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8825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测试技术领域,提出一种测试夹具,该测试夹具包括夹具本体、支撑部以及第一调节机构;夹具本体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用于放置测试摄像头组件,凹槽的深度等于或大于测试摄像头组件的厚度;支撑部连接于夹具本体,支撑部具有一支撑平面,支撑平面与凹槽的槽底面平行,支撑平面用于放置待测试显示面板;第一调节机构设于夹具本体上,第一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凹槽的大小以固定测试摄像头组件。该测试夹具能够保证测试摄像头组件不会晃动,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而且调节凹槽的大小能够适应不同的测试摄像头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试夹具
本技术涉及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测试夹具。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显示装置与传统的液晶显示装置(LCD,LiquidCrystalDisplay)相比,具有自发光、广色域、高对比度、轻薄等优点,同时有机发光二极管也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等柔性可穿戴领域。而且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具有超高屏占比,以及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逐渐成为移动手机的主流形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屏下摄像头是未来全面屏的发展趋势之一。为了更真实的评估FDC(FullDisplaywithCamera,相机全屏显示)显示面板的性能,需要使用市面上不同的手机进行评估,但是现有手机形状差异很大,而且为了实现更高的透过率,在FDC区是经过特殊处理的,较其他区域的显示效果依然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设计的时候需要使得FDC区越小越好,这样差异才会减小,不容易分辨。但是这样会造成测评的时候对位特别困难,对位不准确对最终的测试结果影响很大。特别对于曲面显示面板,测试手机和待测试显示面板之间有个空隙,无法准确测试。目前,测试时直接将待测试显示面板放置在测试手机上并人工把持进行测试,对位不准,容易晃动,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测试结果不准确的不足,提供一种测试结果较准确的测试夹具。本技术的额外方面和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变得显然,或者可以通过本技术的实践而习得。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测试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其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用于放置测试摄像头组件,所述凹槽的深度等于或大于所述测试摄像头组件的厚度;支撑部,连接于所述夹具本体,所述支撑部具有一支撑平面,所述支撑平面与所述凹槽的槽底面平行,所述支撑平面用于放置待测试显示面板;第一调节机构,设于所述夹具本体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凹槽的大小以固定所述测试摄像头组件。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夹具本体包括:第一夹板,其上设置有第一凹陷部;第二夹板,其上设置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配合形成所述凹槽。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夹板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在所述第二夹板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钉,依次贯穿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具有第一支撑平面;第二支撑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具有第二支撑平面;所述支撑平面包括所述第一支撑平面、所述第二支撑平面中的至少一个。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测试夹具还包括:垫片,垫设于所述凹槽的槽底面。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平面的中心线与所述槽底面的中心线平行或成设定角度。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测试夹具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突出部,间隔设于所述支撑平面之上并突出于所述支撑平面,所述第一突出部之间卡设所述待测试显示面板。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测试夹具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突出部,间隔设于所述夹具本体之上并突出于所述夹具本体,所述第二突出部之间卡设所述测试摄像头组件。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部以及所述夹具本体上设置有至少四个螺纹孔,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均包括螺钉,所述螺钉螺纹配合在所述螺纹孔内。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待测试显示面板的位置。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板,与所述夹具本体固定连接,其上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撑平面平行;第二调节板,设于所述第一调节板的设置第一导轨的一侧,所述第二调节板的与所述第一调节板配合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轨配合的第一导槽,所述第二调节板的远离所述第一导槽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微分头,具有第一固定端和第一移动端,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第一调节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端与所述第二调节板固定连接;第三调节板,设于所述第二调节板的远离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一侧,所述第三调节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轨配合的第二导槽;第二微分头,具有第二固定端和第二移动端,所述第二固定端与所述第二调节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端与所述第三调节板固定连接。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贯穿至所述支撑平面,所述第一通孔的另一端连接至气体吸附装置。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中的至少之一:本技术的测试夹具,在夹具本体上设置有凹槽,将测试摄像头组件放置在凹槽内,而且凹槽的深度等于或大于测试摄像头组件的厚度,使测试摄像头组件不会突出于凹槽,夹具本体还连接有支撑部,支撑部具有一支撑平面,支撑平面与凹槽的槽底面平行,支撑平面用于放置待测试显示面板,保证待测试显示面板不会晃动,且待测试显示面板与测试摄像头组件能够相互平行,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而且,通过第一调节机构调节凹槽的大小以固定测试摄像头组件,保证测试摄像头组件不会晃动,进一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而且调节凹槽的大小能够适应不同的测试摄像头组件。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图1是本技术测试夹具第一示例实施方式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测试夹具第一种使用方式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测试夹具第二种使用方式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测试夹具第二示例实施方式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测试夹具第三示例实施方式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侧视透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测试夹具第四示例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俯视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测试夹具第五示例实施方式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俯视透视示意图。图中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夹具本体;11、第一夹板;111、第一凹陷部;12、第二夹板;121、第二凹陷部;13、凹槽;2、支撑部;21、第一支撑板;22、第二支撑板;23、支撑平面;3、第一调节机构;31、调节螺钉;41、第一突出部;42、第二突出部;5、第二调节机构;51、第一调节板;511、第一导轨;52、第二调节板;521、第一导槽;522、第二导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夹具本体,其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用于放置测试摄像头组件,所述凹槽的深度等于或大于所述测试摄像头组件的厚度;/n支撑部,连接于所述夹具本体,所述支撑部具有一支撑平面,所述支撑平面与所述凹槽的槽底面平行,所述支撑平面用于放置待测试显示面板;/n第一调节机构,设于所述夹具本体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凹槽的大小以固定所述测试摄像头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具本体,其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用于放置测试摄像头组件,所述凹槽的深度等于或大于所述测试摄像头组件的厚度;
支撑部,连接于所述夹具本体,所述支撑部具有一支撑平面,所述支撑平面与所述凹槽的槽底面平行,所述支撑平面用于放置待测试显示面板;
第一调节机构,设于所述夹具本体上,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凹槽的大小以固定所述测试摄像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夹具本体包括:
第一夹板,其上设置有第一凹陷部;
第二夹板,其上设置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配合形成所述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夹板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在所述第二夹板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
调节螺钉,依次贯穿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
第一支撑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具有第一支撑平面;
第二支撑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具有第二支撑平面;
所述支撑平面包括所述第一支撑平面、所述第二支撑平面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夹具还包括:
垫片,垫设于所述凹槽的槽底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面的中心线与所述槽底面的中心线平行或成设定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夹具还包括:
至少两个第一突出部,间隔设于所述支撑平面之上并突出于所述支撑平面,所述第一突出部之间卡设所述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池石博周瑞黄炜赟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