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胰岛体外功能检测的培养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010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胰岛体外功能检测的培养皿,包括:第一钢圈,设置在所述第一钢圈上的若干支撑柱,与所述支撑柱一端连接的第二钢圈,设置在所述第一钢圈上的第一通透性膜,设置在所述的若干支撑柱内侧的第二通透性膜;所述第二通透性膜围成圆柱形皿壁,且底部一侧与所述第一钢圈接触;所述第二钢圈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外侧,且所述第二钢圈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钢圈的外径,所述第二钢圈上设置有一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进行高温灭菌,反复使用,有效降低实验成本,减少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胰岛体外功能检测的培养皿
本技术涉及培养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胰岛体外功能检测的培养皿。
技术介绍
胰岛培养及体外功能检测培养皿,是一种集胰岛培养及功能检测于一体的培养皿,可根据研究内容满足不同实验人员的不同需求;该培养皿主要包括:主培养孔、副培养孔,主培养孔与副培养孔底部相邻的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上设置有过滤网,上述培养皿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无需进行离心等对胰岛有物理损伤的操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胰岛培养及功能检测的操作中。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胰岛培养及体外功能检测培养皿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培养皿的皿壁是封闭的,导致液体渗透慢;2、移液枪在移液时,通常直接伸入至培养皿内,易损伤过滤网或通透膜,同时操作不方便;3、无法进行重复使用,为一次性产品,导致实验成本的增加,浪费资源。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胰岛体外功能检测的培养皿,解决现有技术中,培养皿的皿壁为封闭状,导致液体渗透较慢的问题;解决移液枪移液操作不便,易损伤过滤网或通透膜的问题;同时解决培养皿无法重复使用,增加生产成本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胰岛体外功能检测的培养皿,包括:第一钢圈,设置在所述第一钢圈上的若干支撑柱,与所述支撑柱一端连接的第二钢圈,设置在所述第一钢圈上的第一通透性膜,设置在所述的若干支撑柱内侧的第二通透性膜;所述第二通透性膜围成圆柱形皿壁,且底部一侧与所述第一钢圈接触;所述第二钢圈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外侧,且所述第二钢圈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钢圈的外径,所述第二钢圈上设置有一缺口。使用时,将培养皿放入至相应的培养板的培养孔中,第二钢圈搭在培养孔上侧的内壁上,使得培养皿与培养孔底部有间隙,需要检测时,将胰岛放入至培养皿中,胰岛不会通过第一通透性膜和第二通透性膜进到培养孔中,在第二钢圈的上设置有一缺口,而第二钢圈与培养孔上侧的内壁接触,使得缺口与培养孔的内壁之间有一点间隙,移液枪移液时,可直接从缺口处伸入至培养孔内吸取液体,从而避免移液枪与培养皿的底部直接接触,防止其与第一通透性膜接触,使之变形,从而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在进行检测时,换液清洗不需要离心,只需要将液体吸出,减少离心对胰岛的损伤,且可减小实验误差,在检测完成后,可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基础培养或经过高温灭菌后,再次使用,可重复使用,有效降低实验成本,减少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由第二通透性膜围成圆柱形皿壁,增大了液体渗透面积,从而改善现有技术中由于培养皿的皿壁为封闭状而导致的液体渗透较慢的问题,有效提高液体渗透效率,实用性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圈与所述第二钢圈的内径相同,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钢圈、第二钢圈连接。通过支撑柱连接第一钢圈、第二钢圈,保证使用过程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缺口的面积为所述第二钢圈面积的1/4。缺口的面积占第二钢圈面积的1/4,方便移液枪伸入至培养孔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圈上设置有三根支撑柱,三根所述的支撑柱与所述第一钢圈、第二钢圈焊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透性膜为圆形,且外侧与所述第一钢圈接触。第一通透性膜、第二通透性膜均与第一钢圈接触,且第一通透性膜、第二通透性膜采用相同的膜,可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进行制作,以满足不同的实验要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圈、第二钢圈、支撑柱的材料均为不锈钢。具体地,采用304不锈钢,保证产品的硬度,且成本低。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胰岛体外功能检测的培养皿,通过在第二钢圈的上设置有一缺口,缺口与培养孔的内壁之间有间隙,移液时可直接从缺口处伸入至培养孔内吸取液体,从而避免移液枪与培养皿的底部直接接触,防止其与第一通透性膜接触,使之变形,便于实验操作;可进行高温灭菌,反复使用,有效降低实验成本,减少资源的浪费;第二通透性膜围成圆柱形皿壁,有效增大液体渗透面积,提高液体渗透效率,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钢圈1、第二钢圈2、缺口20、第一通透性膜3、第二通透性膜4、支撑柱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照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胰岛体外功能检测的培养皿,包括:第一钢圈1,设置在所述第一钢圈1上的三根支撑柱5,与所述支撑柱5一端连接的第二钢圈2,设置在所述第一钢圈1上的第一通透性膜3,设置在所述的若干支撑柱5内侧的第二通透性膜4;所述第二通透性膜4围成圆柱形皿壁,且底部一侧与所述第一钢圈1接触;所述第二钢圈2设置在所述支撑柱5的外侧,且所述第二钢圈2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钢圈1的外径,所述第二钢圈2上设置有一缺口20。使用时,将培养皿放入至相应的培养板的培养孔中,第二钢圈2搭在培养孔上侧的内壁上,使得培养皿与培养孔底部有间隙,需要检测时,将胰岛放入至培养皿中,胰岛不会通过第一通透性膜3和第二通透性膜4进到培养孔中,在第二钢圈2的上设置有一缺口20,而第二钢圈2与培养孔上侧的内壁接触,使得缺口20与培养孔的内壁之间有一点间隙,移液枪移液时,可直接从缺口20处伸入至培养孔内吸取液体,从而避免移液枪与培养皿的底部直接接触,防止其与第一通透性膜3接触,使之变形,从而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在进行检测时,换液清洗不需要离心,只需要将液体吸出,减少离心对胰岛的损伤,且可减小实验误差,在检测完成后,可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基础培养或经过高温灭菌后,再次使用,可重复使用,有效降低实验成本,减少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由第二通透性膜4围成圆柱形皿壁,增大了液体渗透面积,从而改善现有技术中由于培养皿的皿壁为封闭状而导致的液体渗透较慢的问题,有效提高液体渗透效率,实用性强。所述第一钢圈1与所述第二钢圈2的内径相同,所述支撑柱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钢圈1、第二钢圈2连接。通过支撑柱5连接第一钢圈1、第二钢圈2,保证使用过程的稳定性。所述缺口20的面积为所述第二钢圈2面积的1/4。缺口20的面积占第二钢圈2面积的1/4,方便移液枪伸入至培养孔内。所述第一钢圈1上设置有三根支撑柱5,三根所述的支撑柱5与所述第一钢圈1、第二钢圈2焊接。所述第一通透性膜3为圆形,且外侧与所述第一钢圈1接触。第一通透性膜3、第二通透性膜4均与第一钢圈1接触,且第一通透性膜3、第二通透性膜4采用相同的膜,可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进行制作,以满足不同的实验要求。所述第一钢圈1、第二钢圈2、支撑柱5的材料均为不锈钢。具体地,采用304不锈钢,保证产品的硬度,且成本低。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胰岛体外功能检测的培养皿,通过在第二钢圈的上设置有一缺口,缺口与培养孔的内壁之间有间隙,移液时可直接从缺口处伸入至培养孔内吸取液体,从而避免移液枪与培养皿的底部直接接触,防止其与第一通透性膜接触,使之变形,便于实验操作;可进行高温灭菌,反复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胰岛体外功能检测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圈,设置在所述第一钢圈上的若干支撑柱,与所述支撑柱一端连接的第二钢圈,设置在所述第一钢圈上的第一通透性膜,设置在所述的若干支撑柱内侧的第二通透性膜;所述第二通透性膜围成圆柱形皿壁,且底部一侧与所述第一钢圈接触;所述第二钢圈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外侧,且所述第二钢圈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钢圈的外径,所述第二钢圈上设置有一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胰岛体外功能检测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钢圈,设置在所述第一钢圈上的若干支撑柱,与所述支撑柱一端连接的第二钢圈,设置在所述第一钢圈上的第一通透性膜,设置在所述的若干支撑柱内侧的第二通透性膜;所述第二通透性膜围成圆柱形皿壁,且底部一侧与所述第一钢圈接触;所述第二钢圈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外侧,且所述第二钢圈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钢圈的外径,所述第二钢圈上设置有一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胰岛体外功能检测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圈与所述第二钢圈的内径相同,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钢圈、第二钢圈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园征王慈慈周明
申请(专利权)人:立沃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