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洪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改善生殖及消化系统病变的外敷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5592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6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生殖及消化系统病变的外敷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药效成分:土茯苓、大黄、丹皮、败酱草、白花蛇舌草、鱼腥草、丹参、赤芍、桃仁、柴胡、甘草、茯苓、皂刺、肉桂、艾叶、附子、鸡血藤、桂枝、牛膝、仙灵脾;本外敷贴贴敷在小腹底部的关元、中极穴及周围,可调整全身气血,增强免疫力;此外,还有温阳散寒、散瘀通络,对妇科盆腔炎、附件炎、痛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及男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都有很好的康复作用;在制作过程中,采用水提取是在低蒸汽压条件下进行的,低蒸汽压条件下液体不易挥发,从而使得中药提取成分提取率高;采用有弹性的肌肉贴做底面,同时具备按摩作用,制作成凝胶膏的形式更容易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改善生殖及消化系统病变的外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中药
,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改善生殖及消化系统病变的外敷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生殖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生殖系统感染疾病越来越多,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男性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指泌尿系统,包括尿道、前列腺、附睾、输精管、精囊、睾丸等男性生殖器官受到病原体的感染而引起的疾病,直接结果是这些器官发生病变,功能受损。在临床上,男性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多达20多种,如前列腺炎、尿道炎、膀胱炎、精囊炎、性传播疾病等都是其常见病种。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官及相关组织。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在临床上,女性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多达数十种,如衣原体病、人乳头状瘤病毒、生殖器疱疹、滴虫病、梅毒、阴道炎、外阴炎、盆腔炎、尿道炎、附件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肌瘤等。同时,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有吞咽困难、恶心呕吐、嗳气、泛酸、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腹泻、便秘、腹部包块、里急后重、黄疸、呕血、黑粪、便血、皮肤蜘蛛痣、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有食管疾病、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腹泻、胃炎、肝炎、肝硬化、肝脓肿、肝癌、消化性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等等;无论生殖系统疾病还是消化系统疾病,目前治疗生殖系统、或消化系统疾病的方法有口服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光谱治疗等多种方式,它们在治疗过程中分别存在以下缺点:口服药物治疗疗效不明显;手术治疗患者很痛苦,手费用高,且容易引起大小便不正常;采用光谱治疗仪理疗作用效果有限,且需要长时间治疗,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改善生殖及消化系统病变的外敷贴,包括如下药效成分:土茯苓、大黄、丹皮、败酱草、白花蛇舌草、鱼腥草、丹参、赤芍、桃仁、柴胡、甘草、茯苓、皂刺、肉桂、艾叶、附子、鸡血藤、桂枝、牛膝、仙灵脾。优选的,所述土茯苓2-5g、大黄1-3g、丹皮2-4g、败酱草2-5g、白花蛇舌草2-5g、鱼腥草2-5g、丹参2-5g、赤芍2-5g、桃仁1-32g、柴胡1-3g、甘草1-3g、茯苓2-5g、皂刺3-6g、肉桂2-5g、艾叶3-6g、附子2-5g、鸡血藤3-6g、桂枝2-4g、牛膝2-4g、仙灵脾1-3g。优选的,所述土茯苓3g、大黄2g、丹皮3g、败酱草4g、白花蛇舌草4g、鱼腥草4g、丹参4g、赤芍4g、桃仁16g、柴胡2g、甘草2g、茯苓4g、皂刺5g、肉桂4g、艾叶5g、附子4g、鸡血藤5g、桂枝34g、牛膝3g、仙灵脾2g一种用于改善生殖及消化系统病变的外敷贴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量,称取土茯苓2-5g、大黄1-3g、丹皮2-4g、败酱草2-5g、白花蛇舌草2-5g、鱼腥草2-5g、丹参2-5g、赤芍2-5g、桃仁1-32g、柴胡1-3g、甘草1-3g、茯苓2-5g、皂刺3-6g、肉桂2-5艾叶3-6g、附子2-5g、鸡血藤3-6g、桂枝2-4g、牛膝2-4g、仙灵脾1-3g;S2,水提取,将上述原材料放置于水提取罐内,加冷水浸泡,浸泡后置于煎药容器中进行煎煮,将煎煮液过滤成滤液;S3,浓缩,将滤液置放浓缩罐中,加热浓缩为清膏;S4,收膏,将清膏慢火熬炼,熬炼至药液粘稠,药液在均匀倒下时成线条状,再文火慢练至成膏;S5,装膏,将成膏装瓶,勿加盖,将装瓶未加盖的成膏置放于无菌凉膏室自然冷却,待成膏温度降至室温时加盖密封。S6,制作外膏芯,将药膏通过固定模具制作成厚度为0.3-0.4cm的椭圆形药饼,重量为14-16g,该椭圆形药饼上还成型有一凸台层,将防渗片剪切成长10-15cm,宽5-10cm的方形片,并在方形片的四角处均剪切成倒角状,准备好和防渗片大小一致的防过敏胶布,中心剪成与椭圆形药饼大小一致的开口,备用;S7,制作外敷贴:将椭圆形药饼放在防渗片的中心位置,再在凸台层上胶粘一密封圈,密封圈的大小与椭圆形药饼大小一致,通过密封圈与凸台层将药膏和防渗片柔性固定连接,最后通过防过敏胶布将椭圆形药饼以及防渗片胶粘为一体,形成外敷贴。优选的,步骤S2中的煎药容器为砂锅。优选的,步骤S2中在水提取罐中加水高过至原材料表面15~20厘米,浸泡2~3小时,在低蒸汽压力下煎煮1~4小时。优选的,步骤S2中在蒸汽压力在0.03~0.04MPa之间,煎煮3次,三次煎煮液合并,过滤成滤液。优选的,步骤S3中浓缩温度为50~100℃。优选的,步骤S7中的外敷贴使用时,包括如下步骤,A.进行敷药前处理:敷药前将神阙或关元穴采用干净的毛巾在温水擦拭该部位;B.敷药:每日1次,每次取14-16g外敷贴外敷盆腔底部/关元、中极区域连续治疗3-20次;C.敷药后处理:贴敷之后将在皮肤上留下的中药,用湿毛巾温水擦拭即可。本专利技术使用的药材具有如下特性:土茯苓,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大黄,功能主治为: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丹皮,又名牡丹皮,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酚有镇静、降温、解热、镇痛、解痉等中枢抑制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利尿、抗溃疡等作用;败酱草,性凉,味辛、苦;清热解毒、祛瘀排脓。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用于湿热蕴毒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炎、胆囊炎、阑尾炎、痈疖脓肿及手术后感染.亦可用于癌症辅助治疗。鱼腥草,具有清热化痰、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清热化痰多用于治疗由肺热咳嗽造成的咳吐黄痰、白黏痰、痰中带血等症状;清热解毒多用于治疗咽炎、牙周炎、大便干燥等上火症状;利尿通淋则多用于治疗由泌尿系感染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或者由泌尿系结石引起的尿血、尿不通畅等症状。丹参、味苦,微寒,归心经、肝经。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瘢癥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癜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症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柴胡、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甘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茯苓、味甘、淡,性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改善生殖及消化系统病变的外敷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药效成分:土茯苓、大黄、丹皮、败酱草、白花蛇舌草、鱼腥草、丹参、赤芍、桃仁、柴胡、甘草、茯苓、皂刺、肉桂、艾叶、附子、鸡血藤、桂枝、牛膝、仙灵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改善生殖及消化系统病变的外敷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药效成分:土茯苓、大黄、丹皮、败酱草、白花蛇舌草、鱼腥草、丹参、赤芍、桃仁、柴胡、甘草、茯苓、皂刺、肉桂、艾叶、附子、鸡血藤、桂枝、牛膝、仙灵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生殖及消化系统病变的外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土茯苓2-5g、大黄1-3g、丹皮2-4g、败酱草2-5g、白花蛇舌草2-5g、鱼腥草2-5g、丹参2-5g、赤芍2-5g、桃仁1-32g、柴胡1-3g、甘草1-3g、茯苓2-5g、皂刺3-6g、肉桂2-5艾叶3-6g、附子2-5g、鸡血藤3-6g、桂枝2-4g、牛膝2-4g、仙灵脾1-3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改善生殖及消化系统病变的外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土茯苓3g、大黄2g、丹皮3g、败酱草4g、白花蛇舌草4g、鱼腥草4g、丹参4g、赤芍4g、桃仁16g、柴胡2g、甘草2g、茯苓4g、皂刺5g、肉桂4g、艾叶5g、附子4g、鸡血藤5g、桂枝34g、牛膝3g、仙灵脾2g。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生殖及消化系统病变的外敷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量,称取土茯苓2-5g、大黄1-3g、丹皮2-4g、败酱草2-5g、白花蛇舌草2-5g、鱼腥草2-5g、丹参2-5g、赤芍2-5g、桃仁1-32g、柴胡1-3g、甘草1-3g、茯苓2-5g、皂刺3-6g、肉桂2-5艾叶3-6g、附子2-5g、鸡血藤3-6g、桂枝2-4g、牛膝2-4g、仙灵脾1-3g;
S2,水提取,将上述原材料放置于水提取罐内,加冷水浸泡,浸泡后置于煎药容器中进行煎煮,将煎煮液过滤成滤液;
S3,浓缩,将滤液置放浓缩罐中,加热浓缩为清膏;
S4,收膏,将清膏慢火熬炼,熬炼至药液粘稠,药液在均匀倒下时成线条状,再文火慢练至成膏;
S5,装膏,将成膏装瓶,勿加盖,将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洪
申请(专利权)人:顾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