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精制茶叶防回潮储存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精细化制造
,涉及一种精制茶叶防回潮储存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精制茶叶在生产制备过程中,涉及到的工序较多,经过分切、分筛、色选后进行分级,分级处理后,再进行包装,分切、分筛和色选皆可以通过流水线作业完成,其中在分切前,需要对揉捻后的原茶进行干燥处理,有利于分切、分筛和色选皆,在色选分级后再进行评级包装,评级后的茶叶需要进行临时存放于收纳筐中,之后再根据客户要求进行不同规格或型号的包;存在的问题是,当分级后的茶叶存量较大,且又不能及时进行包装,或需要分批包装频繁取用的情况下,存放的茶叶容易随环境温度的变化导致回潮,回潮后茶色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精制茶叶的品质,需要重新色选分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制茶叶防回潮储存系统及方法,结构简单,采用蓄热系统的蓄热回路与储存装置的蓄热腔连通,释热回路与释热装置的释热腔连通,释热装置位于储存装置内,真空装置与储存装置的储存空间连通,在精茶炒制炉炒制茶叶时蓄热系统吸热并将热量存储于蓄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制茶叶防回潮储存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储存装置(1)、蓄热系统(2)、释热装置(3)和真空装置(4);所述蓄热系统(2)的蓄热回路(21)与储存装置(1)的蓄热腔(11)连通,释热回路(24)与释热装置(3)的释热腔(32)连通,释热装置(3)位于储存装置(1)内,真空装置(4)与储存装置(1)的储存空间(12)连通;蓄热系统(2)回收热量至蓄热腔(11)内储存,释热装置(3)释放热量至储存装置(1)的储存空间(1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制茶叶防回潮储存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储存装置(1)、蓄热系统(2)、释热装置(3)和真空装置(4);所述蓄热系统(2)的蓄热回路(21)与储存装置(1)的蓄热腔(11)连通,释热回路(24)与释热装置(3)的释热腔(32)连通,释热装置(3)位于储存装置(1)内,真空装置(4)与储存装置(1)的储存空间(12)连通;蓄热系统(2)回收热量至蓄热腔(11)内储存,释热装置(3)释放热量至储存装置(1)的储存空间(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制茶叶防回潮储存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储存装置(1)为中空封闭的箱体,位于箱体内设置环形结构的蓄热腔(11)和中空结构的储存空间(12),释热装置(3)位于储存空间(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制茶叶防回潮储存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储存装置(1)的箱体上侧设置密封盖(13)和加料塞(14),密封盖(13)下侧的凸起部与箱体上侧的储茶孔呈斜面接触配合密封,加料塞(14)与蓄热腔(11)上部的加料孔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制茶叶防回潮储存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蓄热系统(2)包括蓄热回路(21)中串联的聚热管(22)和循环泵(23),以及与蓄热回路(21)两端连接的支管组成的释热回路(24);蓄热回路(21)两端分别与蓄热腔(11)的上下两端连通,释热回路(24)两端分别与释热腔(32)的上下两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制茶叶防回潮储存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聚热管(22)为螺旋环形管道,位于精茶炒制炉(5)的燃烧室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制茶叶防回潮储存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蓄热回路(21)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蓄热阀(25)和第二蓄热阀(26),释热回路(24)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释热阀(27)和第二释热阀(28),第一释热阀(27)和第二释热阀(28)分别位于两个支管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制茶叶防回潮储存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释热装置(3)包括位于释热筒(31)筒壁内的释热腔(32),以及位于释热腔(32)内的螺旋片(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精制茶叶防回潮储存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螺旋片(33)上端的释热腔(32)内设置环形结构的溢流板(34),释热回路(24)一端与溢流板(34)上部的释热腔(32)连通,另一端与释热腔(32)下端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宇,何建政,周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品源茶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