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电源用外防护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684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防电源用外防护壳,包括主机外壳和安装板,所述主机外壳上下两面后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四个所述连接板正面均设开孔并活动安装有固定螺丝,四个所述连接板分别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安装在安装板正面,所述主机外壳正面开孔并嵌入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主机外壳一侧开孔并嵌入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主机外壳相背离一端固定连接有键帽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火灾发生时连接线第一时间损坏导致消防电源盒难以随消防设备进行启动和火灾发生时消防电源盒内部精密零件损坏导致失去控时功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电源用外防护壳
本技术涉及消防装置防护
,具体为一种消防电源用外防护壳。
技术介绍
消防电源适用于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其作为疏散照明和其它重要的一级供电负荷提供集中供电,在交流市电正常时,由交流市电经过互投装置给重要负载供电,当交流市电断电后,互投装置将立即投切至逆变器供电,供电时间由蓄电池的容量决定,当市电电压恢复时,应急电源将恢复为市电供电。目前消防电源盒主要安装在楼道位置的墙壁上,通过螺丝或螺栓对消防电源盒进行固定安装,由于消防电源盒主要采用一体设计,并直接与连接线进行电连接,在火情较大的情况下,连接线瞬间烧断时,消防电源盒难以做出及时反应,并对火情进行报警,影响了楼内人员在第一时间发现火情,同时,消防电源盒的控制的主要依赖与内部精密传感器,在火灾突发情况时,越是紧密的仪器越容易在第一时间损坏,当精密传感器失去使用功能后,消防电源盒随之失去作用,因此需要一种消防电源用外访护壳啦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防电源用外防护壳,具备有效保护连接线和具备应急手动开关的优点,解决了火灾发生时连接线第一时间损坏导致消防电源盒难以随消防设备进行启动和火灾发生时消防电源盒内部精密零件损坏导致失去控时功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防电源用外防护壳,包括主机外壳、安装板和防护罩,所述主机外壳上下两面后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四个所述连接板正面均设开孔并活动安装有固定螺丝,四个所述连接板分别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安装在安装板正面,所述主机外壳正面开孔并嵌入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主机外壳一侧开孔并嵌入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主机外壳相背离一端固定连接有键帽本体。优选的,四个所述连接板后端均与主机外壳后端处于同一平面。优选的,所述安装板正面中间开孔并与主机外壳连通,安装板后端连通安装有暗盒本体。优选的,所述主机外壳一侧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滑槽内均滑动安装有滑块,两个滑块与主机外壳相背离一侧分别与防护罩的两端固定连接,主机外壳另一侧设有放音孔。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上活动套装有弹簧,弹簧一端与主机外壳弹性连接,弹簧另一端与键帽本体弹性连接,弹簧与连接杆不接触。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正面一侧嵌入安装有显示屏,控制面板正面另一侧活动安装有六个控制按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设置暗盒本体,使连接线与消防电源的连接均在暗盒本体内完成,通过将暗盒本体嵌入安装在墙体内,极大程度上的避免了火灾发生时,连接线在第一时间损坏,同时,通过安装板使暗盒本体相对处于一个密封的状态下,最大的限度的保护了暗盒本体内部的连接线不受损坏,达到了提高对连接线保护程度的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杆和键帽本体,并将连接杆与主机外壳内部的电路板开关电连接,通过按动键帽本体即可实现对消防电源盒的手动控制,并发出警报,同时,在连接杆处的主机外壳处滑动安装防护罩,也避免了因误触导致的警报开启,达到了具备手动报警功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右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螺丝;2、控制面板;3、主机外壳;4、安装板;5、连接板;6、控制按钮;7、显示屏;8、防护罩;9、键帽本体;10、连接杆;11、滑块;12、弹簧;13、暗盒本体;14、滑槽;15、放音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消防电源用外防护壳,包括主机外壳3、安装板4和防护罩8,主机外壳3上下两面后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四个连接板5后端均与主机外壳3后端处于同一平面。四个连接板5正面均设开孔并活动安装有固定螺丝1,四个连接板5分别通过固定螺丝1固定安装在安装板4正面,安装板4正面中间开孔并与主机外壳3连通,安装板4后端连通安装有暗盒本体13。通过设置暗盒本体13,使连接线与消防电源的连接均在暗盒本体13内完成,通过将暗盒本体13嵌入安装在墙体内,极大程度上的避免了火灾发生时,连接线在第一时间损坏,同时,通过安装板4使暗盒本体13相对处于一个密封的状态下,最大的限度的保护了暗盒本体13内部的连接线不受损坏,达到了提高对连接线保护程度的效果。主机外壳3正面开孔并嵌入安装有控制面板2,控制面板2正面一侧嵌入安装有显示屏7,控制面板2正面另一侧活动安装有六个控制按钮6。六个控制按钮6均与显示屏7电连接,主机外壳3一侧开孔并嵌入安装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与主机外壳3相背离一端固定连接有键帽本体9。连接杆10上活动套装有弹簧12,弹簧12一端与主机外壳3弹性连接,弹簧12另一端与键帽本体9弹性连接,弹簧12与连接杆10不接触。述主机外壳3一侧设有两个滑槽14,两个滑槽14内均滑动安装有滑块11,两个滑块11与主机外壳3相背离一侧分别与防护罩8的两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连接杆10和键帽本体9,并将连接杆10与主机外壳3内部的电路板开关电连接,通过按动键帽本体9即可实现对消防电源盒的手动控制,并发出警报,同时,在连接杆10处的主机外壳3处滑动安装防护罩8,也避免了因误触导致的警报开启,达到了具备手动报警功能的效果。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本技术的主机外壳3还需要提供电路板以使得其正常工作,并且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电路板的提供司空见惯,其均属于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主机外壳3另一侧设有放音孔15。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需在安装墙体上开孔并将暗盒本体13嵌入放置在墙体内,通过固定螺丝1将主机外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电源用外防护壳,包括主机外壳(3)、安装板(4)和防护罩(8),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外壳(3)上下两面后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四个所述连接板(5)正面均设开孔并活动安装有固定螺丝(1),四个所述连接板(5)分别通过固定螺丝(1)固定安装在安装板(4)正面,所述主机外壳(3)正面开孔并嵌入安装有控制面板(2),所述主机外壳(3)一侧开孔并嵌入安装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与主机外壳(3)相背离一端固定连接有键帽本体(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电源用外防护壳,包括主机外壳(3)、安装板(4)和防护罩(8),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外壳(3)上下两面后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四个所述连接板(5)正面均设开孔并活动安装有固定螺丝(1),四个所述连接板(5)分别通过固定螺丝(1)固定安装在安装板(4)正面,所述主机外壳(3)正面开孔并嵌入安装有控制面板(2),所述主机外壳(3)一侧开孔并嵌入安装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与主机外壳(3)相背离一端固定连接有键帽本体(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电源用外防护壳,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连接板(5)后端均与主机外壳(3)后端处于同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电源用外防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正面中间开孔并与主机外壳(3)连通,安装板(4)后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君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嘉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