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用试剂瓶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828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用试剂瓶清洗装置,包括套筒,内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有摆臂,摆臂的另一端设置有清洗杆,摆臂的侧壁与套筒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转向轴和第二转向轴,第一转向轴和第二转向轴外部均套接有轴承,第一转向轴和第二转向轴设置有紧固轴承的卡座。摆臂摇摆式运动路径相对应的是摆臂与套筒内壁的第一转向轴和第二转向轴,类似于万向轴的作用原理,通过卡座的上下移动,弥补摆臂搅拌式移动形成的位差,很容易的刮蹭到其内壁,完成快速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用试剂瓶清洗装置
本技术属于实验仪器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实验用试剂瓶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制药行业常常需要用到各种容器,比如烧杯、三角瓶和试剂瓶等,用于实验,在使用过程中对于容器的使用量很大,同时为了防止交叉感染,容器使用后需要短时间内清洗,否则试剂干燥后析出固体附着在容器的内壁将更加难以清洗干净,实验用的容器往往不规则,清洗耗时、耗力、量多,容易耗费较多的人力。因此,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是由于药剂实验用的各种试剂瓶,在不规则形状的提前下,导致不容易清洗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用试剂瓶清洗装置,主要解决的是由于药剂实验用的各种试剂瓶,在不规则形状的提前下,导致不容易清洗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实验用试剂瓶清洗装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摆臂,所述摆臂对应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转轴,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偏心位置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套接于转轴端部;所述摆臂的另一端设置有清洗杆;所述摆臂的侧壁与套筒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转向轴和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和第二转向轴均为两个,第一转向轴和第二转向轴互相垂直,所述第一转向轴端部固接于摆臂,所述第二转向轴端部固接于套筒内壁,所述第一转向轴和第二转向轴外部均套接有轴承,所述第一转向轴和第二转向轴设置有紧固轴承的卡座。进一步地,所述卡座包括上侧相互卡合的卡壳,所述卡壳对应轴承的位置设置有半圆状的弧形部,所述卡壳的重叠位置设置有螺栓紧固。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杆包括刚状的弹簧,所述弹簧的外部套接有清洗棉。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对应摆臂的一侧设置有防水薄膜。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摆臂摇摆式运动路径相对应的是摆臂与套筒内壁的第一转向轴和第二转向轴,两者分别固定在摆臂和套筒内壁上,第二转向轴不仅提转动功能,同时提供摆臂与套筒之间的支撑作用,类似于万向轴的作用原理,通过卡座的上下移动,弥补摆臂搅拌式移动形成的位差,用于对试剂瓶搅拌式的清洗,减少人工搅拌,同时对于像三角瓶则更加适用,三角瓶的锥形内壁很难清洗,使用本技术的清洗杆运动轨迹则很容易的刮蹭到其内壁,完成快速清洗。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摆臂与电机配合结构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套筒1、电机2、摆臂3、转轴30、转盘21、轴套22、清洗杆5、第一转向轴31、第二转向轴11、轴承32、卡座4、卡壳41、弧形部42、螺栓43、弹簧51、清洗棉52、防水薄膜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2所示:一种实验用试剂瓶清洗装置包括套筒1,所述套筒1的内部设置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设置有摆臂3,所述摆臂3对应电机2的一端设置有转轴30,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设置有转盘21,所述转盘21偏心位置设置有轴套22,所述轴套22套接于转轴30端部;轴套与转轴的端部套接部分旋转配合。所述摆臂3的另一端设置有清洗杆5;所述摆臂3的侧壁与套筒1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转向轴31和第二转向轴11,所述第一转向轴31和第二转向轴11均为两个,第一转向轴31和第二转向轴11互相垂直,所述第一转向轴31端部固接于摆臂3,所述第二转向轴11端部固接于套筒1内壁,所述第一转向轴31和第二转向轴11外部均套接有轴承32,所述第一转向轴31和第二转向轴11设置有紧固轴承32的卡座4。本技术为自动化的清洗装置,其中涉及用于清洗作用的清洗杆,涉及机动部件摆臂和电机,其中摆臂和电机安装在一个套筒中,其中摆臂的转动为锥形面摆动式运动路径,原因在于连接摆臂的转轴端部偏心连接与转盘,当电机驱动转盘旋转的时候,转盘驱动摆臂搅拌式运动。与摆臂摇摆式运动路径相对应的是摆臂与套筒内壁的第一转向轴和第二转向轴,两者分别固定在摆臂和套筒内壁上,第二转向轴不仅提转动功能,同时提供摆臂与套筒之间的支撑作用,类似于万向轴的作用原理,通过卡座的上下移动,弥补摆臂搅拌式移动形成的位差。最终驱动清洗杆的作用效果是搅拌式的移动,用于对试剂瓶搅拌式的清洗,减少人工搅拌,同时对于像三角瓶则更加适用,三角瓶的锥形内壁很难清洗,使用本技术的清洗杆运动轨迹则很容易的刮蹭到其内壁,完成快速清洗。如图1-2所示:所述卡座4包括上侧相互卡合的卡壳41,所述卡壳41对应轴承32的位置设置有半圆状的弧形部42,所述卡壳41的重叠位置设置有螺栓43紧固。卡座有上下对称的卡壳重叠而成,而对应轴承位置为弧形部,用于卡紧轴承。如图1-2所示:所述清洗杆5包括刚状的弹簧51,所述弹簧51的外部套接有清洗棉52。弹簧为清洗杆的内芯,本身具有弹力和弯曲形变的功能,随着摆臂的摆动,提高清洗功能。如图1-2所示:所述套筒1对应摆臂3的一侧设置有防水薄膜12。防止搅拌费减的水进入套筒。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用试剂瓶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套筒(1),所述套筒(1)的内部设置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设置有摆臂(3),所述摆臂(3)对应电机(2)的一端设置有转轴(30),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设置有转盘(21),所述转盘(21)偏心位置设置有轴套(22),所述轴套(22)套接于转轴(30)端部;/n所述摆臂(3)的另一端设置有清洗杆(5);/n所述摆臂(3)的侧壁与套筒(1)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转向轴(31)和第二转向轴(11),所述第一转向轴(31)和第二转向轴(11)均为两个,第一转向轴(31)和第二转向轴(11)互相垂直,所述第一转向轴(31)端部固接于摆臂(3),所述第二转向轴(11)端部固接于套筒(1)内壁,所述第一转向轴(31)和第二转向轴(11)外部均套接有轴承(32),所述第一转向轴(31)和第二转向轴(11)设置有紧固轴承(32)的卡座(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用试剂瓶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套筒(1),所述套筒(1)的内部设置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设置有摆臂(3),所述摆臂(3)对应电机(2)的一端设置有转轴(30),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设置有转盘(21),所述转盘(21)偏心位置设置有轴套(22),所述轴套(22)套接于转轴(30)端部;
所述摆臂(3)的另一端设置有清洗杆(5);
所述摆臂(3)的侧壁与套筒(1)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转向轴(31)和第二转向轴(11),所述第一转向轴(31)和第二转向轴(11)均为两个,第一转向轴(31)和第二转向轴(11)互相垂直,所述第一转向轴(31)端部固接于摆臂(3),所述第二转向轴(11)端部固接于套筒(1)内壁,所述第一转向轴(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君劼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爱邦伟业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