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平面口罩耳线自动点焊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9165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面口罩耳线自动点焊机,包括:支架、导线架、送线机构、切线机构和焊接机构,导线架设置在支架的右侧,送线机构与支架相连接,切线机构设置在支架的右上方,焊接机构与支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精简,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耳线焊接质量和提高耳线焊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面口罩耳线自动点焊机
本技术涉及口罩机
,具体为一种平面口罩耳线自动点焊机。
技术介绍
口罩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医疗、民用物品。口罩生产中,有个将口罩耳带焊接于口罩的操作工序,由于口罩的两侧均具有耳线,而超声波焊线机只能对口罩片体的一侧安装耳线,在口罩的另一侧安装耳线时,需要将口罩片体拿出后换向再重新放入到超声波焊线机中,这个步骤通过手工进行换向,难免会存在位置放置偏差,导致口罩的不良品增加,存在耳线焊接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平面口罩耳线自动点焊机,以解决现有上述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平面口罩耳线自动点焊机,包括:支架、导线架、送线机构、切线机构和焊接机构,导线架设置在支架的右侧,送线机构与支架相连接,切线机构设置在支架的右上方,焊接机构与支架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焊接机构包括:超声波发生器、焊板、支撑架、换向组件、上下移动座、第一气缸和压杆,超声波发生器设置在支架的内部,超声波发生器的输出端与焊板相连接,支撑架设置在支架的上方,且支撑架的上表面与焊板的上表面平齐,换向组件与支撑架相连接,上下移动座与支架相连接,第一气缸与上下移动座相连接,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设有压杆,压杆与焊板上下对齐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换向组件包括:第一旋转气缸、换向块、第二气缸和下压块,第一旋转气缸设置在支撑架的下方,第一旋转气缸的输出端设有换向块,换向块的上表面与支撑架的上表面平齐,第二气缸与上下移动座相连接,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下压块相连接,下压块与换向块上下对齐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切线机构包括:切线座、第三气缸、切刀、第四气缸和夹爪,切线座与支架相连接,第三气缸与切线座相连接,第三气缸的输出端与切刀相连接,第四气缸与切线座相连接,第四气缸的输出端与夹爪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切刀设有切刀座和刀片,所述刀片通过紧固件与切刀座相连接,所述切刀座设有导向杆,所述夹爪设有夹料槽。进一步的,所述送线机构包括:第一动力源、第五气缸、第一手指、第六气缸、导向座、第二旋转气缸、第七气缸、第二手指、第三旋转气缸、第八气缸和第三手指,第一动力源与支架相连接,第一动力源的输出端与第五气缸相连接,第五气缸输出端与第一手指相连接,第六气缸与支架相连接,第六气缸的输出端与导向座相连接,第二旋转气缸设置在导向座下方,第七气缸与第二旋转气缸相连接,第七气缸的输出端设有第二手指,第三旋转气缸设置在导向座下方,第八气缸与第三旋转气缸相连接,第八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三手指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导线架包括:第一导线架、第一导线轮、第二导线架和第二导线轮,第一导线支架与支架相连接,第一导线轮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导线架上,第二导线支架与支架相连接,第二导线轮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二导线架上。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左侧设有散热风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导线架用于将焊接所需耳线导向送线机构,送线机构抽拉耳线移动,耳线移动到所需长度后,切线机构将耳线切断,送线机构再将耳线输送到焊接机构将耳线与口罩焊接连接在一起;进行换向时,第二气缸动作,推动下压块下移,下压块作用在换向块上方,压紧口罩本体,防止口罩在旋转过程掉落,第一旋转气缸动作,带动换向块180°旋转,进而带动口罩180°转向,将口罩未焊接的一侧转移到焊接机构;本技术的结构精简,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耳线焊接质量和提高耳线焊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送线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切线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焊接机构结构示意图;标注说明:支架1;导线架2;送线机构3;切线机构4;焊接机构5;散热风扇11;第一导线架21;第一导线轮22;第二导线架23;第二导线轮24;第一动力源31;第五气缸32;第一手指33;第六气缸34;导向座35;第二旋转气缸36;第七气缸37;第二手指38;第三旋转气缸39;第八气缸30;第三手指301;切线座41;第三气缸42;切刀43;第四气缸44;夹爪45;切刀座431;刀片432;导向杆433;夹料槽451;超声波发生器51;焊板52;支撑架53;换向组件54;上下移动座55;第一气缸56;压杆57;第一旋转气缸541;换向块542;第二气缸543;下压块544。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请参阅附图1~附图4所示:一种平面口罩耳线自动点焊机,包括:支架1、导线架2、送线机构3、切线机构4和焊接机构5,导线架2设置在支架1的右侧,送线机构3与支架1相连接,切线机构4设置在支架1的右上方,焊接机构5与支架1相连接;导线架2用于将焊接所需耳线导向送线机构3,送线机构3抽拉耳线移动,耳线移动到所需长度后,切线机构4将耳线切断,送线机构3再将耳线输送到焊接机构5将耳线与口罩焊接连接在一起。所述焊接机构5包括:超声波发生器51、焊板52、支撑架53、换向组件54、上下移动座55、第一气缸56和压杆57,超声波发生器51设置在支架1的内部,所述支架1的左侧设有散热风扇11,用于对超声波发生器51进行风冷散热,超声波发生器51的输出端与焊板52相连接,支撑架53设置在支架1的上方,且支撑架53的上表面与焊板52的上表面平齐,换向组件54与支撑架53相连接,上下移动座55与支架1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面口罩耳线自动点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导线架(2)、送线机构(3)、切线机构(4)和焊接机构(5),导线架(2)设置在支架(1)的右侧,送线机构(3)与支架(1)相连接,切线机构(4)设置在支架(1)的右上方,焊接机构(5)与支架(1)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口罩耳线自动点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导线架(2)、送线机构(3)、切线机构(4)和焊接机构(5),导线架(2)设置在支架(1)的右侧,送线机构(3)与支架(1)相连接,切线机构(4)设置在支架(1)的右上方,焊接机构(5)与支架(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口罩耳线自动点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机构(5)包括:超声波发生器(51)、焊板(52)、支撑架(53)、换向组件(54)、上下移动座(55)、第一气缸(56)和压杆(57),超声波发生器(51)设置在支架(1)的内部,超声波发生器(51)的输出端与焊板(52)相连接,支撑架(53)设置在支架(1)的上方,且支撑架(53)的上表面与焊板(52)的上表面平齐,换向组件(54)与支撑架(53)相连接,上下移动座(55)与支架(1)相连接,第一气缸(56)与上下移动座(55)相连接,第一气缸(56)的输出端设有压杆(57),压杆(57)与焊板(52)上下对齐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面口罩耳线自动点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54)包括:第一旋转气缸(541)、换向块(542)、第二气缸(543)和下压块(544),第一旋转气缸(541)设置在支撑架(53)的下方,第一旋转气缸(541)的输出端设有换向块(542),换向块(542)的上表面与支撑架(53)的上表面平齐,第二气缸(543)与上下移动座(55)相连接,第二气缸(543)的输出端与下压块(544)相连接,下压块(544)与换向块(542)上下对齐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口罩耳线自动点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线机构(4)包括:切线座(41)、第三气缸(42)、切刀(43)、第四气缸(44)和夹爪(45),切线座(41)与支架(1)相连接,第三气缸(42)与切线座(41)相连接,第三气缸(42)的输出端与切刀(43)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烨邓莉莉袁菲吴聪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