设有第一出料孔(402),所述离心滤桶(4)的内部顶面中心处开设有第二进料孔(404),所述外壳(1)的内部顶面靠近第二通孔(102)的四周边缘处设置有反应仓(5),所述反应仓(5)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三进料孔(503),所述反应仓(5)的一侧外表壁开设有第四进料孔(505),所述反应仓(5)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二过孔(502),所述反应仓(5)的内部底面中心处设置有旋转叶轮(504),所述反应仓(5)的底部靠近拐角处开设有第二出料孔(501),所述反应仓(5)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板(6),且所述支撑板(6)的四周与外壳(1)的内表壁焊接,所述支撑板(6)的顶部靠近一侧开设有第三过孔(601),所述支撑板(6)的顶部靠近另一侧开设有第五过孔(603),所述支撑板(6)的顶部靠近第五过孔(603)的一侧开设有第四过孔(6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酸提取用的纯化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开设有第一通孔(101),所述第一通孔(101)的内表壁设置有第一螺纹帽(2),所述外壳(1)的顶部靠近另一侧边缘处开设有第二通孔(102),所述第二通孔(102)的内表壁设置有第二螺纹帽(201),所述外壳(1)的一侧靠近底部边缘处开设有第三通孔(103),所述外壳(1)的内部顶面靠近第一通孔(101)的四周边缘处固定有滑珠转盘(3),所述滑珠转盘(3)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进料孔(301),所述滑珠转盘(3)的底部焊接有离心滤桶(4),所述第一通孔(101)的正下方外壳(1)的内部顶面焊接有收集桶(401),所述收集桶(401)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过孔(403),所述收集桶(401)的底部拐角处开设有第一出料孔(402),所述离心滤桶(4)的内部顶面中心处开设有第二进料孔(404),所述外壳(1)的内部顶面靠近第二通孔(102)的四周边缘处设置有反应仓(5),所述反应仓(5)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三进料孔(503),所述反应仓(5)的一侧外表壁开设有第四进料孔(505),所述反应仓(5)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二过孔(502),所述反应仓(5)的内部底面中心处设置有旋转叶轮(504),所述反应仓(5)的底部靠近拐角处开设有第二出料孔(501),所述反应仓(5)的底部焊接有支撑板(6),且所述支撑板(6)的四周与外壳(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毕雅琼白图雅王敏杰吕晓丽李君胡玉霞张梦迪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