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76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板书生产线,包括:机架、板车运载线,沿板车运载线依次设有第一板件输送装置、处理装置、第二板件输送装置、堆叠旋转装置、输送接驳装置和平压装置;所述板车运载线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板车运载线包括用于运送板件的板车部件;所述堆叠旋转装置配置为将所述板件旋转和层叠;所述平压装置包括第一平压输送线、第二平压输送线和多个冲压机构,多个冲压机构分别沿所述第一平压输送线和第二平压输送线排布,所述冲压机构用于紧压层叠的所述板件;所述输送接驳装置配置为将所述板件从所述堆叠旋转装置转移至第一平压输送线或第二平压输送线。该板书生产线实现了自动生产板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书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图书生产
,特别涉及板书生产线。
技术介绍
随着图书需求不断增大,板书的需求也不断增大。板书是一类以纸板或卡纸进行层叠一起的图书,其也可以为异形或者普通板书,异形板书指的是板页形状不同以及内容存有配件的图书。目前该类图书进行生产时多数需要人工参与上下料以及根据工艺位置对不同位置进行局部上胶,自动化程度不高,仍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板书生产线,包括:机架、板车运载线,沿板车运载线依次设有第一板件输送装置、处理装置、第二板件输送装置、堆叠旋转装置、输送接驳装置和平压装置;所述板车运载线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板车运载线包括用于运送板件的板车部件;所述第一板件输送装置和第二板件输送装置均配置为将板件输送至所述板车运载线上;所述处理装置配置为用于为所述板件的表面进行涂胶;所述堆叠旋转装置配置为将所述板件旋转和层叠;所述平压装置包括第一平压输送线、第二平压输送线和多个冲压机构,多个冲压机构分别沿所述第一平压输送线和第二平压输送线排布,所述冲压机构用于紧压层叠的所述板件;所述输送接驳装置配置为将所述板件从所述堆叠旋转装置转移至第一平压输送线或第二平压输送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该板书生产线通过配置第一板件输送装置、处理装置、第二板件输送装置、堆叠旋转装置、输送接驳装置和平压装置,实现自动生产板书;使用时,板件被第一板件输送装置转移至板车部件,然后通过上胶机构对板件进行上料,沿板车运载线流动板件流动至第二板件输送装置处,另一板件被放置在板车部件上层叠并粘合形成板书形成板书,然后板书被转移至堆叠旋转装置,通过堆叠旋转装置旋转一定角度后进行层叠,经旋转后进行层叠有利于保证层叠后的板书堆叠稳定,输送接驳装置将层叠的板书转移至第一平压输送线或第二平压输送线上,通过冲压机构对层叠的板书进行紧压,保证板件之间的粘合可靠,平压装置配置第一平压输送线和第二平压输送线有利于保证平压装置的生产节拍比堆叠旋转装置的生产节拍快,避免板书堆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板车运载线还包括第一输送部件、板车动作部件和板车定位组件;所述第一输送部件包括运载输送带,所述运载输送带沿横向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运载输送带上设有第一驱动块,所述第一驱动块用于带动所述板车部件;所述板车部件包括底板、第一对夹组件和第二对夹组件,所述第一对夹组件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第一传动块,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沿竖向延伸,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横向相隔设在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第一夹板沿横向滑动,所述第一传动块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底面并与所述第一夹板连接;所述第二对夹组件包括第三夹板、第四夹板和第二传动块,所述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均沿竖向延伸,所述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沿纵向相隔设在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第三夹板沿纵向滑动,所述第二传动块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底面并与所述第二夹板连接,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之间形成装夹槽;所述板车动作部件包括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直线驱动组件和第二直线驱动组件,所述第一直线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块,所述第二直线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动块;所述板车定位组件包括夹臂构件,所述夹臂构件包括驱动器件、第一输出杆和第二输出杆,所述驱动器件带动所述第一输出杆和所述第二输出杆摆动,所述底板上还形成有定位夹臂,所述夹臂构件配置为启动时所述第一输出杆和所述第二输出杆夹紧所述定位夹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第一输送部件还包括:第二输送带、第一接驳组件和第二接驳组件,所述第一接驳组件配置为将所述板车部件从所述运载输送带的末端转移至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始端,所述第二接驳组件配置为将所述板车部件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末端转移至所述运载输送带的始端,所述运载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一接驳组件、第二接驳组件共同构成循环输送线,所述第二输送带、第一接驳组件和所述第二接驳组件均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板车部件的第二驱动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堆叠旋转装置包括定位堆叠机构和书页旋转机构;所述定位堆叠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堆叠输送带,所述堆叠输送带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均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三立板和第四立板,所述第一立板、第二立板、第三立板和第四立板之间形成有通向所述堆叠输送带的物件入口和下方贯通的定位通道;所述书页旋转机构包括:对齐组件,所述对齐组件包括旋转台、第一旋转驱动构件、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旋转台位于所述定位通道的下方,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构件与所述旋转台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均沿竖向延伸且均设置在所述旋转台上,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之间形成书页定位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对齐组件还包括第二旋转驱动构件和第三旋转驱动构件,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构件与所述第三挡板驱动连接带动所述第三挡板转动,所述第三旋转驱动构件与所述第四挡板驱动连接带动所述第四挡板进行转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构件带动所述第三挡板在第一避空位置和第一定位位置之间来回转动,在所述第一避空位置时所述第三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挡板背向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在所述第一定位位置时所述第三挡板部分地翻转至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书页旋转机构还包括托书组件,所述托书组件包括第一升降驱动构件和第一托台,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构件带动所述第一托台升降,所述第一托台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堆叠旋转装置还包括堆放组件,所述堆放组件包括第一直线驱动器和第一托板,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与所述第一托板驱动连接带动所述第一托板进出所述定位通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输送接驳装置包括:接驳输送组件,所述接驳输送组件包括第一直线驱动构件、接驳输送带构件和接驳限位构件;所述接驳输送带构件包括接驳输送座、接驳传送带,所述接驳传送带横向地设置在所述接驳输送座上,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构件带动所述接驳输送座在所述机架上纵向移动;所述接驳限位构件包括第一接驳限位板和第二接驳限位板,所述第一接驳限位板和所述第二接驳限位板军设置在所述接驳输送座上,所述第一接驳限位板和所述第二接驳限位板均沿横向延伸。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些子方案,所述输送接驳装置还包括止行限位组件,所述止行限位组件包括止行限位板,所述止行限位板沿竖向延伸,所述止行限位板位于所述第一接驳限位板的后方,所述止行限位板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板书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板车运载线(200),沿板车运载线(200)依次设有第一板件输送装置(300)、处理装置(400)、第二板件输送装置(500)、堆叠旋转装置(600)、输送接驳装置(700)和平压装置(800);/n所述板车运载线(200)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所述板车运载线(200)包括用于运送板件的板车部件(2200);/n所述第一板件输送装置(300)和第二板件输送装置(500)均配置为将板件输送至所述板车运载线(200)上;/n所述处理装置(400)配置为用于为所述板件的表面进行涂胶或进行印刷;/n所述堆叠旋转装置(600)配置为将所述板件旋转和层叠;/n所述平压装置(800)包括第一平压输送线、第二平压输送线和多个冲压机构,多个冲压机构分别沿所述第一平压输送线和第二平压输送线排布,所述冲压机构用于紧压层叠的所述板件;/n所述输送接驳装置(700)配置为将所述板件从所述堆叠旋转装置(600)转移至第一平压输送线或第二平压输送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板书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板车运载线(200),沿板车运载线(200)依次设有第一板件输送装置(300)、处理装置(400)、第二板件输送装置(500)、堆叠旋转装置(600)、输送接驳装置(700)和平压装置(800);
所述板车运载线(200)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所述板车运载线(200)包括用于运送板件的板车部件(2200);
所述第一板件输送装置(300)和第二板件输送装置(500)均配置为将板件输送至所述板车运载线(200)上;
所述处理装置(400)配置为用于为所述板件的表面进行涂胶或进行印刷;
所述堆叠旋转装置(600)配置为将所述板件旋转和层叠;
所述平压装置(800)包括第一平压输送线、第二平压输送线和多个冲压机构,多个冲压机构分别沿所述第一平压输送线和第二平压输送线排布,所述冲压机构用于紧压层叠的所述板件;
所述输送接驳装置(700)配置为将所述板件从所述堆叠旋转装置(600)转移至第一平压输送线或第二平压输送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书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车运载线(200)还包括第一输送部件、板车动作部件和板车定位组件;
所述第一输送部件包括运载输送带(2110),所述运载输送带(2110)沿横向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所述运载输送带(2110)上设有第一驱动块(2120),所述第一驱动块(2120)用于带动所述板车部件(2200);
所述板车部件(2200)包括底板(2210)、第一对夹组件和第二对夹组件,所述第一对夹组件包括第一夹板(2220)、第二夹板(2230)和第一传动块(2240),所述第一夹板(2220)和第二夹板(2230)均沿竖向延伸,所述第一夹板(2220)和第二夹板(2230)横向相隔设在所述底板(2210)的上方,所述第一夹板(2220)沿横向滑动,所述第一传动块(2240)设置在所述底板(2210)的底面并与所述第一夹板(2220)连接;所述第二对夹组件包括第三夹板(2250)、第四夹板(2260)和第二传动块(2270),所述第三夹板(2250)和第四夹板(2260)均沿竖向延伸,所述第三夹板(2250)和第四夹板(2260)沿纵向相隔设在所述底板(2210)的上方,所述第三夹板(2250)沿纵向滑动,所述第二传动块(2270)设置在所述底板(2210)的底面并与所述第二夹板(2230)连接,所述第一夹板(2220)、第二夹板(2230)、第三夹板(2250)和第四夹板(2260)之间形成装夹槽;
所述板车动作部件包括均设置在所述机架(100)上的第一直线驱动组件(2310)和第二直线驱动组件(2320),所述第一直线驱动组件(2310)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块(2240),所述第二直线驱动组件(2320)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动块(2270);
所述板车定位组件包括夹臂构件(2330),所述夹臂构件(2330)包括驱动器件、第一输出杆和第二输出杆,所述驱动器件带动所述第一输出杆和所述第二输出杆摆动,所述底板(2210)上还形成有定位夹臂(2211),所述夹臂构件(2330)配置为启动时所述第一输出杆和所述第二输出杆夹紧所述定位夹臂(2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书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部件还包括:第二输送带(2130)、第一接驳组件和第二接驳组件,所述第一接驳组件配置为将所述板车部件(2200)从所述运载输送带(2110)的末端转移至所述第二输送带(2130)的始端,所述第二接驳组件配置为将所述板车部件(2200)从所述第二输送带(2130)的末端转移至所述运载输送带(2110)的始端,所述运载输送带(2110)、第二输送带(2130)、第一接驳组件、第二接驳组件共同构成循环输送线,所述第二输送带(2130)、第一接驳组件和所述第二接驳组件均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板车部件(2200)的第二驱动块(21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书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叠旋转装置(600)包括定位堆叠机构(6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俊枫邓国兴叶启雅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金页盈信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