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及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824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及安装方法,涉及装修设计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收边件和第二收边件,第一收边件包括与墙体连接的收边竖板和设置于收边竖板远离墙体的一侧的收边横板,第二收边件包括收边上板、收边下板以及用于连接收边上板和收边下板的连接板,收边上板和收边下板位于连接板的同一侧,且低位板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收边上板和收边下板之间,连接板远离收边上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收边横板至少有一部分位于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节省成本,可以配合低位板的安装进行收边,即低位板的安装过程即可完成收边,且收边之后整体稳定性好,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及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修设计
,尤其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的装饰行业正在向着工业化模块化安装的方向发展,一般来说,吊顶饰板装饰是室内设计中普遍采用的装饰方法,可以增加室内空间的层次感,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跌级吊顶是目前装修领域最常见的装修手段,而在跌级吊顶的安装时通常都是先安装高位板,再在高位板边缘安装立框板,最后在立框板底端安装底位板进行收边,以达到层次分明的结构,而且收边时的稳定性十分重要,收边的稳定关乎于整个吊顶的美观和安全性,所以对于收边结构的安装的稳定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中国专利专利技术专利CN112160488A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收边卡件吊顶面板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结构本体、挤压装置和弹力板,所述安装结构本体包括固定板和承载板,所述弹力板设于承载板上方,所述固定板垂直设于承载板上壁一侧,所述挤压装置设于固定板一侧,所述弹力板包括固定座、弹簧、顶针和软垫,所述承载板上壁等间距均匀分布设有活动腔,所述固定座设于活动腔底部,所述顶针设于固定座上方,所述弹簧设于固定座和顶针之间,所述软垫设于顶针上方。上述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装饰
,具体是提供了一种能够使吊顶收边线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结构合理,稳定性强,采用无损挤压使得吊顶更加牢固,利于推广应用的装配式收边卡件吊顶面板的安装结构。但是上述吊顶收边方式依然存在以下问题: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安装困难,难以配合低位板的安装进行收边,且收边稳定性差。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合理高效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节省成本,可以配合低位板的安装进行收边,即低位板的安装过程即可完成收边,且收边之后整体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的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包括设置于墙体上的第一收边件和设置于低位板靠近所述墙体的一端的第二收边件,所述第一收边件包括与所述墙体连接的收边竖板和设置于所述收边竖板远离所述墙体的一侧的收边横板,所述第二收边件包括收边上板、收边下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收边上板和收边下板的连接板,所述收边上板和收边下板位于所述连接板的同一侧,且所述低位板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收边上板和收边下板之间,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收边上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所述收边横板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低位板靠近所述第二收边件的一端的下侧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收边下板卡入的第一槽,所述第一槽的深度与所述收边下板的厚度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低位板下表面设置有饰面覆膜,所述饰面覆膜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收边下板下侧面和所述第二卡接板远离所述低位板的一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低位板远离所述第二收边件的一端设置有灯槽件和与所述灯槽件连接的立框板,所述立框板底端设置有卡接板,所述灯槽件包括上夹板、下夹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的灯槽板,所述低位板靠近所述灯槽件的一端的下侧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下夹板卡入的第二槽,所述第二槽的深度与所述下夹板的厚度相同,所述卡接板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上夹板与低位板之间,所述饰面覆膜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下夹板的下侧面和所述灯槽板远离所述低位板的一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收边横板远离所述收边竖板的一端设置有收边勾板,所述收边勾板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收边竖板上设置有第一螺钉,所述收边上板上设置有第二螺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收边件和第二收边件均为一体成型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侧壁均涂覆有防水胶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低位板的安装位置在墙体上划线进行定位;S2:将第一收边件的收边竖板安装至墙体的划线高度,使得收边横板向远离墙体的方向延伸设置;S3:将第二收边件安装至低位板靠近墙体的一端,使得低位板的插入至第二收边件的收边上板和收边下板之间,且低位板的端部抵住第二收边件的连接板侧面;S4:将低位板向墙体方向位移,直至收边横板向插入至连接板远离低位板的一侧的第一卡接板和第二卡接板之间,完成第一收边件和第二收边件的连接,从而完成低位板与墙体的连接,完成收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在执行步骤S2和S3时,通过第一螺钉将收边竖板安装至墙体上,通过第二螺钉将收边上板与低位板完成固定。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及安装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节省成本,可以配合低位板的安装进行收边,即低位板的安装过程即可完成收边,且收边之后整体稳定性好,安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饰面覆膜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一收边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第二收边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的安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中:4、立框板,41、卡接板,5、低位板,501、第一槽,502、第二槽,51、灯槽件,511、上夹板,512、下夹板,513、灯槽板,52、第二收边件,521、收边上板,522、收边下板,523、连接板,524、第一卡接板,525、第二卡接板,526、第二螺钉,53、第一收边件,531、收边竖板,532、收边横板,533、收边勾板,534、第一螺钉,54、饰面覆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模块和步骤的相对布置和步骤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的流程并不仅仅是单独进行,而是多个步骤相互交叉进行。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墙体上的第一收边件(53)和设置于低位板(5)靠近所述墙体的一端的第二收边件(52),所述第一收边件(53)包括与所述墙体连接的收边竖板(531)和设置于所述收边竖板(531)远离所述墙体的一侧的收边横板(532),所述第二收边件(52)包括收边上板(521)、收边下板(52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收边上板(521)和收边下板(522)的连接板(523),所述收边上板(521)和收边下板(522)位于所述连接板(523)的同一侧,且所述低位板(5)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收边上板(521)和收边下板(522)之间,所述连接板(523)远离所述收边上板(5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接板(524)和第二卡接板(525),所述收边横板(532)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卡接板(524)和第二卡接板(525)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墙体上的第一收边件(53)和设置于低位板(5)靠近所述墙体的一端的第二收边件(52),所述第一收边件(53)包括与所述墙体连接的收边竖板(531)和设置于所述收边竖板(531)远离所述墙体的一侧的收边横板(532),所述第二收边件(52)包括收边上板(521)、收边下板(52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收边上板(521)和收边下板(522)的连接板(523),所述收边上板(521)和收边下板(522)位于所述连接板(523)的同一侧,且所述低位板(5)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收边上板(521)和收边下板(522)之间,所述连接板(523)远离所述收边上板(5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接板(524)和第二卡接板(525),所述收边横板(532)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卡接板(524)和第二卡接板(52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位板(5)靠近所述第二收边件(52)的一端的下侧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收边下板(522)卡入的第一槽(501),所述第一槽(501)的深度与所述收边下板(522)的厚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位板(5)下表面设置有饰面覆膜(54),所述饰面覆膜(54)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收边下板(522)下侧面和所述第二卡接板(525)远离所述低位板(5)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收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位板(5)远离所述第二收边件(52)的一端设置有灯槽件(51)和与所述灯槽件(51)连接的立框板(4),所述立框板(4)底端设置有卡接板(41),所述灯槽件(51)包括上夹板(511)、下夹板(51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上夹板(511)和下夹板(512)的灯槽板(513),所述低位板(5)靠近所述灯槽件(51)的一端的下侧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下夹板(512)卡入的第二槽(502),所述第二槽(502)的深度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泽成王文广周东珊钱依玲余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