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丽云专利>正文

一种快速病原微生物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807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病原微生物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主体、装管盒、控制板,所述装管盒与主体的左端间隙配合,所述控制板电连接于主体的顶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设有外壳、配电区、检测区,所述配电区安装于外壳的左下角,所述检测区电连接于配电区的右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因装管盒内部的装夹块对试管进行初步的固定,再由限位板增大对试管底部的摩擦力,有效地避免了仪器在位移中产生振动,所造成的内部试管发生偏移的情况发生,从而保证了测试后的数据准确度,通过装管盒中部装有的加固块,将试管中部进行包裹,并且在与试管管壁的接触面设有夹合块,进而增大了对试管管壁的摩擦,较好地降低了试管受振幅度,能够防止试管在受振时产生的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病原微生物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快速生物检测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快速病原微生物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病原微生物检测器是检测物品病原微生物的仪器,通过试管对检测物品进行样本提取,将试管放入检测器的测试盒内,在仪器检测后得取数据于显示屏,适合用于多种物品样本的检测。基于上述描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一种快速病原微生物检测装置主要存在以下不足,比如:由于对水产品进行实地检测中,其检测台面上容易留有水渍,若点动薄膜开关时,仪器后方未有支撑力,则点动的力易使仪器在位移中产生振动,造成内部装好的试管发生偏移,从而导致测试后的数据准确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病原微生物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一种快速病原微生物检测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快速病原微生物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主体、装管盒、控制板,所述装管盒与主体的左端间隙配合,所述控制板电连接于主体的顶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设有外壳、配电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病原微生物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主体(1)、装管盒(2)、控制板(3),所述装管盒(2)与主体(1)的左端间隙配合,所述控制板(3)电连接于主体(1)的顶面,其特征在于:/n所述主体(1)设有外壳(11)、配电区(12)、检测区(13),所述配电区(12)安装于外壳(11)的左下角,所述检测区(13)电连接于配电区(12)的右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病原微生物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主体(1)、装管盒(2)、控制板(3),所述装管盒(2)与主体(1)的左端间隙配合,所述控制板(3)电连接于主体(1)的顶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1)设有外壳(11)、配电区(12)、检测区(13),所述配电区(12)安装于外壳(11)的左下角,所述检测区(13)电连接于配电区(12)的右端。


2.如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病原微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管盒(2)设有盒体(a1)、装夹块(a2)、加固块(a3),所述装夹块(a2)与盒体(a1)铰接连接,所述加固块(a3)安装于盒体(a1)右端的中部。


3.如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病原微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块(a2)设有限位板(a21)、转轴(a22)、推条(a23)、顶块(a24)、弹条(a25),所述限位板(a21)左端嵌固于装结块(a2)内侧,所述转轴(a22)与限位板(a21)右端活动卡合,所述推条(a23)上下两端分别嵌固于转轴(a22)与顶块(a24)之间,所述顶块(a24)铰接于装夹块(a2)的右端,所述弹条(a25)两端分别嵌固于转轴(a22)与顶块(a24)之间。


4.如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病原微生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丽云
申请(专利权)人:戴丽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