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排盐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686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盐碱地排盐暗管,包括吸水管和集水管,所述吸水管由塑料打孔波纹管、内衬管、土工布以及外包管构成,所述内衬管套装在塑料打孔波纹管外侧,所述土工布包覆在内衬管外表面,所述外包管套装在土工布外侧,所述吸水管埋装在中粗砂中,所述中粗砂上方设置有素土回填,所述集水管埋装在素土回填中,所述集水管的一端与吸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打孔波纹管设有波峰和波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暗管内部设置一个打孔塑料波纹管,可以使暗管最内侧的进水孔位于波纹管上面的波谷上,使得波纹管的长条孔与外包过滤层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防止长条孔被堵塞,提高了排盐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碱地排盐暗管
本技术是一种盐碱地排盐暗管,属于盐碱地排盐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盐碱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水分状况不良,所以在改良初期,重点应放在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上面。一般分几步进行,首先排盐、洗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再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培肥土壤;最后种植作物。具体的改良措施是:排水,灌溉洗盐,放淤改良,种植水稻,培肥改良,平整土地和化学改良。目前,通过在盐碱地土层下方埋设暗管管网来排盐的方法被广泛使用,该技术将暗管施埋于盐碱土层下1米左右,暗管管壁上分布着诸多微孔,暗管埋于地下,避免了占用农业用地,施工与维护成本也大大降低,通过人工灌溉或雨水的冲刷,将土壤中的含盐水分,通过管壁上的微孔引入排水管,排出土壤,达到洗盐脱盐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中用到的暗管多为表面光滑的暗管,表面光滑的暗管通过过滤层与泥沙直接接触,暗管上的微容易被堵塞,影响排盐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盐碱地排盐暗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盐碱地排盐暗管,包括吸水管和集水管,所述吸水管由塑料打孔波纹管、内衬管、土工布以及外包管构成,所述内衬管套装在塑料打孔波纹管外侧,所述土工布包覆在内衬管外表面,所述外包管套装在土工布外侧,所述吸水管埋装在中粗砂中,所述中粗砂上方设置有素土回填,所述集水管埋装在素土回填中,所述集水管的一端与吸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打孔波纹管设有波峰和波谷,所述波谷上开设有长条孔,所述内衬管外表面开设有渗水孔,所述渗水孔呈网状排布在内衬管外表面,所述渗水孔为一种连通内衬管内部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管的另一端连通集水沟渠。进一步地,所述波峰和波谷周期性交替设置,所述波峰的底端宽度与波谷的宽度相同,所述波峰的截面轮廓为一种对称的抛物线轮廓。进一步地,所述长条孔沿波谷周向开设有多个。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管倾斜埋装在地下,所述集水管的比降为1.0%,所述吸水管倾斜埋装在地下,所述吸水管的比降为0.5%。进一步地,所述内衬管为一种不锈钢钢管,所述内衬管内表面开设有多个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为一种矩形槽。进一步地,所述外包管为一种网状塑料圆管,所述外包管上开设有正六边形网状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盐碱地排盐暗管,通过在暗管内部设置一个打孔塑料波纹管,可以使暗管最内侧的进水孔位于波纹管上面的波谷上,使得波纹管的长条孔与外包过滤层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防止长条孔被堵塞,提高了排盐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盐碱地排盐暗管的吸水管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盐碱地排盐暗管的集水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盐碱地排盐暗管的吸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盐碱地排盐暗管的吸水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盐碱地排盐暗管的外包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水管、2-集水管、3-中粗砂、4-素土回填、11-塑料打孔波纹管、12-内衬管、13-土工布、14-外包管、111-波峰、112-波谷、113-长条孔、121-导流槽、122-渗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盐碱地排盐暗管,包括吸水管1和集水管2,吸水管1由塑料打孔波纹管11、内衬管12、土工布13以及外包管14构成,内衬管12套装在塑料打孔波纹管11外侧,土工布13包覆在内衬管12外表面,外包管14套装在土工布13外侧,吸水管1埋装在中粗砂3中,中粗砂3上方设置有素土回填4,集水管2埋装在素土回填4中,集水管2的一端与吸水管1固定连接,打孔波纹管设有波峰111和波谷112,波谷112上开设有长条孔113,内衬管12外表面开设有渗水孔122,渗水孔122呈网状排布在内衬管12外表面,渗水孔122为一种连通内衬管12内部的通孔。集水管2的另一端连通集水沟渠,用于排出盐水,防止盐分回流。波峰111和波谷112周期性交替设置,波峰111的底端宽度与波谷112的宽度相同,波峰111的截面轮廓为一种对称的抛物线轮廓,用于确保波峰111顶端不会遮挡导流槽121,影响水流速度。长条孔113沿波谷112周向开设有多个,方便收集各个方向的水流。集水管2倾斜埋装在地下,集水管2的比降为1.0%,吸水管1倾斜埋装在地下,吸水管1的比降为0.5%,方便含盐水自动流出。内衬管12为一种不锈钢钢管,内衬管12内表面开设有多个导流槽121,导流槽121为一种矩形槽,用于确保波峰111不会遮挡渗水孔122。外包管14为一种网状塑料圆管,外包管14上开设有正六边形网状孔,用于固定土工布13,同时起到支撑固定和防护作用。做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实际使用时,先在预埋点开挖埋设渠道,然后在吸水管1的预埋段铺设一层中粗砂3,然后将吸水管1设置在中粗砂3上,然后将集水管2设置在预埋段内,集水管2的一端设置成与沟渠连通的形式,并将集水管2和吸水管1通过外加连接件连接在一起,然后在吸水管1上再铺设一层中粗砂3,然后在中粗砂3上方和集水管2上方设置素土回填4,下雨或人工灌溉时,水流将土壤中的盐分溶解,然后盐分随着水流经过中粗砂3和暗管的吸水管1的土工布13、内衬管12的渗水孔122以及打孔波纹管的长条孔113进入暗管内部,然后经过集水管2流入沟渠中实现排盐。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碱地排盐暗管,包括吸水管和集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管由塑料打孔波纹管、内衬管、土工布以及外包管构成,所述内衬管套装在塑料打孔波纹管外侧,所述土工布包覆在内衬管外表面,所述外包管套装在土工布外侧,所述吸水管埋装在中粗砂中,所述中粗砂上方设置有素土回填,所述集水管埋装在素土回填中,所述集水管的一端与吸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打孔波纹管设有波峰和波谷,所述波谷上开设有长条孔,所述内衬管外表面开设有渗水孔,所述渗水孔呈网状排布在内衬管外表面,所述渗水孔为一种连通内衬管内部的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地排盐暗管,包括吸水管和集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管由塑料打孔波纹管、内衬管、土工布以及外包管构成,所述内衬管套装在塑料打孔波纹管外侧,所述土工布包覆在内衬管外表面,所述外包管套装在土工布外侧,所述吸水管埋装在中粗砂中,所述中粗砂上方设置有素土回填,所述集水管埋装在素土回填中,所述集水管的一端与吸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打孔波纹管设有波峰和波谷,所述波谷上开设有长条孔,所述内衬管外表面开设有渗水孔,所述渗水孔呈网状排布在内衬管外表面,所述渗水孔为一种连通内衬管内部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排盐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的另一端连通集水沟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盐碱地排盐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峰和波谷周期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欣王维国张秀杰王长春韩希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神力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