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电加热装置及光伏电热水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845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0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伏电加热装置及光伏电热水器,该光伏电加热装置包括:光伏发电元件,所述光伏发电元件包括多个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受光层以及多个电池片,其中,所述受光层为柔性受光层,所述多个电池片中相邻电池片之间具有空隙,以使得所述受光层与所述多个电池片所组成的整体能够利用所述受光层的柔性以及所述多个电池片之间的空隙实现弯曲,进而实现所述电池组件的弯曲,进而实现所述电池组件的弯曲,使得所述光伏电加热装置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提高所述光伏电加热装置的实用性;第一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与所述光伏发电元件相连,以将所述光伏发电元件产生的电能转换为热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电加热装置及光伏电热水器
本申请涉及光伏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电加热装置及包括该光伏电加热装置的光伏电热水器。
技术介绍
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光伏发电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以光伏电加热装置为代表,由于其具有安全、便捷、节能等优势已经被用户认可并广泛应用。然而,现有的光伏电加热装置仅能安装在安装面与其电池组件形状高度一致的应用场景中,大大限制了光伏电加热装置的应用场景,进而限制了光伏电加热装置的实际应用。因此,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更多应用场景的光伏电加热装置,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电加热装置,该光伏电加热装置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有助于提高光伏电加热装置的实用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电加热装置,包括:光伏发电元件,所述光伏发电元件包括多个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受光层以及位于所述受光层第一侧表面的多个电池片,其中,所述受光层为柔性受光层,并且所述多个电池片中相邻电池片之间具有空隙;第一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与所述光伏发电元件相连,以将所述光伏发电元件的电能转换为热能。可选的,所述受光层为有机材料层。可选的,所述受光层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层。可选的,所述受光层的状态包括自然状态和弯曲状态,在所述自然状态下,所述受光层各部分满足共面条件,在所述弯曲状态下,所述受光层的至少一个部分与其他部分不满足共面条件;在所述弯曲状态下,所述受光层包括至少一个弯折部分,所述弯折部分所在平面与预设平面所成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40°,包括右端点值,所述预设平面平行于所述受光层处于自然状态时所在的平面。可选的,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用于将所述多个电池片粘接在所述受光层第一侧表面,其中所述粘接层为柔性粘接层。可选的,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多个电池片背离所述受光层的一侧,用于保护所述多个电池片,其中所述保护层为柔性保护层。可选的,还包括:支撑元件,所述多个电池组件固定在所述支撑元件上。可选的,还包括:第二加热元件,所述第二加热元件与备用电源相连,以将所述备用电源的电能转换为热能。可选的,还包括: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加热元件与所述备用电源导通与断开的状态;其中,所述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加热元件与所述备用电源的导通与断开的状态时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元件控制所述第二加热元件与所述备用电源处于导通状态;当所述第一加热元件的温度不小于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元件控制所述第二加热元件与所述备用电源处于断开状态。相应的,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电热水器,所述光伏电热水器包括水箱,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光伏电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光伏电加热装置的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置于所述水箱中。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光伏发电元件,所述光伏发电元件包括多个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受光层以及位于所述受光层第一侧表面的多个电池片;其中,所述受光层为柔性受光层,以使得所述受光层能够弯曲,并且所述多个电池片中相邻电池片之间具有空隙,以使得所述受光层与所述多个电池片所组成的整体能够利用所述受光层的柔性以及所述多个电池片之间的空隙实现弯曲,进而实现所述电池组件的弯曲,使得所述电池组件不仅能够安装在安装面与所述电池组件形状高度一致的应用场景中,还能够安装在安装面与所述电池组件形状不一致的应用场景中,从而能够有效解决光伏电加热装置应用场景限制的问题,使得所述光伏电加热装置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提高所述光伏电加热装置的实用性;还包括第一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与所述光伏发电元件相连,以将所述光伏发电元件的电能转换为热能,使得所述光伏电加热装置能够应用于具有热能需求的应用场景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的一种光伏电加热装置的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光伏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光伏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光伏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光伏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光伏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光伏电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电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本申请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申请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正如
技术介绍
部分所述,为了提高光伏电加热装置的实用性,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更多应用场景的光伏电加热装置,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重点。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相对于太阳能平板热水器而言,光伏电热水器的光伏电加热装置能够安装在住户外墙壁或屋顶的任意位置,水箱也能够安装在屋内的任意位置,仅需与光伏电加热装置电连接即可,不需要输水管道、强制循环泵以及换热导热介质等,能够一定程度避免安全隐患,同时还能够降低维护成本。并且光伏电热水器的水箱可以安装在屋内的任意位置,以使得水箱的安装位置可以无限接近出水口,从而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实现打开水阀直接出热水,不需要预先排除管道中的凉水,能够真正达到节能、节水的目的。如图1所示,现有的光伏电加热装置的电池组件包括:保护层101、电池片102、粘接层103以及受光层104,其中所述受光层104为钢化玻璃层,刚性较大,使得所述电池组件仅能安装在安装面与所述电池组件形状高度一致的应用场景中,否则,将导致所述电池组件的接触面与安装面无法高度贴合,使得所述电池组件存在较大的从安装面上脱落的风险,影响光伏电加热装置的可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光伏发电元件,所述光伏发电元件包括多个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受光层以及位于所述受光层第一侧表面的多个电池片,其中,所述受光层为柔性受光层,并且所述多个电池片中相邻电池片之间具有空隙;/n第一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与所述光伏发电元件相连,以将所述光伏发电元件的电能转换为热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伏发电元件,所述光伏发电元件包括多个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受光层以及位于所述受光层第一侧表面的多个电池片,其中,所述受光层为柔性受光层,并且所述多个电池片中相邻电池片之间具有空隙;
第一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与所述光伏发电元件相连,以将所述光伏发电元件的电能转换为热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光层为有机材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光层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光层的状态包括自然状态和弯曲状态,在所述自然状态下,所述受光层各部分满足共面条件,在所述弯曲状态下,所述受光层的至少一个部分与其他部分不满足共面条件;在所述弯曲状态下,所述受光层包括至少一个弯折部分,所述弯折部分所在平面与预设平面所成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40°,包括右端点值,所述预设平面平行于所述受光层处于自然状态时所在的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用于将所述多个电池片粘接在所述受光层第一侧表面,其中所述粘接层为柔性粘接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尹永生刘勇史爽张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昌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