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9530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15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属于显示技术领域。该显示面板包括驱动背板,包括像素区和设于像素区外围的外围区,像素区包括第一子像素区和第二子像素区;发光层,设于驱动背板的一侧,发光层覆盖第一子像素区和第二子像素区,发光层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第一发光单元位于第一子像素区,第二发光单元位于第二子像素区,第一发光单元包括一个发光器件,第二发光单元包括向背离驱动背板方向层叠设置的多个串联的发光器件,第一子像素区的第一发光单元的密度大于第二子像素区的第二发光单元的密度。该显示面板可保持第一子像素区和第二子像素区显示亮度的一致性,从而避免第二子像素区由于电流提升而导致其寿命缩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
本公开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一个显示面板中有局部透明的需求,局部透明区域会采用特殊设计提升该区域透过率,例如局部透明材料、低PPI(PixelsPerInch,像素密度)设计、电路规避设计,但这种特殊的设计会带来局部显示效果和面板寿命的差异。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可保持第一子像素区和第二子像素区显示亮度的一致性,从而避免第二子像素区由于电流提升而导致其寿命缩减。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背板,包括像素区和设于所述像素区外围的外围区,所述像素区包括第一子像素区和第二子像素区;发光层,设于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所述发光层覆盖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和第二子像素区,所述发光层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区,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包括一个发光器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向背离所述驱动背板方向层叠设置的多个串联的所述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子像素区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子像素区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密度。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空穴传输层,设于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发光材料层,设于所述空穴传输层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并覆盖所述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设于所述发光材料层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所述电子传输层覆盖所述发光材料层。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还包括:电荷产生层,电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器件之间。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区设有第一像素电路,所述第二子像素区设有第二像素电路;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第二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二像素电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发光。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用于向所述第一像素电路输入扫描信号;第一源极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源极驱动电路用于向所述第一像素电路输入数据信号;第一时序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一源极驱动电路连接;第一电源电路,用于向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第一源极驱动电路和第一时序控制器提供电源信号,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所述第一电源线用于提供第一电源信号,所述第二电源线用于提供第二电源信号;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第二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二像素电路连接,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用于向所述第二像素电路输入扫描信号;第二源极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二像素电路连接,所述第二源极驱动电路用于向所述第二像素电路输入数据信号;第二时序控制器,与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源极驱动电路连接;第二电源电路,用于向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第二源极驱动电路和第二时序控制器提供电源信号,所述第二电源电路包括第三电源线和第四电源线,所述第三电源线用于提供第一电源信号,所述第四电源线用于提供第二电源信号。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电源线包括第一子段和第二子段,所述第一子段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区两侧的所述外围区,所述第二子段穿过所述第二子像素区连接于所述第一子段之间,且所述第二子段的数量为多个,单个所述第二子段比所述第一子段细。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还包括:第一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区远离所述第二子像素区的一侧;第二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区远离所述第一子像素区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源极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一时序控制器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源极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时序控制器位于所述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位于所述驱动背板的外围区。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还包括:第一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区远离所述第二子像素区的一侧;第二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区远离所述第一子像素区的一侧;第三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和所述第二子像素区的同一侧;其中,所述第一源极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一时序控制器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源极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时序控制器位于所述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位于所述第三电路板。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连接电路板,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所述连接电路板用于供外界控制系统通过所述连接电路板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以控制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发光。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电路板,位于所述驱动背板的一端,所述第一源极驱动电路、所述第一时序控制器、所述第二源极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时序控制器均位于所述电路板。本公开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驱动背板和发光层。驱动背板包括像素区和外围区,像素区包括第一子像素区和第二子像素区。发光层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第一发光单元位于第一子像素区,第二发光单元位于第二子像素区。其中,第一发光单元包括一个发光器件,第二发光单元包括背离驱动背板方向层叠设置有多个串联的发光器。在本公开中,第二发光单元的发光器件数量大于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器件数量,因此,第二发光单元的亮度大于第一发光单元的亮度,该设计无需提高第二子像素区的电流即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第一子像素区和第二子像素区显示亮度的一致性,从而避免第二子像素区由于电流提升而导致其寿命缩减。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图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像素区厚度方向截面图;图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弯折后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电源电路和第二电源电路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电源电路和第二电源电路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电源电路和第二电源电路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公开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电源电路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驱动背板,包括像素区和设于所述像素区外围的外围区,所述像素区包括第一子像素区和第二子像素区;/n发光层,设于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所述发光层覆盖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和第二子像素区,所述发光层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区,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包括一个发光器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向背离所述驱动背板方向层叠设置的多个串联的所述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子像素区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子像素区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密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背板,包括像素区和设于所述像素区外围的外围区,所述像素区包括第一子像素区和第二子像素区;
发光层,设于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所述发光层覆盖所述第一子像素区和第二子像素区,所述发光层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区,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二子像素区,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包括一个发光器件,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向背离所述驱动背板方向层叠设置的多个串联的所述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子像素区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子像素区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包括:
空穴传输层,设于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
发光材料层,设于所述空穴传输层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并覆盖所述空穴传输层;
电子传输层,设于所述发光材料层远离所述驱动背板的一侧,所述电子传输层覆盖所述发光材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还包括:
电荷产生层,电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器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区设有第一像素电路,所述第二子像素区设有第二像素电路;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一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
第二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二像素电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发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
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用于向所述第一像素电路输入扫描信号;
第一源极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像素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源极驱动电路用于向所述第一像素电路输入数据信号;
第一时序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一源极驱动电路连接;
第一电源电路,用于向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第一源极驱动电路和第一时序控制器提供电源信号,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所述第一电源线用于提供第一电源信号,所述第二电源线用于提供第二电源信号;
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
第二栅极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二像素电路连接,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用于向所述第二像素电路输入扫描信号;
第二源极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二像素电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钰靳福江王永茂杨晓峰袁鹏程周梁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