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喷废料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904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熔喷废料回收装置,涉及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台体,所述台体的外表面顶部设置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外表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台体的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台体的外表面底部设置有流速控制装置,所述台体的底部设置有废料箱固定装置,所述流速控制装置包括两个矩形块和条块,两个所述矩形块的外表面相对的一面之间设置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把,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对称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个装置通过各组件的相互配合,使得废料在下落的过程中流速可控,防止因为流速过快使得废料发生溅射,进而导致清理不便的情况,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熔喷废料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回收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熔喷废料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熔喷机借助高速热气流使刚挤出的高聚物熔体迅速高倍拉伸固化成形,优点是工艺流程短,可以纺丝直接制成无纺织物等,在熔喷的过程中会产生熔喷废料,此时需要废料收集装置对废料进行收集。传统的废料收集装置在收集过程中,常会因为废料口的大小固定导致废料落下的流速不可控,对于不同尺寸的废料,流速不可控会导致小尺寸废料在落下过程中发生溅射,清理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熔喷废料回收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熔喷废料回收装置,包括台体,所述台体的外表面顶部设置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外表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台体的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台体的外表面底部设置有流速控制装置,所述台体的底部设置有废料箱固定装置。所述流速控制装置包括两个矩形块和条块,两个所述矩形块的外表面相对的一面之间设置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把,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对称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外表面靠近双向螺纹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移动块的一端贯穿矩形块并延伸至矩形块的外部,所述条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控制块。优选的,所述废料箱固定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外表面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与滑块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槽块,所述槽块的外表面远离支撑杆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槽块的外表面顶部贯穿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箱体的外表面与滑槽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位块。优选的,两个所述矩形块的外表面顶部与台体的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条块的外表面顶部与台体的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形状呈相对对称排列。优选的,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外表面远离转把的一端贯穿其中一个矩形块并于另一个矩形块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块的外表面与限位杆相邻的一侧与控制块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外表面远离支撑杆的一端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定位杆的外表面一端和槽块的外表面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定位块的外表面顶部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的内壁大小和形状与定位杆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相适配,所述凹槽的内壁大小和形状与定位块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相适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流速控制装置,因熔喷废料的尺寸不一,在对于较小尺寸的废料进行收集时,出料口口径固定会导致其发生溅射,当需要对废料的流速进行控制时,转动双向螺纹杆,在限位杆的作用下,双向螺纹杆转动会带动移动块相向运动,移动块运动会带动控制块在条块的内壁滑动,两块控制块可以控制出料口的口径大小进而控制废料的流速,整个装置通过各组件的相互配合使得废料的下落过程中流速可控,防止因流速过快导致废料发生溅射,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废料箱固定装置,现有的废料回收装置往往废料箱都是直接放置在台体的下方,这样的方式十分不稳定,容易发生废料箱倾倒,当需要对箱体进行固定时,将滑块滑动滑槽内,再向上拉动定位杆,定位杆运动会拉伸复位弹簧,此时向内推动箱体,当推动到定位块卡进凹槽时,松开定位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定位杆卡进定位孔内,完成对箱体的固定,拆卸同理,整个装置通过各组件的相互作用,使得箱体得到很好的固定,不会发生倾倒,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熔喷废料回收装置的仰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熔喷废料回收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熔喷废料回收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例说明:1、台体;2、操作台;3、出料口;4、支撑杆;5、流速控制装置;51、矩形块;52、条块;53、双向螺纹杆;54、转把;55、移动块;56、限位杆;57、控制块;6、废料箱固定装置;61、箱体;62、滑槽;63、滑块;64、槽块;65、凹槽;66、定位杆;67、复位弹簧;68、定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熔喷废料回收装置,包括台体1,台体1的外表面顶部设置有操作台2,操作台2的外表面设置有出料口3,台体1的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台体1的外表面底部设置有流速控制装置5,台体1的底部设置有废料箱固定装置6,流速控制装置5包括两个矩形块51和条块52,两个矩形块51的外表面相对的一面之间设置有双向螺纹杆53,双向螺纹杆53的外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把54,双向螺纹杆53的外表面对称螺纹连接有移动块55,移动块55的外表面靠近双向螺纹杆5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6,所述限位杆56远离移动块55的一端贯穿矩形块51并延伸至矩形块51的外部,条块5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控制块57。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流速控制装置5,因熔喷废料的尺寸不一,在对于较小尺寸的废料进行收集时,出料口3口径固定会导致其发生溅射,当需要对废料的流速进行控制时,转动双向螺纹杆53,在限位杆56的作用下,双向螺纹杆53转动会带动移动块55相向运动,移动块55运动会带动控制块57在条块52的内壁滑动,两块控制块57可以控制出料口3的口径大小进而控制废料的流速,整个装置通过各组件的相互配合使得废料的下落过程中流速可控,防止因流速过快导致废料发生溅射,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具体的,废料箱固定装置6包括箱体61,箱体61的外表面两侧开设有滑槽62,支撑杆4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63,支撑杆4的外表面与滑块63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槽块64,槽块64的外表面远离支撑杆4的一侧开设有凹槽65,槽块64的外表面顶部贯穿设置有定位杆66,定位杆66的外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67,箱体61的外表面与滑槽62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6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废料箱固定装置6,现有的废料回收装置往往废料箱都是直接放置在台体1的下方,这样的方式十分不稳定,容易发生废料箱倾倒,当需要对箱体61进行固定时,将滑块63滑动滑槽62内,再向上拉动定位杆66,定位杆66运动会拉伸复位弹簧67,此时向内推动箱体61,当推动到定位块68卡进凹槽65时,松开定位杆66,在复位弹簧67的作用下,定位杆66卡进定位孔内,完成对箱体61的固定,拆卸同理,整个装置通过各组件的相互作用,使得箱体61得到很好的固定,不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熔喷废料回收装置,包括台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的外表面顶部设置有操作台(2),所述操作台(2)的外表面设置有出料口(3),所述台体(1)的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台体(1)的外表面底部设置有流速控制装置(5),所述台体(1)的底部设置有废料箱固定装置(6);/n所述流速控制装置(5)包括两个矩形块(51)和条块(52),两个所述矩形块(51)的外表面相对的一面之间设置有双向螺纹杆(53),所述双向螺纹杆(53)的外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把(54),所述双向螺纹杆(53)的外表面对称螺纹连接有移动块(55),所述移动块(55)的外表面靠近双向螺纹杆(5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6),所述限位杆(56)远离移动块(55)的一端贯穿矩形块(51)并延伸至矩形块(51)的外部,所述条块(5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控制块(5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熔喷废料回收装置,包括台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1)的外表面顶部设置有操作台(2),所述操作台(2)的外表面设置有出料口(3),所述台体(1)的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台体(1)的外表面底部设置有流速控制装置(5),所述台体(1)的底部设置有废料箱固定装置(6);
所述流速控制装置(5)包括两个矩形块(51)和条块(52),两个所述矩形块(51)的外表面相对的一面之间设置有双向螺纹杆(53),所述双向螺纹杆(53)的外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把(54),所述双向螺纹杆(53)的外表面对称螺纹连接有移动块(55),所述移动块(55)的外表面靠近双向螺纹杆(5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6),所述限位杆(56)远离移动块(55)的一端贯穿矩形块(51)并延伸至矩形块(51)的外部,所述条块(5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控制块(5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喷废料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料箱固定装置(6)包括箱体(61),所述箱体(61)的外表面两侧开设有滑槽(62),所述支撑杆(4)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63),所述支撑杆(4)的外表面与滑块(63)相邻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槽块(64),所述槽块(64)的外表面远离支撑杆(4)的一侧开设有凹槽(65),所述槽块(64)的外表面顶部贯穿设置有定位杆(6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桂成徐博锐徐梦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斗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