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室压力罐过滤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74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室压力罐过滤组件,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压力罐结构不稳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复室压力罐包括罐体、设于罐体底部的压环和设于罐体内的气囊,气囊底部开口,气囊开口边沿压紧在压环和罐体之间,过滤组件包括设于开口内的滤桶,滤桶底壁上设有多个沿轴向贯穿的滤孔,滤桶具备弹性,气囊内壁和压环之间形成与滤桶侧壁匹配的环形槽,滤桶侧壁下端卡紧在环形槽内;滤桶侧壁内侧一体成型有定位环,定位环和滤桶同轴,定位部轴向截面呈L形,定位环上端紧压在压环顶壁上,定位环下端插设在压环内,定位环下端向外弯折形成呈环状的限位部,限位部紧压在压环底壁上。本复室压力罐过滤组件结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室压力罐过滤组件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复室压力罐,特别是一种复室压力罐过滤组件。
技术介绍
压力罐用于闭式水循环系统中,起到了平衡水量及压力的作用,避免安全阀频繁开启和自动补水阀频繁补水,不需建造水塔,投资小、占地小,采用水气自动调节、自动运转、节能,还与自来水自动并网,停电后仍可供水,调试后数年不需看管,比建造水塔节约投资70%,比建在高位水箱节约投资60%,节约了土建投资,因此压力罐应用广泛。现有的压力罐如申请人之前提出的一种复室压力罐(申请号:201920679094.8)包括罐体、设于罐体底部的盖体、设于罐体内的气囊以及安装在罐体顶部的气嘴,气囊的开口边沿压紧在盖体和罐体之间,盖体上设有与气囊内腔连通的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的下端外套有储水桶,储水桶和罐体密封固连,且储水桶和气囊两者的内腔通过上述的入口连通;所述的入口和储水桶同轴设置,储水桶的底部设有进水口,储水桶内竖直设有导水管,导水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呈封闭状和敞口状,导水管的下端与储水桶密封固连,且进水口与导水管的内腔连通,导水管的侧壁沿储水桶的径向贯穿设有多个过水孔;气囊的开口内设有过滤罩,且过滤罩处于盖体和气嘴之间,过滤罩与盖体固连,且过滤罩的外侧壁与气囊的内侧壁紧密抵靠并形成密封。在上述压力罐中,过滤罩通过卡接方式定位在气囊开口位置,在往气囊内流入的水的不断冲击下,过滤罩容易脱落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稳定的复室压力罐过滤组件。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复室压力罐过滤组件,复室压力罐包括罐体、设于罐体底部的压环和设于罐体内的气囊,气囊底部开口,且气囊开口边沿压紧在压环和罐体之间,本过滤组件包括设于开口内的滤桶,滤桶底壁上设有多个沿轴向贯穿的滤孔,其特征在于,滤桶具备弹性,气囊内壁和压环之间形成与滤桶侧壁匹配的环形槽,且滤桶侧壁下端卡紧在环形槽内;滤桶侧壁内侧一体成型有定位环,且定位环和滤桶同轴,定位部的轴向截面呈L形,定位环上端紧压在压环顶壁上,定位环下端插设在压环内,该定位环的下端向外弯折形成呈环状的限位部,且限位部紧压在压环底壁上。定位环上端和限位部分别紧压在压环两侧,以在轴向上有效限制滤桶,来提高滤桶定位的稳定性,以确保过滤效果以及延长过滤时长。在上述的复室压力罐过滤组件中,上述的定位环下端形状和尺寸均与压环内孔匹配,且定位环下端外侧壁与压环内孔孔壁相贴靠,来进一步提高滤桶定位效果。在上述的复室压力罐过滤组件中,压环内孔呈方形,即此时,定位环下端横截面呈与压环内孔匹配的方形,以有效限制滤桶转动,来提高过滤效果。在上述的复室压力罐过滤组件中,滤桶底壁边沿内侧向上凹入以在滤桶底壁外侧形成凸环,凸环和滤桶同轴,且所有滤孔均处于凸环内侧。滤桶在靠近侧壁的位置形成凸环,在加强滤桶底壁强度的同时,又对滤桶侧壁起到较强的支撑,确保滤桶侧壁稳定限位在环形槽内,来提高滤桶定位强度,从而提高整个过滤组件的结构稳定性。在上述的复室压力罐过滤组件中,所述的凸环的轴向截面呈圆弧形。在上述的复室压力罐过滤组件中,所述的滤桶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在上述的复室压力罐过滤组件中,所述的滤桶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复室压力罐过滤组件具有以下优点:1、定位环上端和限位部分别紧压在压环两侧,以在轴向上有效限制滤桶,来提高滤桶定位的稳定性,以确保过滤效果以及延长过滤时长。2、滤桶在靠近侧壁的位置形成凸环,在加强滤桶底壁强度的同时,又对滤桶侧壁起到较强的支撑,确保滤桶侧壁稳定限位在环形槽内,来提高滤桶定位强度,从而提高整个过滤组件的结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复室压力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环形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2、压环;3、气囊;4、滤桶;4a、滤孔;4b、定位环;4c、限位部;4d、凸环;5、环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复室压力罐过滤组件中,复室压力罐包括罐体1、设于罐体1底部的压环2和设于罐体1内的气囊3。其中,气囊3底部开口,且气囊3开口边沿压紧在压环2和罐体1之间实现气囊3定位。本过滤组件包括设于开口内的滤桶4,且滤桶4和压环2同轴。滤桶4桶口朝下设置,且滤桶4底壁上设有多个沿轴向贯穿的滤孔4a。滤桶4具备弹性,在本实施例中,滤桶4采用塑料材料或不锈钢材料制成,且优选滤桶4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如图1和图2所示,气囊3内壁和压环2之间形成环形槽5,环形槽5和滤桶4同轴设置,该环形槽5的形状和尺寸均与滤桶4侧壁匹配,且滤桶4侧壁下端卡紧在环形槽5内,此时,滤桶4侧壁外、内两侧分别紧贴气囊3内壁和压环2。滤桶4侧壁内侧一体成型有定位环4b,且定位环4b和滤桶4同轴。定位部的轴向截面呈L形,定位环4b上端紧压在压环2顶壁上,定位环4b下端插设在压环2内,该定位环4b的下端向外弯折形成呈环状的限位部4c,限位部4c与压环2同轴,且限位部4c紧压在压环2底壁上。定位环4b上端和限位部4c分别紧压在压环2两侧,以在轴向上有效限制滤桶4,来提高滤桶4定位的稳定性,以确保过滤效果以及延长过滤时长。进一步说明,定位环4b下端形状和尺寸均与压环2内孔匹配,且定位环4b下端外侧壁与压环2内孔孔壁相贴靠,来进一步提高滤桶4定位效果。优选压环2内孔呈方形,即此时,定位环4b下端横截面呈与压环2内孔匹配的方形,以有效限制滤桶4转动,来提高过滤效果。如图2所示,滤桶4底壁边沿内侧向上凹入以在滤桶4底壁外侧形成凸环4d,凸环4d和滤桶4同轴,且所有滤孔4a均处于凸环4d内侧。滤桶4在靠近侧壁的位置形成凸环4d,在加强滤桶4底壁强度的同时,又对滤桶4侧壁起到较强的支撑,确保滤桶4侧壁稳定限位在环形槽5内,来提高滤桶4定位强度,从而提高整个过滤组件的结构稳定性。优选凸环4d的轴向截面呈圆弧形,使滤桶4底壁获得更好的强度。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复室压力罐过滤组件,复室压力罐包括罐体(1)、设于罐体(1)底部的压环(2)和设于罐体(1)内的气囊(3),气囊(3)底部开口,且气囊(3)开口边沿压紧在压环(2)和罐体(1)之间,本过滤组件包括设于开口内的滤桶(4),滤桶(4)底壁上设有多个沿轴向贯穿的滤孔(4a),其特征在于,滤桶(4)具备弹性,气囊(3)内壁和压环(2)之间形成与滤桶(4)侧壁匹配的环形槽(5),且滤桶(4)侧壁下端卡紧在环形槽(5)内;滤桶(4)侧壁内侧一体成型有定位环(4b),且定位环(4b)和滤桶(4)同轴,定位部的轴向截面呈L形,定位环(4b)上端紧压在压环(2)顶壁上,定位环(4b)下端插设在压环(2)内,该定位环(4b)的下端向外弯折形成呈环状的限位部(4c),且限位部(4c)紧压在压环(2)底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室压力罐过滤组件,复室压力罐包括罐体(1)、设于罐体(1)底部的压环(2)和设于罐体(1)内的气囊(3),气囊(3)底部开口,且气囊(3)开口边沿压紧在压环(2)和罐体(1)之间,本过滤组件包括设于开口内的滤桶(4),滤桶(4)底壁上设有多个沿轴向贯穿的滤孔(4a),其特征在于,滤桶(4)具备弹性,气囊(3)内壁和压环(2)之间形成与滤桶(4)侧壁匹配的环形槽(5),且滤桶(4)侧壁下端卡紧在环形槽(5)内;滤桶(4)侧壁内侧一体成型有定位环(4b),且定位环(4b)和滤桶(4)同轴,定位部的轴向截面呈L形,定位环(4b)上端紧压在压环(2)顶壁上,定位环(4b)下端插设在压环(2)内,该定位环(4b)的下端向外弯折形成呈环状的限位部(4c),且限位部(4c)紧压在压环(2)底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室压力罐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远华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