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及其留置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596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留置针及其留置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留置器包括留置器本体,留置器本体设有输入部、输出部和连通输入部和输出部的连接部;以及调节件,调节件设有伸出留置器本体外的伸出部和与伸出部相连的内置部,且内置部设置在连接部内,并贴设于连接部的内壁活动;内置部上开设有第一流通孔、与第一流通孔相通的第二流通孔;其中,第一流通孔和第二流通孔可操作的配合连通输入部和输出部,可达到防止漏血漏液,污染操作台,并降低操作者感染风险,且实用更为安全可靠,操作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留置针及其留置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留置针及其留置器。
技术介绍
留置针,核心的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留置器和留置器内用于穿刺和引导的针芯。目前,在留置针使用时,针芯通过留置器穿刺人体的静脉/动脉血管,见回血后,确认穿刺成功,将穿刺针芯抽出,留置器输出端可接通输液器具或压力传感器。现有的留置针,在使用其采血或输液时,操作者需用一只手紧按穿刺点上方的血管,同时另一只手抽出穿刺针芯并在留置器输出端接通输注管道或压力传感器。此时如果未按紧血管或操作动作不熟练,血液容易从血管流出留置器,污染操作台,甚至感染操作者。且在这过程中操作者也无法准备其他器件或进行其他操作,进而导致操作者使用不便。另外,在使用其采血或输液时,注药接头离留置针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在输注特定液体或药物时,为排除液体和药物的干扰达到准确测定的目的,动静脉采血需抽排适量的血液后再次采血,丢弃的血液产生浪费,且反复采血步骤繁琐,容易造成漏血漏液和增加操作者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留置针及其留置器,使操作者在使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留置针的留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置器包括:/n留置器本体,所述留置器本体设有输入部、输出部和连通所述输入部和输出部的连接部;以及/n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设有伸出所述留置器本体外的伸出部和与所述伸出部相连的内置部,且所述内置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内,并贴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内壁活动;所述内置部上开设有第一流通孔、与所述第一流通孔相通的第二流通孔;/n其中,所述第一流通孔和所述第二流通孔可操作的配合连通所述输入部和所述输出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留置针的留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置器包括:
留置器本体,所述留置器本体设有输入部、输出部和连通所述输入部和输出部的连接部;以及
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设有伸出所述留置器本体外的伸出部和与所述伸出部相连的内置部,且所述内置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内,并贴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内壁活动;所述内置部上开设有第一流通孔、与所述第一流通孔相通的第二流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流通孔和所述第二流通孔可操作的配合连通所述输入部和所述输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的留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部为圆柱状,且所述连接部的内壁与所述内置部外形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的留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具有轴杆,所述轴杆与所述内置部固定连接;
所述伸出部还具有与所述轴杆连接的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沿所述第一流通孔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导向部沿所述第二流通孔轴向延伸;且第一导向部与第一流通孔位于同一侧,第二导向部与第二流通孔位于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的留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部与所述输出部共轴设置,且所述第一流通孔与所述第二流通孔共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留置针的留置器,其特征在于,连接部内具有容置所述内置部的容置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凯杨瑞芝朱慧新刘宇珑梁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