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臭塑身内衣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9221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臭塑身内衣面料,包括亲肤层、中间层、抑菌层、阻燃层、抗静电层和外层,所述亲肤层为竹纤维面料,所述中间层由聚氨酯弹性纤维与聚乳酸纤维的混合纱织造而成,所述阻燃层由阻燃纤维和氨纶纤维编织形成双面结构,所述阻燃层为弹性面料,所述抗静电层由具有导电纤维的穗条构成。有益效果:将阻燃纤维和氨纶纤维采用针织工艺进行组合形成阻燃型面料,保证了内衣面料的抑菌阻燃效果,抗静电层保证面料具有抗静电性,使其穿着起来更加的舒适,中间层由聚氨酯弹性纤维与聚乳酸纤维的混合纱织造而成,使面料整体保持良好的弹性,刺绣层的设置增加内衣面料的整体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臭塑身内衣面料
本技术属于内衣面料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防臭塑身内衣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纺织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纺织面料,而内衣是直接接触皮肤的,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服饰之一,并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健康,而现有内衣面料缺乏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功能。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臭塑身内衣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臭塑身内衣面料,包括亲肤层、中间层、抑菌层、阻燃层、抗静电层和第一外层,所述亲肤层为竹纤维面料,所述中间层由聚氨酯弹性纤维与聚乳酸纤维的混合纱织造而成,所述阻燃层由阻燃纤维和氨纶纤维编织形成双面结构,所述阻燃层为弹性面料,所述抗静电层由具有导电纤维的穗条构成,所述第一外层均由纯聚乳酸纤维30-300D加弹长丝织造而成,所述第一外层上端中部设有刺绣层,所述第一外层表面设有抑制过敏层,所述刺绣层包括刺绣线、第二外层、强化层和尼龙丝,所述尼龙丝外侧壁设有所述强化层,所述强化层外壁设有所述第二外层,所述第二外层外壁设有所述刺绣线,所述阻燃纤维为再生纤维。进一步的,所述竹纤维面料为竹纤维长丝纱线编织而成,所述抑菌层由麻纤维和竹炭纤维混纺组成,所述强化层部均匀混合有无卤阻燃剂。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层的混合纱为包缠纱,所述中间层的芯层为聚氨酯弹性纤维,所述中间层的包缠层为聚乳酸纤维,所述包缠层的螺旋形结构与所述第一外层和所述抑菌层之间分别形成空气间隙。进一步的,所述抑制过敏层为芦荟凸点,所述第一外层表面设有芦荟纤维纺织的芦荟纤维层,所述芦荟凸点均匀布设在所述芦荟纤维层表面。进一步的,所述亲肤层、所述中间层、所述抑菌层、所述阻燃层、所述抗静电层和所述第一外层由棉纱线缝合连接,所述棉纱线为11-20tex的细特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亲肤层为竹纤维面料做成,使内衣面料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通过设置的抑菌层使其内衣面料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阻燃层由阻燃纤维和氨纶纤维编织形成双面结构,且阻燃纤维为再生纤维,将再生纤维在纺丝原液中经过阻燃介质共混改进后形成的阻燃纤维和氨纶纤维采用针织工艺进行组合形成阻燃型面料,保证了内衣面料的抑菌阻燃效果,抗静电层保证面料具有抗静电,使其穿起来更加的舒适,中间层由聚氨酯弹性纤维与聚乳酸纤维的混合纱织造而成,使面料整体保持良好的弹性,刺绣层的设置增加内衣面料的整体美观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臭塑身内衣面料的主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臭塑身内衣面料的刺绣层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外层;2、中间层;3、抑菌层;4、阻燃层;5、抗静电层;6、亲肤层;7、刺绣层;8、刺绣线;9、第二外层;10、强化层;11、尼龙丝;12、拉毛;13、芯层;14、包缠层;15、空气间隙;16、芦荟凸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描述: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防臭塑身内衣面料,包括亲肤层6、中间层2、抑菌层3、阻燃层4、抗静电层5和第一外层1,所述亲肤层6为竹纤维面料,所述中间层2由聚氨酯弹性纤维与聚乳酸纤维的混合纱织造而成,所述阻燃层4由阻燃纤维和氨纶纤维编织形成双面结构,所述阻燃层4为弹性面料,所述抗静电层5由具有导电纤维的穗条构成,所述第一外层1均由纯聚乳酸纤维30-300D加弹长丝织造而成,所述第一外层1上端中部设有刺绣层7,所述第一外层1表面设有抑制过敏层,所述刺绣层7包括刺绣线8、第二外层9、强化层10和尼龙丝11,所述尼龙丝11外侧壁设有所述强化层10,所述强化层10外壁设有所述第二外层9,所述第二外层9外壁设有所述刺绣线8,所述阻燃纤维为再生纤维。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对于竹纤维面料来说,所述竹纤维面料为竹纤维长丝纱线编织而成,所述抑菌层3由麻纤维和竹炭纤维混纺组成,所述强化层10部均匀混合有无卤阻燃剂。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强化层10部均匀混合有无卤阻燃剂,进一步的提高整体的阻燃效果。实施例三:请参阅图1,对于中间层2来说,所述中间层2的混合纱为包缠纱,所述中间层2的芯层13为聚氨酯弹性纤维,所述中间层2的包缠层14为聚乳酸纤维,所述包缠层14的螺旋形结构与所述第一外层1和所述抑菌层3之间分别形成空气间隙15。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当聚氨酯弹性纤维被拉伸时,螺旋形地缠绕于其外部的聚乳酸纤维可以补偿其与聚氨酯弹性纤维的弹性差异,使二者被同步拉伸,包缠层14的螺旋形结构与第一外层1和抑菌层3之间分别形成空气间隙15,空气间隙15具有空气保温的效果,提高了内衣面料的保暖性能。实施例四:请参阅图1,对于抑制过敏层来说,所述抑制过敏层为芦荟凸点16,所述第一外层1表面设有芦荟纤维纺织的芦荟纤维层,所述芦荟凸点16均匀布设在所述芦荟纤维层表面。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当芦荟凸点16被穿着者的皮肤吸收光了之后,芦荟纤维层能起到一定的镇静皮肤,抑制皮肤过敏的作用。实施例五:请参阅图1,对于亲肤层6、来说,所述亲肤层6、所述中间层2、所述抑菌层3、所述阻燃层4、所述抗静电层5和所述第一外层1由棉纱线缝合连接,所述棉纱线为11-20tex的细特纱,所述亲肤层6内侧设有拉毛12。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技术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实际应用时,亲肤层6为竹纤维面料做成,使内衣面料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通过设置的抑菌层3使其内衣面料具有很好的抑菌效果,阻燃层4由阻燃纤维和氨纶纤维编织形成双面结构,且阻燃纤维为再生纤维,将再生纤维在纺丝原液中经过阻燃介质共混改进后形成的阻燃纤维和氨纶纤维采用针织工艺进行组合形成阻燃型面料,保证了内衣面料的抑菌阻燃效果,抗静电层5保证面料具有抗静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臭塑身内衣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亲肤层(6)、中间层(2)、抑菌层(3)、阻燃层(4)、抗静电层(5)和第一外层(1);/n所述亲肤层(6)为竹纤维面料;/n所述中间层(2)由聚氨酯弹性纤维与聚乳酸纤维的混合纱织造而成,所述中间层(2)的混合纱为包缠纱,所述中间层(2)的芯层(13)为聚氨酯弹性纤维,所述中间层(2)的包缠层(14)为聚乳酸纤维,所述包缠层(14)的螺旋形结构与所述第一外层(1)和所述抑菌层(3)之间分别形成空气间隙(15);/n所述阻燃层(4)由阻燃纤维和氨纶纤维编织形成双面结构,所述阻燃层(4)为弹性面料,所述阻燃纤维为再生纤维;/n所述抗静电层(5)由具有导电纤维的穗条构成;/n所述第一外层(1)均由纯聚乳酸纤维30-300D加弹长丝织造而成,所述第一外层(1)上端中部设有刺绣层(7),所述第一外层(1)表面设有抑制过敏层;/n所述刺绣层(7)包括刺绣线(8)、第二外层(9)、强化层(10)和尼龙丝(11),所述尼龙丝(11)外侧壁设有所述强化层(10),所述强化层(10)外壁设有所述第二外层(9),所述第二外层(9)外壁设有所述刺绣线(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臭塑身内衣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亲肤层(6)、中间层(2)、抑菌层(3)、阻燃层(4)、抗静电层(5)和第一外层(1);
所述亲肤层(6)为竹纤维面料;
所述中间层(2)由聚氨酯弹性纤维与聚乳酸纤维的混合纱织造而成,所述中间层(2)的混合纱为包缠纱,所述中间层(2)的芯层(13)为聚氨酯弹性纤维,所述中间层(2)的包缠层(14)为聚乳酸纤维,所述包缠层(14)的螺旋形结构与所述第一外层(1)和所述抑菌层(3)之间分别形成空气间隙(15);
所述阻燃层(4)由阻燃纤维和氨纶纤维编织形成双面结构,所述阻燃层(4)为弹性面料,所述阻燃纤维为再生纤维;
所述抗静电层(5)由具有导电纤维的穗条构成;
所述第一外层(1)均由纯聚乳酸纤维30-300D加弹长丝织造而成,所述第一外层(1)上端中部设有刺绣层(7),所述第一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波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黄河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