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旋转、变焦功能的时钟字符投影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876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旋转、变焦功能的时钟字符投影设备,包括第一时钟主体,所述第一时钟主体的正面具有信息显示界面,第一时钟主体的底部具有支撑面,第一时钟主体的旁侧设置有可绕轴转动的第二时钟主体,所述第二时钟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投影的字符实现变焦及旋转的投影装置。该投影设备不仅结构紧凑,而且方便实现字符信息的投影、变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旋转、变焦功能的时钟字符投影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旋转、变焦功能的时钟字符投影设备。
技术介绍
时钟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日用品,其主要在时钟的表面上具有时间显示界面;很多使用者在夜晚关灯睡觉状态下醒来,也想知道时间,而使用者有不想起床,因此通常需要将时钟拿到使用者面前查看,但由于时钟显示时具有较强的背光,从而引起使用者朦胧的眼睛受到较强光的刺激,也影响后续睡眠。虽然也有利用投影技术将段码式时钟显示信息投影在天花板或墙上的设计方案,但是当设备摆放角度不合适时,无法根据使用者需要或使用场景需要,在不同位置或墙面投影时钟字符(包括时间等信息),即使投影出来的时钟显示信息也是歪的或是反的,调整角度的操作比较麻烦。另外现有投影的变焦通常是调节某一镜片进行调整位置,容易造成变焦机构复杂且精细,成本高,容易损坏,维修维护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旋转、变焦功能的时钟字符投影设备,该投影设备不仅结构紧凑,而且方便实现字符信息的投影、变焦。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具有旋转、变焦功能的时钟字符投影设备,包括第一时钟主体,所述第一时钟主体的正面具有信息显示界面,第一时钟主体的底部具有支撑面,第一时钟主体的旁侧设置有可绕轴转动的第二时钟主体,所述第二时钟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投影的字符实现变焦及旋转的投影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投影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内部设有内壳体,内壳体上安装有投影模组,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连接有用以沿投影轴向整体调节投影模组位置的调节机构。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为方形腔室,内壳体的外形为方形壳体,方形壳体放置在方形腔室中。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焦旋钮,调焦旋钮的轴向为投影轴向,调焦旋钮上同轴设有一螺杆,螺杆与调焦旋钮固连为一体进行同步旋转,螺杆的前后两端均安装在外壳体内部的端壁上进行旋转,调焦旋钮前方的螺杆与内壳体后端部相螺接,内壳体后端侧部具有一用以让位螺杆前端端壁的凹部。进一步地,所述调焦旋钮的前端面往后端面方向设有一凹腔,凹腔用以容纳内壳体后端部;所述外壳体的顶盖上开设有一调节通口,调焦旋钮部分露出调节通口,便于手旋并限制调焦旋钮的轴向移动自由度。进一步地,所述投影模组朝着投影面侧沿投影轴向依次由LED灯、LCD、小镜片、大镜片组成,外壳体的前端面具有用以投影光线射出的投影通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时钟主体和第二时钟主体均呈长方体状,第一时钟主体和第二时钟主体的两个侧面相互贴近,在两个相互贴近的壁面上设有铰接转轴,铰接转轴一端与外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穿入第一时钟主体侧面的槽孔内,铰接转轴与槽孔过渡配合。进一步地,所述LCD上设置有实现投影的字符可旋转的段码式显示单元,所述段码式显示单元包括两组相互交叉垂直的“日日:日日”形式的笔段阵列;两组笔段阵列共用“:”符号上方的点笔段,且第二、第三个“日”字型笔段阵列相互共用形成“田”字型笔段阵列,形成对称轴在45°角方向的笔段阵列结构。进一步地,每个“日”字型笔段阵列的七个笔段之间存在间隙。进一步地,所述笔段阵列结构最外侧的四个“日”字型笔段阵列上方各设置有“P”字型笔段。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该投影设备不仅结构紧凑,而且有利于根据使用者需要或使用场景需要,在不同位置或墙面投影时钟字符,方便查看;同时采用沿投影轴向整体调节投影模组位置的方式来改变与投影面距离,从而调节投影清晰度。与传统的投影膜组内部某一镜片单独调节相比,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维修维护更方便。另外,该设备中通过段码式显示单元的笔段排布,基于显示驱动的控制就能够实现时钟显示的间隔90°的旋转,尤其适用于作为投影式时钟的显示屏,可以大大方便对投影出的时间信息的角度调整,方便使用者观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构造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图1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时钟主体与第二时钟主体连接的构造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内壳体与调节机构的构造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内壳体与调节机构的构造示意图(内壳体去除一半);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例一中外、内壳体与调节机构的构造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例二中外、内壳体与调节机构的构造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可旋转的段码式显示单元排布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可旋转的段码式显示单元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浅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参考图1至图9一种具有旋转、变焦功能的时钟字符投影设备,包括第一时钟主体A1,所述第一时钟主体的正面具有信息显示界面A3,第一时钟主体的底部具有支撑面A8,第一时钟主体的旁侧设置有可绕轴转动的第二时钟主体A2,所述第二时钟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投影的字符实现变焦及旋转的投影装置A4,该投影装置A4即如投影仪将时间等信息投影在墙面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投影装置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的内部设有内壳体2,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为方形腔室10,内壳体的外形为方形壳体,方形壳体放置在方形腔室中,进行前后移动调节,方形壳体的旋转自由度被限制,即方形壳体受到限位,仅能轴向移动无法转动。内壳体上安装有投影模组A5,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连接有用以沿投影轴向整体调节投影模组位置的调节机构A6。该调节机构A6即为驱动内壳体2及其上投影模组轴向移动的机构,如丝杆螺母机构等。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焦旋钮11,调焦旋钮的轴向为投影轴向,调焦旋钮上同轴设有一螺杆12,螺杆与调焦旋钮固连为一体进行同步旋转,螺杆的前后两端均安装在外壳体内部的端壁13上进行旋转,调焦旋钮前方的螺杆与内壳体后端部相螺接,内壳体后端侧部具有一用以让位螺杆前端端壁的凹部14。螺杆受到轴向限位移动而仅能转动,螺杆与内壳体的后端螺纹连接。工作时,调焦旋钮转动时带动螺杆转动并驱动内壳体轴向移动,以提高投影清晰度,与传统的投影膜组内部某一镜片单独调节相比,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维修维护更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调焦旋钮的前端面往后端面方向设有一凹腔15,凹腔用以容纳内壳体后端部;所述外壳体的顶盖上开设有一调节通口16,调焦旋钮部分露出调节通口,便于手旋并限制调焦旋钮的轴向移动自由度。本实施例中,所述投影模组朝着投影面侧沿投影轴向依次由LED灯3、LCD、小镜片、大镜片8组成,外壳体的前端面具有用以投影光线射出的投影通口9。本实施例中,内壳体内部朝着投影面侧沿投影轴向依次设有LCD一安装位17、LCD二安装位18、小镜片一安装位19、小镜片二安装位20。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LCD与小镜片安装位置。例一:LCD一4装在LCD一安装位,小镜片一6安装在小镜片一安装位;例二:LCD二5装在LCD二安装位,小镜片二7安装在小镜片二安装位;例三:LCD一4装在LCD一安装位,小镜片一6安装在小镜片二安装位;例四:LCD一4装在LCD二安装位,小镜片一6安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旋转、变焦功能的时钟字符投影设备,包括第一时钟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钟主体的正面具有信息显示界面,第一时钟主体的底部具有支撑面,第一时钟主体的旁侧设置有可绕轴转动的第二时钟主体,所述第二时钟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投影的字符实现变焦及旋转的投影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旋转、变焦功能的时钟字符投影设备,包括第一时钟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钟主体的正面具有信息显示界面,第一时钟主体的底部具有支撑面,第一时钟主体的旁侧设置有可绕轴转动的第二时钟主体,所述第二时钟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投影的字符实现变焦及旋转的投影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旋转、变焦功能的时钟字符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内部设有内壳体,内壳体上安装有投影模组,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连接有用以沿投影轴向整体调节投影模组位置的调节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旋转、变焦功能的时钟字符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为方形腔室,内壳体的外形为方形壳体,方形壳体放置在方形腔室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旋转、变焦功能的时钟字符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焦旋钮,调焦旋钮的轴向为投影轴向,调焦旋钮上同轴设有一螺杆,螺杆与调焦旋钮固连为一体进行同步旋转,螺杆的前后两端均安装在外壳体内部的端壁上进行旋转,调焦旋钮前方的螺杆与内壳体后端部相螺接,内壳体后端侧部具有一用以让位螺杆前端端壁的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旋转、变焦功能的时钟字符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焦旋钮的前端面往后端面方向设有一凹腔,凹腔用以容纳内壳体后端部;所述外壳体的顶盖上开设有一调节通口,调焦旋钮部分露出调节通口,便于手旋并限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忠东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易美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