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性的运动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61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面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透气性的运动面料,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的上表面设有抗菌除臭层,所述抗菌除臭层的上表面设有耐磨层,所述基布层是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织物,再浸入处理液中进行后整理制得,所述经线是由竹纤维和超细聚酯纤维混纺制成的纱线,所述纬线是由竹纤维、中空粘胶纤维和弹性纤维混纺制成的纱线,所述抗菌除臭层由甲壳素纤维与棉纤维的混纺纱编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面料多功能化,集透气吸湿、抗菌、耐磨于一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气性的运动面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
,尤其涉及一种透气性的运动面料。
技术介绍
参加体育运动可以锻炼身体,缓解压力,让人保持良性的、平和的心态,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剧烈运动时,身体会散发出大量的热气和汗液,除了对参与者本身体能的要求外,还需要对穿着的服装面料有一定要求。现有的运动面料无法及时排出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汗液和热量,产生闷热感;而且面料容易贴在皮肤上产生黏腻感,大大降低了服装的穿着舒适性。另外,运动结束后面料贴在皮肤上还会产生湿冷感,容易引起感冒。因此开发出吸湿透气的运动面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实用价值。中国专利申请号:202010557959.0公开了一种新型透气面料,包括处于一侧的第一层,处于另一侧的第二层,以及处于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弹性透气层;所述弹性透气层包括多个相叠加在一起的透气网格层和容置在透气网格层内的透气颗粒;所述透气网格层形成有容置多个透气颗粒的透气网格空间;所述透气颗粒为长条形并横截面为弧形的弹性颗粒。通过人体运动时第一层和第二层会拉伸和松弛,从而挤压和松开弹性透气层,通过透气颗粒的长条弧形形状在受到挤压时,相邻的透气颗粒就会贴合形成透气通道,从而多个透气颗粒就会形成多个透气通道,从而透气通道就收紧向外排气,且透气颗粒具有弹性,在松开时透气通道就会回弹实现吸气,从而形成吸气排气的过程,进行透气降温,且达到吸气排气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以上内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透气性的运动面料,解决现有技术运动面料吸湿透气效果不佳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透气性的运动面料,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的上表面设有抗菌除臭层,所述抗菌除臭层的上表面设有耐磨层;所述基布层是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织物,再浸入处理液中进行后整理制得,所述经线是由竹纤维和超细聚酯纤维混纺制成的纱线,所述纬线是由竹纤维、中空粘胶纤维和弹性纤维混纺制成的纱线,所述处理液的配方为:丝素蛋白20-30g/L、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6-12g/L、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18-36g/L、聚乙烯吡咯烷酮8-15g/L、N,N-二甲基甲酰胺100-200g/L;所述抗菌除臭层由甲壳素纤维与棉纤维的混纺纱编织而成;所述耐磨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聚氨酯乳液32-50份、固化剂8-15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5-10份、偶联剂1-3份、氢氧化铝20-40份、纳米蒙脱土9-18份、溶剂12-20份、助剂4-8份。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基布层的经线密度为85-95根/cm,纬线密度为72-82根/cm。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经线由竹纤维和超细聚酯纤维按重量比1-3:1混纺而成。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纬线由竹纤维、中空粘胶纤维和弹性纤维按重量比1-3:1.2-1.6:0.1-0.3混纺而成。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抗菌除臭层所用混纺纱中甲壳素纤维的含量为40-70%,棉纤维的含量为30-60%。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助剂为分散剂、流平剂、增韧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改性聚氨酯乳液为有机硅改性聚氨酯。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耐磨层的厚度为80-200μm。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耐磨层中还包括0.8-2份抗紫外线剂。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抗菌除臭层浸渍于抗菌整理液进行后整理,所述抗菌整理液包括以下含量的原料:抗菌肽20-40g/L、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12-25g/L、柔软剂4-8g/L、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2-4g/L。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柔软剂为有机硅柔软剂、咪唑啉季铵盐、双烷基二甲基季铵盐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以任意比混合而成。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后整理的具体步骤为:在室温下浸渍抗菌整理液两浸两轧,带液率为70-85%,取出后在72-82℃预烘2-4min,最后在125-145℃温度下烘3-6min。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基布层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线由竹纤维和超细聚酯纤维混纺而成,纬线由竹纤维、中空粘胶纤维和弹性纤维混纺而成。粘胶纤维具有吸湿性、透气性良好,柔软,不易起静电等优良特性,加上中空粘胶纤维的中空腔结构,可以快速将湿气和汗液排出,提高织物的吸湿、导湿性。竹纤维有多孔、多缝隙和中空结构,使其可以在瞬间吸收并蒸发水分,表现出良好的吸湿放湿润性、透气性。超细聚酯纤维相比于常规的聚酯纤维,具有尺度更小、数量更多的毛细孔洞,毛细芯吸能力强,可以吸收和储存更多的水分,表现出优异的吸湿性。本申请充分结合利用不同纤维的优点,交织而成的织物具有柔软舒适、抗皱性、吸湿性和透气性好的优点。竹纤维还具有天然抗菌、除臭和较强耐磨性等特性,赋予基布层抗菌除臭等功能。基布层浸入处理液中进行后整理,所述处理液的配方为:丝素蛋白20-30g/L、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6-12g/L、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18-36g/L、聚乙烯吡咯烷酮8-15g/L、N,N-二甲基甲酰胺100-200g/L,处理液中的各原料组分相互协同作用,能显著提高基布层各方面的性能。其中,丝素蛋白含有大量活性基团,在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的渗透作用下,与基布层各纤维中的各种活性基团相结合,使处理液附着在基布层纤维的表面,提高基布层的柔软度、抗皱性、吸湿透气性;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可以与纤维上的羟基发生反应,在不同分子链之间形成交联的网络结构,使链上分子之间保持在相对的位置上,改善基布层的抗皱性。甲壳素纤维具有广谱抗菌性、除臭、抗静电、无刺激等特性,与棉纤维混纺后编织成的织物手感柔软、抗菌除臭、防静电、透气。进一步,将织物浸渍于抗菌整理液进行后整理,所述抗菌整理液包括以下含量的原料:抗菌肽20-40g/L、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12-25g/L、柔软剂4-8g/L、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2-4g/L。其中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细菌、真菌有很强的杀伤作用,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在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的渗透作用下与纤维上的羟基迅速发生反应,使抗菌肽牢固附着在纤维表面,提高抗菌除臭层的抗菌效果。本申请的耐磨层对原料组分的选择及配比进行优化,以改性聚氨酯乳液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为基体,再添加无机耐磨填料,最终的耐磨层耐磨性强、附着力好。纳米蒙脱石是层状铝(镁)硅酸盐粘土矿物,具有特殊的一维层状纳米结构,使其与有机聚合物有很强的亲和力,添加到原料中可以大幅度提高耐磨层的强度、耐磨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专利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采用的试剂和产品也均为可商业获得的。所用试剂的来源、商品名以及有必要列出其组成成分者,均在首次出现时标明。实施例一一种透气性的运动面料,由下到上依次包括基布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气性的运动面料,包括基布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的上表面设有抗菌除臭层,所述抗菌除臭层的上表面设有耐磨层;/n所述基布层是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织物,再浸入处理液中进行后整理制得,所述经线是由竹纤维和超细聚酯纤维混纺制成的纱线,所述纬线是由竹纤维、中空粘胶纤维和弹性纤维混纺制成的纱线,所述处理液的配方为:丝素蛋白20-30g/L、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6-12g/L、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18-36g/L、聚乙烯吡咯烷酮8-15g/L、N,N-二甲基甲酰胺100-200g/L;/n所述抗菌除臭层由甲壳素纤维与棉纤维的混纺纱编织而成;/n所述耐磨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聚氨酯乳液32-50份、固化剂8-15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5-10份、偶联剂1-3份、氢氧化铝20-40份、纳米蒙脱土9-18份、溶剂12-20份、助剂4-8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性的运动面料,包括基布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的上表面设有抗菌除臭层,所述抗菌除臭层的上表面设有耐磨层;
所述基布层是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织物,再浸入处理液中进行后整理制得,所述经线是由竹纤维和超细聚酯纤维混纺制成的纱线,所述纬线是由竹纤维、中空粘胶纤维和弹性纤维混纺制成的纱线,所述处理液的配方为:丝素蛋白20-30g/L、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6-12g/L、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18-36g/L、聚乙烯吡咯烷酮8-15g/L、N,N-二甲基甲酰胺100-200g/L;
所述抗菌除臭层由甲壳素纤维与棉纤维的混纺纱编织而成;
所述耐磨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聚氨酯乳液32-50份、固化剂8-15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5-10份、偶联剂1-3份、氢氧化铝20-40份、纳米蒙脱土9-18份、溶剂12-20份、助剂4-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性的运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的经线密度为85-95根/cm,纬线密度为72-82根/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性的运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线由竹纤维和超细聚酯纤维按重量比1-3:1混纺而成。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建钢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鸿绮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