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树池水处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8198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树池水处理结构,包括:生态树池,在所述生态树池的侧壁围成的生态树池内腔中设有生态多孔纤维棉板,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板表面上从下到上依次设有透水土工布、种植土层、树皮覆盖层和树池篦子,所述生态多孔纤维棉板用于存蓄雨水并将存蓄雨水补给生态树池中的植物;这样雨水调蓄性能优异,生态友好,最大限度维持断面结构,施工维护简单经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树池水处理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树池水处理结构。
技术介绍
基于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城市不透水路面增加,使得城市内涝,洪峰径流过大等问题也容易发生,进而导致大量的污染物进入市政管网增加市政管网的承载负荷,降低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增大城市洪涝灾害的概率;但是随着海绵城市的概念提出,为当代城市建设指明发展方向,即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优良。海绵城市建设的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树池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现有技术中的生态树池在应用中会增加储水结构来蓄积雨水,储水结构较复杂,储水结构会破坏生态树池原有断面结构,施工较繁琐,施工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树池水处理结构,雨水调蓄性能优异,生态友好,最大限度维持断面结构,施工维护简单经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树池水处理结构,包括:生态树池,在所述生态树池的侧壁围成的生态树池内腔中设有生态多孔纤维棉板,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板表面上从下到上依次设有透水土工布、种植土层、树皮覆盖层和树池篦子,所述生态多孔纤维棉板用于存蓄雨水并将存蓄雨水补给生态树池中的植物。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树池水处理结构,雨水调蓄性能优异,生态友好,最大限度维持断面结构,施工维护简单经济。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生态多孔纤维棉板与所述透水土工布连接,所述透水土工布与所述种植土层连接,所述种植土层与所述树皮覆盖层连接,所述树皮覆盖层与所述树池篦子连接。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生态多孔纤维棉板内部纤维呈单向排列、十字排列或交叉排列。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生态树池侧壁与所述生态多孔纤维棉板之间设有防渗膜层,所述防渗膜层与所述生态树池侧壁连接。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生态树池的一侧壁上依次设有水泥砂浆层和路缘石层。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生态树池的一侧设有回填土层,在所述回填土层表面上依次设有路面基层和路面,所述回填土层、所述路面基层和所述路面均设置于所述生态树池侧壁的外侧。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路缘石层上开设有路缘石孔,所述路缘石孔与所述路面基层和所述路面呈相对设置,所述路面基层和所述路面上的多余雨水通过所述路缘石孔流到所述种植土层中。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生态树池的另一侧与绿化带之间设有回填土层,在回填土层表面上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级配碎石层、垫层和铺装层,所述回填土层、所述级配碎石层、所述垫层和所述铺装层均设置于所述生态树池侧壁外侧。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每两组生态树池之间设有绿化带,所述绿化带包括:回填土层,在所述回填土层表面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生态多孔纤维棉板和绿化带层,所述生态多孔纤维棉板与所述绿化带层连接,所述生态多孔纤维棉板与所述回填土层连接。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生态多孔纤维棉板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以天然岩石为主体的原料经过充分熔化并且均化得到天然岩石熔体,天然岩石熔体在离心力和气流共同作用下,将天然岩石熔体牵伸成天然岩石纤维;S2通过细雾粒多点喷射方式均匀地将亲水性试剂和成型试剂喷射覆盖于天然岩石纤维表面上,天然岩石纤维表面依次设有成型试剂层和亲水性试剂层,得到多层纤维结构;S3将多层纤维结构在集棉输送机的负压风抽吸作用下均匀沉降到高速运行的集棉带上,形成的初棉层,初棉层经过渡输送至成型机,在成型机内,形成生态多孔纤维棉毡;S4生态多孔纤维棉毡经纵向压缩成生态多孔纤维棉毡层,生态多孔纤维棉毡层进入固化炉,生态多孔纤维棉毡层在固化炉内被加压,同时鼓入热风,热风穿过生态多孔纤维棉毡层,得到生态多孔纤维棉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生态树池水处理结构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生态树池水处理结构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生态树池水处理结构的结构图其中:1-生态树池的侧壁;2-树池生态多孔纤维棉板;3-透水土工布;4-种植土层;5-树皮覆盖层;6-树池篦子;8-生态树池内腔;9-水泥砂浆层;10-路缘石层,11-生态树池的一侧;111-回填土层;112-路面基层;113-路面;12-生态树池的另一侧;121-回填土层;122-级配碎石层;123-垫层;124-铺装层;13-绿化带;131-回填土层;132-绿化带生态多孔纤维棉板;133-绿化带层;14-防渗膜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可以理解,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树池水处理结构,包括:生态树池,在所述生态树池的侧壁1围成的生态树池内腔中设有树池生态多孔纤维棉板2,在树池生态多孔纤维棉板2表面上依次设有透水土工布3、种植土层4、树皮覆盖层5和树池篦子6,所述树池生态多孔纤维棉板2与所述透水土工布3连接,所述透水土工布3与所述种植土层4连接,所述种植土层4与所述树皮覆盖层5连接,所述树皮覆盖层5与所述树池篦子6连接,所述树池生态多孔纤维棉板2用于存蓄雨水并将存蓄雨水补给生态树池中的树木,所述生态树池侧壁1与所述树池生态多孔纤维棉板2之间设有防渗膜层14,所述防渗膜层14与所述生态树池内腔8壁连接,所述防渗膜层14用于防止树池生态多孔纤维棉板2存蓄雨水渗透到生态树池侧壁1外,在所述生态树池的一侧壁上依次设有水泥砂浆层9和路缘石层10,所述生态树池的一侧设有回填土层111,在回填土层111表面上依次设有路面基层112和路面113,所述回填土层111、所述路面基层112和所述路面113均设置于所述生态树池侧壁1外侧,所述路缘石层10上开设有路缘石孔,所述路缘石孔与所述路面基层112和所述路面113呈相对设置,所述路面基层112和所述路面113上的多余雨水通过所述路缘石孔流到所述种植土层4中,所述生态树池的另一侧与绿化带13之间设有回填土层121,在回填土层121表面上依次设有级配碎石层122、垫层123和铺装层124,所述回填土层121、所述级配碎石层122、所述垫层123和所述铺装层124均设置于所述生态树池侧壁1外侧;树木设置于生态树池水处理结构中,利用生态树池水处理结构高渗透性,分散消纳雨水,控制径流,缓解道路积水,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当降水时,树池篦子6上的雨水依次进入树皮覆盖层5、种植土层4、透水土工布3和树池生态多孔纤维棉板2,最终树池生态多孔纤维棉板2将雨水存蓄树池生态多孔纤维棉板2中,生态树池的一侧路面113上的雨水依次进入路面基层112,所述路面基层112中的雨水通过所述路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树池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树池,在所述生态树池的侧壁(1)围成的内腔中设有生态多孔纤维棉板(2),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板(2)表面上从下到上依次设有透水土工布(3)、种植土层(4)、树皮覆盖层(5)和树池篦子(6),所述生态多孔纤维棉板(2)用于存蓄雨水并将存蓄雨水补给生态树池中的植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树池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树池,在所述生态树池的侧壁(1)围成的内腔中设有生态多孔纤维棉板(2),在生态多孔纤维棉板(2)表面上从下到上依次设有透水土工布(3)、种植土层(4)、树皮覆盖层(5)和树池篦子(6),所述生态多孔纤维棉板(2)用于存蓄雨水并将存蓄雨水补给生态树池中的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树池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多孔纤维棉板(2)与所述透水土工布(3)连接,所述透水土工布(3)与所述种植土层(4)连接,所述种植土层(4)与所述树皮覆盖层(5)连接,所述树皮覆盖层(5)与所述树池篦子(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树池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多孔纤维棉板(2)内部纤维呈单向排列、十字排列或交叉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树池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树池侧壁(1)与所述生态多孔纤维棉板(2)之间设有防渗膜层(14),所述防渗膜层(14)与所述生态树池侧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树池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态树池的一侧壁上依次设有水泥砂浆层(9)和路缘石层(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树池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树池的一侧设有回填土层(111),在所述回填土层(111)表面上依次设有路面基层(112)和路面(113),所述回填土层(111)、所述路面基层(112)和所述路面(113)均设置于所述生态树池侧壁(1)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态树池水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缘石层(10)上开设有路缘石孔,所述路缘石孔(10)与所述路面基层(112)和所述路面(113)呈相对设置,所述路面基层(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同春龚希博张春艳张静王左潘棋仇豪君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汇义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