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9529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15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个透射式子像素,所述透射式子像素包括第一驱动结构层和发光单元,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方向,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设置在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的宾主液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宾主液晶层之间的1/4波长相位延迟层;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层和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1/4波长相位延迟层之间;所述透射式子像素的开口区域的正投影位于所述1/4波长相位延迟层的正投影内。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宾主液晶层和1/4波长相位延迟层,相比设置圆偏光片,可以大大提高出光率,增强显示亮度,降低功耗,提高显示面板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显示技术,尤指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显示技术主要包括透射模式、反射模式以及半透半反模式,目前最流行的就是透射模式,然而透射模式存在功耗比较高,在户外显示效果不好的问题,而对于反射模式,在暗室环境下不能够很好的实现显示,对于半透半反模式,虽然在室内和户外都有很好的显示效果,但是由于其开口率比较低,且随着PPI的增大,半透半反技术也逐渐被抛弃。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实现室内和户外的显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个透射式子像素,所述透射式子像素包括第一驱动结构层和发光单元,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方向,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之间的宾主液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宾主液晶层之间的1/4波长相位延迟层;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层和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1/4波长相位延迟层之间;所述透射式子像素的开口区域的正投影位于所述1/4波长相位延迟层的正投影内。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个反射式子像素,所述反射式子像素包括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1/4波长相位延迟层之间;在平行于所述第一基底的平面上,所述透射式子像素的开口区域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反射层的正投影外,所述反射层的正投影位于所述1/4波长相位延迟层的正投影内。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第一基底一侧;或者,所述发光单元包括有机发光层,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层靠近所述第一基底一侧。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式子像素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反射层远离所述第一基底一侧的透明绝缘层和半透半反层;且所述反射层、所述透明绝缘层和所述半透半反层构成谐振腔,所述谐振腔设置为将入射光进行多次反射后出射为所述反射式子像素对应颜色的光。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底的方向上,不同颜色的反射式子像素的所述透明绝缘层的厚度不同。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远离所述第一基底一侧的散射层。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靠近所述第二基底一侧的表面至少部分为粗糙面,所述粗糙面设置为将入射至所述粗糙面的光线以散射光的形式出射。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和宾主液晶层之间的彩膜结构层,所述彩膜结构层包括与所述反射式子像素一一对应的多个彩色滤光单元。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彩膜结构层还包括:与所述透射式子像素一一对应的多个彩色滤光单元。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发光单元和所述1/4波长相位延迟层之间的封装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宾主液晶层之间的第一电极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和所述宾主液晶层之间的第二电极层;所述反射式子像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封装层和所述1/4波长相位延迟层第二驱动结构层;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和所述宾主液晶层之间的第二驱动结构层。又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再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个透射式子像素,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第一基底上依次形成所述透射式子像素的第一驱动结构层和发光单元;在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第一基底一侧形成1/4波长相位延迟层;所述透射式子像素的开口区域的正投影位于所述1/4波长相位延迟层的正投影内;在所述1/4波长相位延迟层远离所述第一基底一侧形成宾主液晶层,或者,在所述第二基底上形成宾主液晶层;将所述第一基底与所述第二基底对盒形成所述显示面板。本公开实施例包括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至少一个透射式子像素,所述透射式子像素包括第一驱动结构层和发光单元,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方向,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设置在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的宾主液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宾主液晶层之间的1/4波长相位延迟层;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层和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1/4波长相位延迟层之间;所述透射式子像素的开口区域的正投影位于所述1/4波长相位延迟层的正投影内。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宾主液晶层和1/4波长相位延迟层,相比设置圆偏光片,可以大大提高出光率,增强显示亮度,降低功耗,提高显示面板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在阅读并理解了附图和详细描述后,可以明白其他方面。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示意图;图2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暗态显示原理示意图;图3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亮态显示原理示意图;图4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高亮度显示原理示意图;图5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示意图;图6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示意图(反射层置于有机发光层靠近第一基底侧);图7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示意图(第二驱动结构层设置在第一基底上);图8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示意图(第二驱动结构层设置在第二基底上);图9为图5所示显示面板暗态显示原理示意图;图10为图5所示显示面板反射模式亮态显示原理示意图;图11为图5所示显示面板透射模式亮态显示原理示意图;图12为图5所示显示面板高亮度显示原理示意图;图13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示意图(反射层表面为粗糙面);图14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示意图(谐振腔);图15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谐振腔示意图;图16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示意图(设置彩膜结构层);图17为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在附图中,有时为了明确起见,夸大表示了各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透射式子像素,所述透射式子像素包括第一驱动结构层和发光单元,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方向,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之间的宾主液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宾主液晶层之间的1/4波长相位延迟层;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层和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1/4波长相位延迟层之间;所述透射式子像素的开口区域的正投影位于所述1/4波长相位延迟层的正投影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透射式子像素,所述透射式子像素包括第一驱动结构层和发光单元,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方向,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之间的宾主液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宾主液晶层之间的1/4波长相位延迟层;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层和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1/4波长相位延迟层之间;所述透射式子像素的开口区域的正投影位于所述1/4波长相位延迟层的正投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至少一个反射式子像素,所述反射式子像素包括反射层,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1/4波长相位延迟层之间;在平行于所述第一基底的平面上,所述透射式子像素的开口区域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反射层的正投影外,所述反射层的正投影位于所述1/4波长相位延迟层的正投影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第一基底一侧;或者,所述发光单元包括有机发光层,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层靠近所述第一基底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式子像素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反射层远离所述第一基底一侧的透明绝缘层和半透半反层;且所述反射层、所述透明绝缘层和所述半透半反层构成谐振腔,所述谐振腔设置为将入射光进行多次反射后出射为所述反射式子像素对应颜色的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底的方向上,不同颜色的反射式子像素的所述透明绝缘层的厚度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涛王新星彭宽军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