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散热的保护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685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液冷散热的保护壳,安装于安装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散热背板。所述保护壳包括底壳和附着于所述底壳的液冷散热板,所述底壳用于容纳所述移动终端,所述液冷散热板至少部分与所述散热背板贴合。保护壳用于罩设移动终端,以提高移动终端的防摔落性能及防止表面刮花。在保护壳内设置液冷散热板与散热背板贴合,以使移动终端的散热背板的局部高温快速扩散至整个液冷散热板,散热面积大,避免移动终端出现局部高温,保持移动终端的工作性能稳定,用户体验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冷散热的保护壳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冷散热的保护壳。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技术的变革,移动终端进入5G甚至更高频率的高性能时代。然而,随着移动终端的性能提高,对散热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手机等移动终端追求轻薄的外观体验,导致散热空间有限,出现手机处理器部位的局部高温现象,极大影响手机的性能。甚至于在手机的机壳的表面出现局部发烫现象,用户体验差,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散热的保护壳。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液冷散热的保护壳,安装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散热背板,所述保护壳包括底壳和附着于所述底壳的液冷散热板,所述底壳用于容纳所述移动终端,至少部分所述液冷散热板与所述散热背板贴合。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壳包括底壁和环绕所述底壁的环形壁,所述底壁和所述环形壁构成收纳空间,所述液冷散热板贴合于所述底壁且位于所述收纳空间内。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壁包括至少一个散热孔,所述液冷散热板封闭所述散热孔。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壳的表面复合有热敏涂层,所述热敏涂层分布成图形姿态,所述液冷散热板与所述热敏涂层背对设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散热板胶接连接于所述底壳。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散热板包括金属材料制成的板体和封闭于所述板体内的冷却液,所述板体贴合于所述散热背板。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液的导热系数设为3000~10000w/m.k。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板体包括第一壁面、与所述第一壁面相对设置的第二壁面、连接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二壁面的连接壁,所述第一壁面、第二壁面及连接壁构成容纳空间,所述冷却液位于容纳空间内,其中,所述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至少一者局部凸出并贴合至另一者。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壳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底壳,以将所述移动终端封闭于所述底壳内。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壳还包括锁定件,所述锁定件锁定连接所述底壳和所述盖板。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保护壳用于罩设移动终端,以提高移动终端的防摔落性能及防止表面刮花。在保护壳内设置液冷散热板与散热背板贴合,以使移动终端的散热背板的局部高温快速扩散至整个液冷散热板,散热面积大,避免移动终端出现局部高温,保持移动终端的工作性能稳定,用户体验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液冷散热的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液冷散热的保护壳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液冷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壳10;底壁11;环形壁12;液冷散热板20;板体21;第二壁面211;凸点212;连接壁213;盖板30;锁定件40;移动终端5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实施例可以进行组合。见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冷散热的保护壳,保护壳安装于移动终端50。所述移动终端50包括散热背板,其中,散热背板即为移动终端50外壳的一部分,移动终端50通过散热背板进行散热。所述保护壳包括底壳10和附着于所述底壳10的液冷散热板20,所述底壳10用于容纳所述移动终端50,至少部分所述液冷散热板20与所述散热背板贴合。底壳10设置为环形薄壁结构件或具有收纳空间的凹槽形薄壁结构件,液冷散热板20安装于底壳10,底壳10的环形侧壁环绕液冷散热板20。移动终端50安装至底壳10,底壳10的环形侧壁限定移动终端50的边缘,液冷散热板20与移动终端50的外壳贴合。其中,散热背板为外壳的一部分。液冷散热板20的导热效率大于散热背板的散热导热效率,液冷散热板20与散热背板的发热部位贴合,以使散热背板所传递的热量通过液冷散热板20快速扩散,整个液冷散热板20的温度均衡。保护壳用于罩设移动终端50,以提高移动终端50的防摔落性能及防止表面刮花。在保护壳内设置液冷散热板20与散热背板贴合,以使移动终端50的散热背板的局部高温快速扩散至整个液冷散热板20,散热面积大,避免移动终端50出现局部高温,保持移动终端50的工作性能稳定,用户体验好。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壳10包括底壁11和环绕所述底壁11的环形壁12,所述底壁11和所述环形壁12构成收纳空间,所述液冷散热板20贴合于所述底壁11且位于所述收纳空间内。底壳10设置为具有收纳空间的凹槽形薄壁结构件,其中,环形壁12为环形薄壁结构,底壁11为环形壁12的一端开口具有合拢形成的封口板状结构。可选地,底壁11为封闭的板体21结构,以使底壳10构成近似于容器结构,液冷散热板20封闭于底壳10内。可选地,底壁11为设置有一个及以上通孔区域的开放式板体21结构,液冷散热板20可通过通孔区域直接接触空气,提高散热效率。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底壁11包括至少一个散热孔,所述液冷散热板20封闭所述散热孔。散热孔贯穿底壁11,以使扩大液冷散热板20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散热孔可根据图案或设计要求灵活调整,以构成不同的图案效果,提高保护壳的美观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壳10的表面复合有热敏涂层,所述热敏涂层分布成图形姿态,所述液冷散热板20与所述热敏涂层背对设置。热敏涂层涂覆呈图形结构,以使保护壳的温度达到或超出热敏涂层材料的温度值时,热敏涂层发生颜色的改变,以提高用户体验。例如,热敏涂层发生变色的温度值为40摄氏度,热敏涂层小于40摄氏度为无色状态,超过40摄氏度为紫色状态。当移动终端50工作状态下发热,液冷散热板20吸收散热背板发出的热量温升达到40摄氏度时,则保护壳的热敏涂层显现出紫色图形。热敏涂层的涂覆区域、涂覆材料及涂覆形状可根据要求灵活调整,以适配不同的用户群体,用户体验好。值得一提的是,散热孔还可配合热敏涂层的图案,以形成具有立体感的图形结构,整体美观性好。液冷散热板20与底壳10连接固定,以形成整体结构。可选地,底壳10张紧连接液冷散热板20,以使两者固定连接。如,底壳10的底壁11配置有安装凹槽,安装凹槽的槽壁截面尺寸略小于液冷散热板20的外周壁尺寸。液冷安装板安装至安装凹槽,以使液冷散热板20限定于安装凹槽内。可选地,底壳10包括自一侧边缘向相对侧边缘延伸的插槽,液冷散热板20沿插槽插入底壳10并限定于插槽内,以使两者的安装位置固定。可选地,所述液冷散热板20胶接连接于所述底壳10,以使两者固定为一体。例如,在液冷散热板20的一侧涂覆有粘结剂或黏贴有双面胶带,液冷散热板20胶结连接于底壳10,装配方便。见图2和图3所示:所述液冷散热板20包括金属材料制成的板体21和封闭于所述板体21内的冷却液,所述板体21贴合于所述散热背板。板体21为中空的薄壁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散热的保护壳,安装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散热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包括底壳和附着于所述底壳的液冷散热板,所述底壳用于容纳所述移动终端,至少部分所述液冷散热板与所述散热背板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散热的保护壳,安装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散热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包括底壳和附着于所述底壳的液冷散热板,所述底壳用于容纳所述移动终端,至少部分所述液冷散热板与所述散热背板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包括底壁和环绕所述底壁的环形壁,所述底壁和所述环形壁构成收纳空间,所述液冷散热板贴合于所述底壁且位于所述收纳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包括至少一个散热孔,所述液冷散热板封闭所述散热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表面复合有热敏涂层,所述热敏涂层分布成图形姿态,所述液冷散热板与所述热敏涂层背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散热板胶接连接于所述底壳。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新何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微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