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同步伺服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673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同步伺服电机,包括电机主体,编码器安装在后端盖的前端,后端盖安装在电机主体的末端,后盖安装在后端盖的末端,中端盖安装在电机主体和后端盖的上端,驱动罩壳体安装在中端盖的上端,伺服驱动器安装在驱动罩壳体的中间,侧方散热鳍片设有2个且分布在伺服驱动器的两侧,顶部散热鳍片安装在伺服驱动器的顶部,驱动罩上盖安装在顶部散热鳍片的顶部,驱动罩后盖安装在驱动罩壳体的后端,电连接器设置在后盖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伺服驱动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传到均热板上,均热板中的铜热管将热量传导至散热鳍片上,最后通过风机把热量带走,以达到给伺服驱动器降温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同步伺服电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伺服电机,具体是一种一体化同步伺服电机。
技术介绍
随着伺服行业及电机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致力于一体化伺服电机的研发。传统的同步伺服电机由电机和编码器构成主体,一体化伺服电机在此基础上集成伺服驱动器,同步伺服电机及编码器电缆即可从一体化电机的内部走线,节约电缆的同时也提高了抗电磁干扰能力。但极高的集成度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放置一个驱动器已然达到极限,伺服驱动器作为功率器件的极高发热量就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障碍,往往出现驱动器先于同步伺服电机发出过热故障报警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市面上伺服电机发热量大的缺点,提供一种一体化同步伺服电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体化同步伺服电机,包括电机主体、后端盖、后盖、中端盖、驱动罩壳体、伺服驱动器、顶部散热鳍片、侧方散热鳍片、驱动罩上盖、驱动罩后盖、风机、电连接器和编码器,编码器安装在后端盖的前端,后端盖安装在电机主体的末端,后盖安装在后端盖的末端,中端盖安装在电机主体和后端盖的上端,驱动罩壳体安装在中端盖的上端,风机设置在驱动罩壳体的前端,伺服驱动器安装在驱动罩壳体的中间,侧方散热鳍片设有2个且分布在伺服驱动器的两侧,顶部散热鳍片安装在伺服驱动器的顶部,风机前端安装风机罩,驱动罩上盖安装在顶部散热鳍片的顶部,驱动罩后盖安装在驱动罩壳体的后端,电连接器设置在后盖的上端。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均热板,均热板设置在伺服驱动器的上端面,均热板的两侧与驱动罩上盖固定连接。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铜热管,铜热管为对称件,铜热管两端穿过两侧的侧方散热鳍片,铜热管中间部分位于均热板上。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驱动罩壳体中间设有腔体,伺服驱动器位于腔体内。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的引线从后端盖和中端盖的穿线孔接入上部的伺服驱动器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伺服驱动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传到均热板上,均热板中的铜热管将热量传导至散热鳍片上,最后通过风机把热量带走,以达到给伺服驱动器降温的目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驱动罩壳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均热板和铜热管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体化同步伺服电机,包括电机主体1、后端盖2、后盖3、中端盖4、驱动罩壳体5、伺服驱动器6、顶部散热鳍片7、侧方散热鳍片8、驱动罩上盖9、驱动罩后盖10、风机11、电连接器12和编码器13,编码器13安装在后端盖2的前端,后端盖2安装在电机主体1的末端,后盖3安装在后端盖2的末端,中端盖4安装在电机主体1和后端盖2的上端,驱动罩壳体5安装在中端盖4的上端,风机11设置在驱动罩壳体5的前端,伺服驱动器6安装在驱动罩壳体5的中间,侧方散热鳍片8设有2个且分布在伺服驱动器6的两侧,顶部散热鳍片7安装在伺服驱动器6的顶部,风机前端安装风机罩14,驱动罩上盖9安装在顶部散热鳍片7的顶部,驱动罩后盖10安装在驱动罩壳体5的后端,电连接器12设置在后盖3的上端。风机均满足IP67防护等级,可适应户外环境使用。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均热板15,均热板15设置在伺服驱动器6的上端面,均热板15的两侧与驱动罩上盖9固定连接。伺服驱动器固定于均热板上,伺服驱动器的散热面与均热板通过螺钉连接,接触面涂抹导热硅脂以提高热传导效率。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铜热管16,铜热管16为对称件,铜热管两端穿过两侧的侧方散热鳍片8,铜热管16中间部分位于均热板15上。铜热管设有4条,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驱动罩壳体5中间设有腔体51,伺服驱动器位于腔体内。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的引线从后端盖和中端盖的穿线孔接入上部的伺服驱动器上。驱动器上盖、驱动罩后盖和风机罩,与散热鳍片结合形成风道,以提高风机散热效率。伺服驱动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通过铝板和导热硅脂传到均热板上,均热板中的铜热管将热量传导至散热鳍片上,最后通过大风量的风机把热量带走,以达到给伺服驱动器降温的目的。所有部件连接面均涂抹防水胶,以达到IP67防护等级。所有紧固件均采用316L不锈钢螺钉,防止螺钉生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化同步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主体、后端盖、后盖、中端盖、驱动罩壳体、伺服驱动器、顶部散热鳍片、侧方散热鳍片、驱动罩上盖、驱动罩后盖、风机、电连接器和编码器,编码器安装在后端盖的前端,后端盖安装在电机主体的末端,后盖安装在后端盖的末端,中端盖安装在电机主体和后端盖的上端,驱动罩壳体安装在中端盖的上端,风机设置在驱动罩壳体的前端,伺服驱动器安装在驱动罩壳体的中间,侧方散热鳍片设有2个且分布在伺服驱动器的两侧,顶部散热鳍片安装在伺服驱动器的顶部,风机前端安装风机罩,驱动罩上盖安装在顶部散热鳍片的顶部,驱动罩后盖安装在驱动罩壳体的后端,电连接器设置在后盖的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同步伺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主体、后端盖、后盖、中端盖、驱动罩壳体、伺服驱动器、顶部散热鳍片、侧方散热鳍片、驱动罩上盖、驱动罩后盖、风机、电连接器和编码器,编码器安装在后端盖的前端,后端盖安装在电机主体的末端,后盖安装在后端盖的末端,中端盖安装在电机主体和后端盖的上端,驱动罩壳体安装在中端盖的上端,风机设置在驱动罩壳体的前端,伺服驱动器安装在驱动罩壳体的中间,侧方散热鳍片设有2个且分布在伺服驱动器的两侧,顶部散热鳍片安装在伺服驱动器的顶部,风机前端安装风机罩,驱动罩上盖安装在顶部散热鳍片的顶部,驱动罩后盖安装在驱动罩壳体的后端,电连接器设置在后盖的上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燕祥王云慧陈佳跃柯文成唐飞飞曹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英硕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