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炒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265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炒锅,包括锅体、锅盖、温控加热装置、电源及开关,其特点是:锅体包括分体的内胆和外壳,锅盖设置在内胆上,在内胆的内侧壁上固定设置搅拌翅片,内胆由其下方设置的电机驱动转动;外壳为双层形成的中空腔体,中空腔体内填充有隔热材料,温控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和温控器,加热管设置在外壳的中空腔体内部且紧靠内侧壁。搅拌翅片至少为三个,且均匀分布在内胆内壁的圆周面上,搅拌翅片从内胆底部一直延伸到内胆接近上边缘的位置,且搅拌翅片自下向上尺寸逐渐减小。可使食物在锅内均匀翻炒、受热均匀,内胆便于取出清洗,搅拌翅片不会脱落。另外,便于观察锅内食物状态,操作控制便捷,结构紧凑,收纳移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炒锅
本技术属于厨房电器
,涉及一种烹调用具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自动炒锅。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对厨房设备的依赖逐步提高,自动炒锅因其操作简单、加工过程少油烟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目前市面上的自动炒锅通常为底部加热型,使用搅拌翅片实现翻炒功能:搅拌翅片安装在锅底,由锅底的传动轴带动,通过翅片在锅底围绕传动轴做旋转运动实现翻炒功能;或搅拌翅片跟锅盖一体,从顶部深入内锅进行翻炒。通常搅拌翅片在高度方向上较短,搅拌翅片本身不是固定部件,只是安装在传动轴上。这类自动炒锅的内胆不能旋转,也不能取出,不便于清洗;食物属于闷熟性质,翻炒过程中也不能观察食物,这不利于炒制讲究色香味的中国传统美食;盛取食物时容易将食物和搅拌翅片一起盛出。另外,现有自动炒锅的安全性不高,使用者的手容易被其烫伤。市场上少量锅体能翻转的炒锅以商用大型为主,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价格高,不适用于广大民众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炒锅,可使食物在锅内均匀翻炒、受热均匀,锅体的内胆可以取出,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炒锅,包括锅体、锅盖、搅拌装置、温控加热装置、电源及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体包括分体的内胆和外壳,所述锅盖设置在所述内胆上,所述的搅拌装置为固定在所述内胆的内侧壁上的搅拌翅片,所述内胆由其下方设置的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的外壳为双层形成的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内填充有隔热材料,所述的温控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和温控器,所述加热管设置在外壳的中空腔体内部且紧靠内侧壁。/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20 CN 20191089402681.一种自动炒锅,包括锅体、锅盖、搅拌装置、温控加热装置、电源及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体包括分体的内胆和外壳,所述锅盖设置在所述内胆上,所述的搅拌装置为固定在所述内胆的内侧壁上的搅拌翅片,所述内胆由其下方设置的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的外壳为双层形成的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内填充有隔热材料,所述的温控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和温控器,所述加热管设置在外壳的中空腔体内部且紧靠内侧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翅片至少为三个,且均匀分布在内胆内壁的圆周面上,所述搅拌翅片从所述内胆底部一直延伸到内胆接近上边缘的位置,且所述搅拌翅片的宽度和厚度从内胆底部至内胆上边缘逐渐减小。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炒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外壳的在所述的外壳的外侧壁上还设置有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包括旋转支架本体和铰接部,所述旋转支架本体为U形,U形的旋转支架本体两端各连接一铰接部,且两所述铰接部连接在所述外壳的外侧壁上,所述旋转支架本体可绕所述外壳旋转,用于支撑所述锅体在工作状态倾斜设置。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支架与所述的铰接部内设置有止挡和弹簧限位卡销,当旋转支架本体转动至支撑所述锅体呈倾斜的工作状态,由所述止挡阻止旋转支架本体进一步转动,当旋转支架本体转动至收起状态,由所述弹簧限位卡销弹性卡住旋转支架本体定位。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盖用透明耐高温玻璃制作,在所述外壳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衍若姜德田臧家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优利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