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穿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070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心静脉穿刺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注射器、穿刺针、预置导管及壳体,穿刺针的异型针管段一端与注射器相连、另一端与其直型针管段相连,预置导管、穿刺针的异型针管段及注射器的管体均设于壳体内;预置导管套于穿刺针的直型针管段上,穿刺针末端设有露于壳体外的穿刺部,预置导管通过旋转平移机构驱动其沿着穿刺针的直型针管段旋转滑至穿刺部。通过将注射器、穿刺针、预置导管集成在壳体内,利用旋转平移机构驱动预置导管沿着穿刺针的直型针管段滑至穿刺部,实现预置导管在中心静脉内的置留。本发明专利技术省略了扩张器、放置导丝引导输液管进入中心静脉等动作,节约预留导管的置入时间,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病人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心静脉穿刺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中心静脉穿刺器。
技术介绍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重病人手术麻醉、循环功能与治疗、介入检查与治疗、低温及控制性降压病人血流动力学监测、外周血管穿刺困难的肿瘤患者化疗输注通路、静脉高营养治疗以及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等。目前,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所使用的主要器械为中心静脉穿刺套件,一般均由中心静脉穿刺针、导引钢丝、扩张器、中心静脉导管组成。操作步骤如下:首先由穿刺针穿入中心静脉后,先放置导引钢丝,再退出穿刺针;用皮肤扩张器扩皮,再沿着导引钢丝放入中心静脉导管。该方法的缺点是:如沿穿刺针放入导引钢丝过长时,导引钢丝可以触及心脏,极有可能引起心律失常;使用导引钢丝应用皮肤扩张器扩皮,如穿刺人员技术较差时,极有可能造成导引钢丝弯曲,导管置入困难,从而穿刺失败。另外,目前的穿刺针在其中心静脉穿刺成功后,需要经中心静脉穿刺针侧孔沿穿刺针腔将导引钢丝置入中心静脉。虽然也能有效的将导丝置入中心静脉,但由于在置入导引钢丝过程中,其导引钢丝需要通过充满血液的穿刺针腔,该穿刺针腔的长度约10cm。其操作难度较大,对操作者技术熟练程度要求高。特别是在患者或操作者间发生相互配合不稳定时,极易造成患者的中心静脉或穿刺针的移动,使得穿刺针尖偏移,离开中心静脉,从而导致导引钢丝置入中心静脉失败,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心静脉穿刺器,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沿穿刺针置入导引钢丝触及心脏,易引起心律失常;应用扩张器扩皮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心静脉穿刺器,包括注射器、穿刺针、预置导管及壳体,所述穿刺针包括直型针管段和异型针管段,所述穿刺针的异型针管段的一端与注射器相连、另一端与直型针管段相连,所述预置导管、穿刺针的异型针管段及注射器的管体均设置于壳体内,所述注射器的活塞杆末端外露于壳体;所述预置导管套装于穿刺针的直型针管段上,所述穿刺针的末端设有外露于壳体的穿刺部,所述穿刺部设置于直型针管段的末端,所述壳体内设有旋转平移机构,用于驱动预置导管沿着穿刺针的直型针管段旋转滑至穿刺部。优选的,所述旋转平移机构包括外圆带有螺旋槽的螺杆和用于旋转螺杆的施力部件,所述螺杆的两端与壳体两端转动配合,所述预置导管的尾部设有用于与螺杆外啮合的转轮及用于与输液连接套件相配合的接头,所述转轮与预置导管固定连接;所述转轮的外圆上设有与螺杆相配合的螺旋纹,所述螺杆的螺旋槽内及转轮的螺纹牙顶面上设有相互啮合的齿形;所述接头的外径小于转轮的外径,所述预置导管的内孔延伸至转轮及接头内、且两端贯通。优选的,所述施力部件为圆形施力部件或S形摇把,所述施力部件设置于壳体的外部、且与穿刺针的穿刺部相对设置于壳体的两端。优选的,所述注射器的管体设置于壳体内,所述壳体的外部设有用于推拉注射器活塞杆的滑块,所述壳体的表面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槽,所述滑块的一端与活塞杆相连,所述滑块的另一端表面设有与拇指相配合的凹槽。滑块为L形,短边部与活塞杆固连,长边部与壳体的表面滑动配合。优选的,所述异型针管段为S型,包括直线段及其两端的折弯段,所述异型针管段的直线段平行于注射器的管体及预置导管,所述异型针管段两端的折弯段分别与注射器及直型针管段的尾端相连。优选的,所述注射器的管体靠近壳体的前端设置,所述预置导管上的转轮靠近壳体的后端设置。优选的,所述壳体由透明材质制作而成;所述壳体为圆管状。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用于将注射器的管体与预置导管分隔开。优选的,所述预置导管与壳体及隔板围成的密封腔体内能够填充肝素水,用于浸泡预置导管;所述壳体的端部设有与预置导管相匹配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套装于预置导管外部的封堵组件,所述封堵组件为分体式结构。优选的,所述穿刺针的穿刺部末端针头上对应设有两个用于贯通内部管道的开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注射器、穿刺针、预置导管集成在壳体内,将预置导管套装在穿刺针的直型针管段上,再利用穿刺针的异型针管段与注射器相连;通过旋转平移机构即可驱动预置导管沿着穿刺针的直型针管段旋转滑至穿刺部,实现预置导管在中心静脉内的置留。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省略了扩张器、放置导丝引导输液管进入中心静脉等动作,使用方便,取消了扩张器,节约了预留导管的置入时间,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减少病人痛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心静脉穿刺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预置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穿刺针的穿刺部针尖的局部视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壳体的端面视图;图7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注射器,2-穿刺针,21-直型针管段,22-异型针管段,220-直线段,221-折弯段,23-穿刺部;3-预置导管,4-壳体,5-螺杆,6-施力部件,7-转轮,8-开口,9-隔板,10-管体,11-活塞杆,12-丝母,13-滑块,14-滑槽,15-凹槽;16-接头,17-卡箍,18-堵塞,19-齿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的一种中心静脉穿刺器,包括注射器1、穿刺针2、预置导管3及壳体4,所述穿刺针2包括直型针管段21和异型针管段22,所述穿刺针2的异型针管段22的一端与注射器1相连、另一端与直型针管段21相连,所述预置导管3、穿刺针2的异型针管段22及注射器1的管体10均设置于壳体4内,所述注射器1的活塞杆11末端外露于壳体4;所述预置导管3套装于穿刺针2的直型针管段21上,所述穿刺针2的末端设有外露于壳体4的穿刺部23,所述穿刺部23设置于直型针管段21的末端,所述壳体4内设有旋转平移机构,用于驱动预置导管3沿着穿刺针2的直型针管段21旋转滑至穿刺部23。采用该结构可节约预置导管的置入时间,采用旋转方式置入预置导管可减少插入阻力,省略了扩皮器的使用,避免扩皮器操作不当引起预置导管扭曲,造成预置位置改变和病人不适状态的出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所述旋转平移机构包括外圆带有螺旋槽的螺杆5和用于旋转螺杆5的施力部件6,所述螺杆5的两端与壳体4两端转动配合,所述预置导管3的尾部设有用于与螺杆5外啮合的转轮7及用于与输液连接套件相配合的接头16,所述转轮7与预置导管3固定连接;所述转轮的外圆上设有与螺杆相配合的螺旋纹,所述螺杆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心静脉穿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穿刺针、预置导管及壳体,所述穿刺针包括直型针管段和异型针管段,所述穿刺针的异型针管段的一端与注射器相连、另一端与直型针管段相连,所述预置导管、穿刺针的异型针管段及注射器的管体均设置于壳体内,所述注射器的活塞杆末端外露于壳体;所述预置导管套装于穿刺针的直型针管段上,所述穿刺针的末端设有外露于壳体的穿刺部,所述穿刺部设置于直型针管段的末端,所述壳体内设有旋转平移机构,用于驱动预置导管沿着穿刺针的直型针管段旋转滑至穿刺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静脉穿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穿刺针、预置导管及壳体,所述穿刺针包括直型针管段和异型针管段,所述穿刺针的异型针管段的一端与注射器相连、另一端与直型针管段相连,所述预置导管、穿刺针的异型针管段及注射器的管体均设置于壳体内,所述注射器的活塞杆末端外露于壳体;所述预置导管套装于穿刺针的直型针管段上,所述穿刺针的末端设有外露于壳体的穿刺部,所述穿刺部设置于直型针管段的末端,所述壳体内设有旋转平移机构,用于驱动预置导管沿着穿刺针的直型针管段旋转滑至穿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静脉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平移机构包括外圆带有螺旋槽的螺杆和用于旋转螺杆的施力部件,所述螺杆的两端与壳体两端转动配合,所述预置导管的尾部设有用于与螺杆外啮合的转轮及用于与输液连接套件相配合的接头,所述转轮与预置导管固定连接;所述转轮的外圆上设有与螺杆相配合的螺旋纹,所述螺杆的螺旋槽内及转轮的螺纹牙顶面上设有相互啮合的齿形;所述接头的外径小于转轮的外径,所述预置导管的内孔延伸至转轮及接头内、且两端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心静脉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部件为圆形施力部件或S形摇把,所述施力部件设置于壳体的外部、且与穿刺针的穿刺部相对设置于壳体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心静脉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的管体设置于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梅朱丽娟李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益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