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956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1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弯折区及与所述弯折区连接的非弯折区。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包括衬底层、显示层以及薄膜封装层。其中,所述薄膜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层、有机层以及第二无机层。所述有机层与所述第二无机层的接触面包括:第一平面,位于所述非弯折区内;第二平面,位于所述弯折区内;以及坡面,其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本申请有利于提高有机层与无机层之间的曲面贴合度,并使得设于有机层上的无机层更接近曲面显示面板的中性层,防止位于弯折的膜层发生断裂、剥离等现象,为实现更高曲面率的曲面显示面板提供更多的可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曲面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追求极致全面屏的发展趋势,市场上的显示屏(如手机)层出不穷,为了追求100%的屏占比,显示屏已经从左右两侧双曲面到四周曲面。但是,显示屏的曲面率越高,曲面贴合的难度越大。在显示屏的曲面贴合中,由于曲面率越高,被弯折部分的显示屏受到的张应力越大,屏幕(panel)的弯折区的膜层最容易发生断裂(crack)的风险越高,从而导致屏体失效。具体的,现有的显示屏从下至上依次包括衬底层、显示层、第一无机层、有机层、第二无机层以及盖板。其中,采用喷墨打印的方式在第一无机层形成厚度均匀的有机层。当显示屏被弯折处理形成弯折区和非弯折区时,位于弯折区的有机层与第二无机层由于应力的作用最容易发生断裂,导致显示屏封装失效,进而导致屏体失效。因此,位于弯折区膜层的结构设计,对曲面贴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以解决显示屏弯折区的膜层容易发生断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弯折区及与所述弯折区连接的非弯折区,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层,从所述非弯折区延伸至所述弯折区;显示层,设于所述衬底层上,且从所述非弯折区延伸至所述弯折区;以及薄膜封装层,设于所述显示层上,且从所述非弯折区延伸至所述弯折区;其中,所述薄膜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层,设于所述显示层上;有机层,贴附于所述第一无机层上;以及第二无机层,贴附于所述有机层上;其中,所述有机层与所述第二无机层的接触面包括:第一平面,位于所述非弯折区内;第二平面,位于所述弯折区内;以及坡面,其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进一步地,所述有机层包括:第一有机层,贴附于所述第一无机层上,且从所述非弯折区延伸至所述弯折区;以及第二有机层,贴附于位于所述非弯折区的第一有机层上;其中,所述第二有机层的顶面通过一坡面连接至所述第一有机层的顶面。进一步地,所述坡面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顶面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小于或等于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有机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厚度。进一步地,所述坡面与所述第一平面的衔接处形成第一衔接线;所述坡面与所述第二平面衔接处的形成第二衔接线;所述第一衔接线与所述第二衔接线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0μm。进一步地,所述坡面为阶梯面或者弧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曲面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弯折区及与所述弯折区连接的非弯折区,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形成一衬底层,从所述非弯折区延伸至所述弯折区;形成一显示层于所述衬底层上,且从所述非弯折区延伸至所述弯折区;以及形成一薄膜封装层于所述显示层上,且从所述非弯折区延伸至所述弯折区;其中,在所述薄膜封装层形成的步骤中,包括:形成一第一无机层于所述显示层上;形成一有机层于所述第一无机层上;以及形成一第二无机层于所述有机层上;其中,在所述非弯折区内,所述有机层与所述第二无机层的接触面为第一平面;在所述弯折区内,所述有机层与所述第二无机层的接触面为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通过一坡面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有机层形成的步骤中,包括:采用喷墨打印的方式在所述第一无机层上形成厚度均匀的第一有机层,且从所述非弯折区延伸至所述弯折区;对所述第一有机层进行固化处理,形成固化的第一有机层;采用喷墨打印的方式在位于所述非弯折区的第一有机层上形成厚度均匀的第二有机层,所述第二有机层的顶面通过一坡面连接至所述第一有机层的顶面;以及对所述第二有机层进行固化处理,形成固化的第二有机层。进一步地,在所述有机层形成的步骤中,还包括:采用喷墨打印的方式在位于所述非弯折区的第二有机层上形成厚度均匀的第三有机层,所述第三有机层的顶面通过一坡面连接至所述第二有机层的顶面;以及对所述第三有机层进行固化处理,形成固化的第三有机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文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通过至少两次喷墨打印工艺以及至少两次固化工艺形成具有坡面的有机层。其中,具有坡面的有机层,使得位于弯折区有机层的厚度小于位于非弯折区有机层的厚度,有利于提高有机层与无机层之间的曲面贴合度,并使得设于有机层上的无机层更接近曲面显示面板的中性层,防止位于弯折的膜层发生断裂、剥离等现象,为实现更高曲面率的曲面显示面板提供更多的可行性,进而提升曲面显示面板的品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曲面显示面板弯折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曲面显示面板弯折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坡面的放大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曲面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薄膜封装层形成的步骤流程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有机层形成的步骤流程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曲面显示面板弯折前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坡面的放大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3提供的曲面显示面板弯折前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3提供的有机层形成的步骤流程图。附图部件标识如下:1000、曲面显示面板;100、弯折区;200、非弯折区;300a、300b、300c、曲面显示结构;400、盖板玻璃;1、衬底层;2、显示层;3、薄膜封装层;4、触控层;31、第一无机层;32、有机层;33、第二无机层;101、第一平面;102、第二平面;103、坡面;321、第一有机层;322、第二有机层;323、第三有机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曲面显示面板弯折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曲面显示面板弯折前的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弯折区及与所述弯折区连接的非弯折区,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包括:/n衬底层,从所述非弯折区延伸至所述弯折区;/n显示层,设于所述衬底层上,且从所述非弯折区延伸至所述弯折区;以及/n薄膜封装层,设于所述显示层上,且从所述非弯折区延伸至所述弯折区;/n其中,所述薄膜封装层包括:/n第一无机层,设于所述显示层上;/n有机层,贴附于所述第一无机层上;以及/n第二无机层,贴附于所述有机层上;/n其中,所述有机层与所述第二无机层的接触面包括:/n第一平面,位于所述非弯折区内;/n第二平面,位于所述弯折区内;以及/n坡面,其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弯折区及与所述弯折区连接的非弯折区,所述曲面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层,从所述非弯折区延伸至所述弯折区;
显示层,设于所述衬底层上,且从所述非弯折区延伸至所述弯折区;以及
薄膜封装层,设于所述显示层上,且从所述非弯折区延伸至所述弯折区;
其中,所述薄膜封装层包括:
第一无机层,设于所述显示层上;
有机层,贴附于所述第一无机层上;以及
第二无机层,贴附于所述有机层上;
其中,所述有机层与所述第二无机层的接触面包括:
第一平面,位于所述非弯折区内;
第二平面,位于所述弯折区内;以及
坡面,其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层包括:
第一有机层,贴附于所述第一无机层上,且从所述非弯折区延伸至所述弯折区;以及
第二有机层,贴附于位于所述非弯折区的第一有机层上;
其中,所述第二有机层的顶面通过一坡面连接至所述第一有机层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坡面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顶面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小于或等于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有机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坡面与所述第一平面的衔接处形成第一衔接线;
所述坡面与所述第二平面衔接处的形成第二衔接线;
所述第一衔接线与所述第二衔接线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坡面为阶梯面或者弧面。


7.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鹏覃黎君段艳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