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发射远红外线的PU聚氨酯胶层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922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发射远红外线的PU聚氨酯胶层材料,包括基层、两组防护组件以及两组发射组件,两组所述防护组件对应安装在基层上表面、下表面,两组所述发射组件对应安装在两组防护组件顶端、底端,且两组所述发射组件与两组防护组件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两组防护组件对应安装在基层上表面、下表面,因此可全面的对基层进行双重防护,提升了基层的使用性能,同时在防潮层以及防水层的配合下,实现了对基层的外部防水、防潮处理,提升了基层的适应范围,且在阻燃层的辅助下,提升了整体的阻燃性能,且在发射组件的辅助下,利用两组生物炭纤维层可进行红外线发射,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适应性,可匹配使用在不同的工况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发射远红外线的PU聚氨酯胶层材料
本技术涉及聚氨酯材料相关
,具体为一种可以发射远红外线的PU聚氨酯胶层材料。
技术介绍
聚氨酯是由氨基甲酸酯连接的有机单元组成的聚合物。虽然大多数聚氨酯是热固性聚合物,加热时不会熔化,但是聚氨酯也有热塑性,聚氨酯聚合物传统上并且最常见的是通过二聚或三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聚合的。因为聚氨酯含有两种单体,它们一种接一种地交替聚合,所以它们被归类为交替共聚物,但是传统的聚氨酯胶层材料整体防水、防潮性能较差,因此影响了聚氨酯胶层材料的使用范围,同时传统的聚氨酯胶层材料整体功能性不佳,且传统的聚氨酯胶层材料无法发射红外线。现有技术有以下不足:传统的聚氨酯胶层材料整体防水、防潮性能较差,因此影响了聚氨酯胶层材料的使用范围,同时传统的聚氨酯胶层材料整体功能性不佳,且传统的聚氨酯胶层材料无法发射红外线,影响了聚氨酯胶层适应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发射远红外线的PU聚氨酯胶层材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以发射远红外线的PU聚氨酯胶层材料,包括基层、两组防护组件以及两组发射组件,两组所述防护组件对应安装在基层上表面、下表面,两组所述发射组件对应安装在两组防护组件顶端、底端,且两组所述发射组件与两组防护组件对应设置。优选的,两组所述防护组件均包括防潮层、阻燃层以及防水层,所述防潮层通过黏胶对应粘接在基层上表面、下表面,所述阻燃层通过黏胶对应安装在防潮层上,所述防水层通过黏胶对应安装在阻燃层上,在防潮层以及防水层的配合下,实现了对基层的外部防水、防潮处理,提升了基层的适应范围,便于工作人员使用,且在阻燃层的辅助下,提升了整体的阻燃性能。优选的,所述基层整体采用聚氨酯材质制成,且所述基层与两组防护组件对应设置。优选的,两组所述发射组件均包括两组生物炭纤维层、两组防护层以及安装部,两组所述生物炭纤维层对应安装在防水层上,两组所述防护层对应安装在两组生物炭纤维层上,所述安装部安装在生物炭纤维层、防水层之间,利用两组生物炭纤维层可进行红外线发射,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适应性,可匹配使用在不同的工况中。优选的,所述安装部包括两组定位槽、两组定位条,两组所述定位槽对应开设在防水层上两侧,两组所述定位条对应安装在生物炭纤维层下表面两侧,且两组所述定位条与两组定位槽对应设置,将生物炭纤维层底端的定位条对应穿插卡合在定位槽内,实现了对生物炭纤维层的初步限位固定,随后将生物炭纤维层与防水层之间添加黏胶紧固。优选的,两组所述定位条外部尺寸与两组定位槽的外部尺寸相同,且两组所述定位条对应卡合安装在两组定位槽内,保证了整体安装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发射远红外线的PU聚氨酯胶层材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有两组防护组件,同时两组防护组件对应安装在基层上表面、下表面,因此可全面的对基层进行双重防护,提升了基层的使用性能,同时在防潮层以及防水层的配合下,实现了对基层的外部防水、防潮处理,提升了基层的适应范围,便于工作人员使用,且在阻燃层的辅助下,提升了整体的阻燃性能。(2)本技术通过设有两组发射组件,通过将两组生物炭纤维层对应安装在防水层顶端、底端,利用两组生物炭纤维层可进行红外线发射,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适应性,可匹配使用在不同的工况中,且在安装部的辅助下,将生物炭纤维层底端的定位条对应穿插卡合在定位槽内,实现了对生物炭纤维层的初步限位固定,随后将生物炭纤维层与防水层之间添加黏胶紧固,保证了整体连接的紧密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防护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中:1、基层;2、防潮层;3、阻燃层;4、防水层;5、生物炭纤维层;6、防护层;7、定位槽;8、定位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可以发射远红外线的PU聚氨酯胶层材料,包括基层1、两组防护组件以及两组发射组件,两组所述防护组件对应安装在基层1上表面、下表面,两组所述发射组件对应安装在两组防护组件顶端、底端,且两组所述发射组件与两组防护组件对应设置。两组所述防护组件均包括防潮层2、阻燃层3以及防水层4,所述防潮层2通过黏胶对应粘接在基层1上表面、下表面,所述阻燃层3通过黏胶对应安装在防潮层2上,所述防水层4通过黏胶对应安装在阻燃层3上,两组防护组件对应安装在基层1上表面、下表面,因此可全面的对基层1进行双重防护,提升了基层1的使用性能,同时在防潮层2以及防水层4的配合下,实现了对基层1的外部防水、防潮处理,提升了基层1的适应范围,便于工作人员使用,且在阻燃层3的辅助下,提升了整体的阻燃性能。所述基层1整体采用聚氨酯材质制成,且所述基层1与两组防护组件对应设置。两组所述发射组件均包括两组生物炭纤维层5、两组防护层6以及安装部,两组所述生物炭纤维层5对应安装在防水层4上,两组所述防护层6对应安装在两组生物炭纤维层5上,所述安装部安装在生物炭纤维层5、防水层4之间,通过将两组生物炭纤维层5对应安装在防水层4顶端、底端,利用两组生物炭纤维层5可进行红外线发射,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适应性,可匹配使用在不同的工况中。所述安装部包括两组定位槽7、两组定位条8,两组所述定位槽7对应开设在防水层4上两侧,两组所述定位条8对应安装在生物炭纤维层5下表面两侧,且两组所述定位条8与两组定位槽7对应设置,将生物炭纤维层5底端的定位条8对应穿插卡合在定位槽7内,实现了对生物炭纤维层5的初步限位固定,随后将生物炭纤维层5与防水层4之间添加黏胶紧固,保证了整体连接的紧密性。两组所述定位条8外部尺寸与两组定位槽7的外部尺寸相同,且两组所述定位条8对应卡合安装在两组定位槽7内,保证了整体安装的稳定性。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设有两组防护组件,同时两组防护组件对应安装在基层1上表面、下表面,因此可全面的对基层1进行双重防护,提升了基层1的使用性能,同时在防潮层2以及防水层4的配合下,实现了对基层1的外部防水、防潮处理,提升了基层1的适应范围,便于工作人员使用,且在阻燃层3的辅助下,提升了整体的阻燃性能,通过设有两组发射组件,通过将两组生物炭纤维层5对应安装在防水层4顶端、底端,利用两组生物炭纤维层5可进行红外线发射,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适应性,可匹配使用在不同的工况中,同时在两组防护层6的配合下,可对生物炭纤维层5进行防护,且在安装部的辅助下,具体安装时,将生物炭纤维层5底端的定位条8对应穿插卡合在定位槽7内,实现了对生物炭纤维层5的初步限位固定,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装使用,随后将生物炭纤维层5与防水层4之间添加黏胶紧固,保证了整体连接的紧密性。在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以发射远红外线的PU聚氨酯胶层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两组防护组件以及两组发射组件,两组所述防护组件对应安装在基层(1)上表面、下表面,两组所述发射组件对应安装在两组防护组件顶端、底端,且两组所述发射组件与两组防护组件对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发射远红外线的PU聚氨酯胶层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两组防护组件以及两组发射组件,两组所述防护组件对应安装在基层(1)上表面、下表面,两组所述发射组件对应安装在两组防护组件顶端、底端,且两组所述发射组件与两组防护组件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发射远红外线的PU聚氨酯胶层材料,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防护组件均包括防潮层(2)、阻燃层(3)以及防水层(4),所述防潮层(2)通过黏胶对应粘接在基层(1)上表面、下表面,所述阻燃层(3)通过黏胶对应安装在防潮层(2)上,所述防水层(4)通过黏胶对应安装在阻燃层(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发射远红外线的PU聚氨酯胶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整体采用聚氨酯材质制成,且所述基层(1)与两组防护组件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梅徐兰兰符颖施赵磊戴惠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浩淼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