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尿酸促进痛风石溶解的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77209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降尿酸促进痛风石溶解的制品,包括菊苣粉、青梅粉、桑叶粉、栀子粉、平卧菊三七粉、土伏苓粉,各组分的重量比为1‑10:1‑8:1‑8:1‑8:1‑8:1‑8,上述六种药食同源的成分按照中国传统医学君臣佐使的配药原则进行科学配比,解决了嘌呤代谢紊乱的源头,减少尿酸的生成;同时促进痛风石溶解,使痛风石从人体内消失,使痛风病人彻底摆脱痛风的困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尿酸促进痛风石溶解的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制品
,尤其涉及一种降尿酸促进痛风石溶解的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高尿酸血症对人类健康存在巨大的威胁,因此人们对高尿酸血症的研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目前临床上用于高尿酸血症的西药主要有三大类:1、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主要是黄嘌呤氧化抑制剂(XO抑制剂),包括别嘌呤醇,以及非布司他;2、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主要是针对尿酸盐阴离子转运蛋白Ⅰ(URATⅠ)的抑制剂的包括苯溴马隆和丙磺舒;3、尿酸氧化酶,主要包括拉布立酶和培戈洛酶。治疗痛风的中药非常多,既有单方中药,也复方中药。痛风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时间吃药,由于西药毒副作用较强,长期服用会伤害肝肾,中药虽然经过复配毒副作用虽然弱,但中药因为种植地域和采摘时间,以及后期炮制方法不同会导致疗效不稳定,影响功效。痛风发生的核心是嘌呤代谢紊乱,体内尿酸盐过饱和,尿酸盐沉积组织间隙形成痛风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损伤。当前降血尿酸治疗痛风的药物,不论西药,还是中药,都没有嘌呤代谢紊乱的源头问题,也没有解决已经形成的痛风的溶解问题,仅仅停留在如何降低血尿酸,要么阻止嘌呤代谢成尿酸,而抑制尿酸的生成,要么促进血尿酸的排泄,要么是促进尿酸的分解。现有的中药和西药仅仅是临时控制症状,并没有解决痛风反复发作用,也没有解决痛风石溶解。公告号为CN105213901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抗痛风药物组合物,主要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川乌30-60份、草乌30-60份、黑附子30-150份、细辛10-30份、土茯苓40-120份、萆薢40-150份、全蝎10-70份、蜈蚣4-10份、大黄30-60份、马钱子0.4-0.9份、白芥子20-40份、穿山甲5-20份、仙灵脾30-120份、补骨脂20-120份、菟丝子30-120份、沙苑子30-120份。该组合物为纯中药成分且需要的成分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嘌呤代谢紊乱的源头,减少尿酸的生成;同时促进痛风石溶解,使痛风石从人体内消失,使痛风病人彻底摆脱痛风的困扰。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降尿酸促进痛风石溶解的制品,包括菊苣粉、青梅粉、桑叶粉、栀子粉、平卧菊三七粉、土伏苓粉,各组分的重量比为1-10:1-8:1-8:1-8:1-8:1-8,上述六种药食同源的成分按照中国传统医学君臣佐使的配药原则进行配比。优选的是,包括菊苣粉、青梅粉、桑叶粉、栀子粉、平卧菊三七粉、土伏苓粉,各组分的重量比为2-8:2-7:2-7:2-7:2-5:2-5。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包括菊苣粉、青梅粉、桑叶粉、栀子粉、平卧菊三七粉、土伏苓粉,各组分的重量比为3-7:3-5:3-5:3-5:3-5:3-5。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包括菊苣粉、青梅粉、桑叶粉、栀子粉、平卧菊三七粉、土伏苓粉,各组分的重量比为4-6:3-5:3-5:3-5:3-5:2-4。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包括菊苣粉、青梅粉、桑叶粉、栀子粉、平卧菊三七粉、土伏苓粉,各组分的重量比为5:4:4:4:3: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降尿酸促进痛风石溶解的制品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混料间及相关设备进行紫外消毒2小时;步骤二:按照产品配方准确称取各种原料在混料机中混合均匀;步骤三:按照重量比的30-40%,喷洒纯净水对原料进行湿润;步骤四:将喷好纯净水的原料缓慢的加到挤压制粒机中进行制粒;步骤五:对制好的颗粒搓揉,过筛,形成均匀的小颗粒;步骤六:将过好筛的均匀颗粒置于烘箱中烘干,结束后进行检测,合格收取;步骤七:烘干合格后再次过筛,保持颗粒的均匀度,装桶,辐照灭菌,检测微生物等,合格后,分包,包装。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混料机中混合时间为35分钟。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过筛目数为10目。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烘干条件为70℃烘10小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降尿酸促进痛风石溶解生物制品制成的饮料。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的降尿酸促进痛风石溶解生物制品制成的食品。菊苣粉:菊苣为药食两用植物,叶可调制生菜,根含菊糖及芳香族物质,可提制代用咖啡,促进人体消化器官活动。植物的地上部分及根可供药用,中药名分别为菊苣、菊苣根,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健胃等功效。菊苣粉中一种成份可以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异常活性,减少嘌呤过多合成,减少过多尿酸的生成;青梅粉:青梅粉中酚类和黄酮类植物化学物有非常强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保护体内细胞免受自由基攻击,避免细胞破坏,减少嘌呤的产生,减少尿酸生成。青梅粉中成分PF-B可显著降低痛风石周围组织中白细胞的数量和IL-1β、IL-6、IL-8、TNF-α、PGE-2等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尿酸盐结晶沉积,促进尿酸盐结晶溶解;桑叶粉:桑叶粉中桑叶黄酮可以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异常活性,减少内源性嘌呤的产生,减少体内过多的尿酸的生成。栀子粉:栀子粉中的栀子苷通过调节尿酸转运体的表达水平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液中尿酸水平;平卧菊三七粉:平卧菊三七粉中的组分能抑制由去氧肾上腺素诱导的血管强直性收缩,促进肾动脉舒张,促进血尿酸从肾脏排出;土茯苓:土茯苓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调节尿酸转运体的水平,及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实现促进尿酸盐溶解,促进血尿酸从肾脏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降尿酸促进痛风石溶解的制品,包括菊苣粉、青梅粉、桑叶粉、栀子粉、平卧菊三七粉、土伏苓粉,各组分的重量比为1-10:1-8:1-8:1-8:1-8:1-8:1-5,上述六种药食同源的成分,按照中国传统医学君臣佐使的配药原则进行科学配比,解决了嘌呤代谢紊乱的源头,减少尿酸的生成;同时促进痛风石溶解,使痛风石从人体内消失,使痛风病人彻底摆脱痛风的困扰。可以作为食品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进行说明、解释。实施例1一种降尿酸促进痛风石溶解的制品,由以下组分组成,菊苣粉、青梅粉、桑叶粉、栀子粉、平卧菊三七粉、土伏苓粉,各组分的重量比为9:8:8:8:7:5,上述六种药食同源的成分按照中国传统医学君臣佐使的配药原则进行配比。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混料间及相关设备进行紫外消毒2小时;步骤二:按照产品配方准确称取各种原料在混料机中混合均匀,混合时间35分钟;步骤三:按照重量比的30-40%,喷洒纯净水对原料进行湿润;步骤四:将喷好纯净水的原料缓慢的加到挤压制粒机中进行制粒;步骤五:对制好的颗粒搓揉,过10目筛,形成均匀的小颗粒;步骤六:将过好筛的均匀颗粒置于烘箱中,设定70℃烘10小时,结束后进行检测,合格收取;步骤七:烘干合格后再次过筛,保持颗粒的均匀度,装桶,辐照灭菌,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尿酸促进痛风石溶解的制品,包括菊苣粉、青梅粉、桑叶粉、栀子粉、平卧菊三七粉以及土伏苓粉,各组分的重量比为1-10:1-8:1-8:1-8:1-8: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尿酸促进痛风石溶解的制品,包括菊苣粉、青梅粉、桑叶粉、栀子粉、平卧菊三七粉以及土伏苓粉,各组分的重量比为1-10:1-8:1-8:1-8:1-8:1-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尿酸促进痛风石溶解的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菊苣粉、青梅粉、桑叶粉、栀子粉、平卧菊三七粉以及土伏苓粉,各组分的重量比为2-8:2-7:2-7:2-7:2-5:2-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尿酸促进痛风石溶解的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菊苣粉、青梅粉、桑叶粉、栀子粉、平卧菊三七粉、土伏苓粉,各组分的重量比为3-7:3-5:3-5:3-5:3-5:3-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尿酸促进痛风石溶解的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菊苣粉、青梅粉、桑叶粉、栀子粉、平卧菊三七粉、土伏苓粉,各组分的重量比为4-6:3-5:3-5:3-5:3-5:2-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尿酸促进痛风石溶解的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菊苣粉、青梅粉、桑叶粉、栀子粉、平卧菊三七粉、土伏苓粉,各组分的重量比为5:4:4:4:3:3。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钧仪李墨子李勇王燰琳
申请(专利权)人:惠世深圳慢性病康复医学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