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在压力件与板之间具有明确接触的CVT平环板链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具有无级变速器的机动车辆驱动器的平环板链,该平环板链具有经由压力件彼此铰接的板,其中:支承面形成在压力件和板中的每一者上,压力件和板经由支承面彼此支承,从而形成接触区域以用于力传递;压力件和板各自具有至少两个形成接触区域的支承面,并且压力件和板经由接触区域彼此支承以用于力传递,使得在一侧上,在沿平环板链的旋转方向可见的外部接触区域上产生第一接触面,该第一接触面是线性的或平坦的并因此围成角度α,并且在另一侧上,在内部接触区域上产生第二接触面,该第二接触面围成角度β。角度α和β也可以分别单独地称为“包角”。
技术介绍
在已知的CVT链中,当负载较低时,板与压力件之间的接触主要发生在与链的纵向中心轴线正交定位的板的横向支架区域内,从而产生力载体相对于平环板链/板的纵向轴线以平坦角度取向的力矢量。另外,到板中的力引入点与在链中传递张力的纵向支架相距相对较远,因此会产生较大的杠杆臂,同时产生作用在纵向支架上的相应较大的扭矩,这导致较大的支架弯曲和板负载。在高负载(即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具有无级变速器的机动车辆驱动器的平环板链,所述平环板链具有经由压力件(23)彼此铰接的板(18),支承面(26、27、28)形成在所述压力件(23)和所述板(18)中的每一者上,所述压力件(23)和所述板(18)经由所述支承面彼此支承,从而形成接触区域以用于力传递,所述压力件(23)和所述板(18)各自具有至少两个形成接触区域的支承面(26、27、28),并且压力件(23)和板(18)经由所述接触区域彼此支承以用于力传递,使得在一侧上,在沿所述平环板链的旋转方向可见的外部接触区域(26)上产生第一接触面(31),所述第一接触面是线性的或平坦的并因此围成角度α,并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219 DE 102019104177.51.一种用于具有无级变速器的机动车辆驱动器的平环板链,所述平环板链具有经由压力件(23)彼此铰接的板(18),支承面(26、27、28)形成在所述压力件(23)和所述板(18)中的每一者上,所述压力件(23)和所述板(18)经由所述支承面彼此支承,从而形成接触区域以用于力传递,所述压力件(23)和所述板(18)各自具有至少两个形成接触区域的支承面(26、27、28),并且压力件(23)和板(18)经由所述接触区域彼此支承以用于力传递,使得在一侧上,在沿所述平环板链的旋转方向可见的外部接触区域(26)上产生第一接触面(31),所述第一接触面是线性的或平坦的并因此围成角度α,并且在另一侧上,在内部接触区域(27)上产生第二接触面(32),所述第二接触面围成角度β,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α≥160°且≤180°,并且所述角度β≥90°且≤1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环板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面(32)的形状至少部分地或完全由圆柱形圆柱体或球体确定。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平环板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面(32)具有面向所述第一接触面(31)的角度δ,所述角度δ≥5°且≤30°,并且/或者所述第二接触面(32)具有背离所述第一接触面(31)的角度γ,所述角度γ≥0°且≤15°。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平环板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件(23)和所述板(18)各自具有恰好三个形成接触区域的支承面(26、27、28),并且压力件(23)和板(18)经由所述恰好三个接触区域彼此支承以用于力传递,并且/或者就所述压力件(23)和所述板(18)而言,所述三个支承面(26、27、2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法尔克,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