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光伏施工工地用光伏对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668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伏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式光伏施工工地用光伏对接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光伏电缆进行对接的时候,往往支撑架不便于移动,使用起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耗费人力的问题。一种可移动式光伏施工工地用光伏对接机构,包括U型架,U型架的两侧顶部均开设有对接槽,U型架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且两个移动机构关于U型架底部中心对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U型板,第一U型板为倒U型结构,第一U型板的顶部与U型架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第一U型板内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移动,节省人力,使用便捷,具有实用性和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式光伏施工工地用光伏对接机构
本技术涉及光伏施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式光伏施工工地用光伏对接机构。
技术介绍
光伏工程是指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而光伏工程包括研究开发太阳能发电的一项系统工程,光伏工程的另一层含义是指采用太阳能发电的设备工程。在光伏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光伏电缆进行对接。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将光伏电缆放在支撑架上,然后进行对接。但是,在放在支撑架上对光伏电缆进行对接的时候,往往支撑架不便于移动,使用起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耗费人力,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可移动式光伏施工工地用光伏对接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式光伏施工工地用光伏对接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光伏电缆进行对接的时候,往往支撑架不便于移动,使用起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耗费人力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式光伏施工工地用光伏对接机构,包括U型架,U型架的两侧顶部均开设有对接槽,U型架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且两个移动机构关于U型架底部中心对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U型板,第一U型板为倒U型结构,第一U型板的顶部与U型架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第一U型板内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柱,且第二连接柱的两端与第一U型板的内侧两侧之间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柱上套接有第一齿轮,第一U型板内侧设置有第二U型板,且第二U型板位于第一齿轮的下方,第二U型板内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柱,且第一连接柱的两端与第二U型板的内侧两侧之间分别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柱上套接有配合第一齿轮使用的第二齿轮,第二U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筒,支撑杆的底端贯穿固定筒的顶部,且支撑杆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并且支撑杆与固定筒之间为滑动连接,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弹簧,且第一挤压弹簧的底端与固定筒的内腔底部之间弹性连接,固定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一耳座,三个第一耳座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减震杆,且减震杆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耳座,并且第二耳座的底部安装有滚轮,三个减震杆相对应的一侧与固定筒的外侧之间均通过压缩弹簧固定连接。优选的,移动机构还包括滑块,滑块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滑块相对应的一侧与连接板的两侧之间均固定连接,并且固定筒内腔两侧均开设有配合滑块使用的滑槽。优选的,移动机构还包括限位板,限位板的顶部与U型架底部一侧之间固定连接,限位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片,且限位片一侧通过通槽贯穿限位板的一侧,并且限位片的延伸部分位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处之间,限位板远离第一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且两个固定板位于通槽两侧,两个固定板相对应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配合限位片使用的第二挤压弹簧。优选的,移动机构包括伸缩杆,伸缩杆设置有两个,且两个伸缩杆分别位于两个第二挤压弹簧内侧,并且两个伸缩杆相对的一端与两个固定板之间分别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挤压弹簧相对应的一端均弹性连接有防滑板,且两个防滑板与两个伸缩杆相对应的一端的之间分别固定连接。优选的,两个对接槽均为U型状,两个对接槽内侧的竖直段和两个水平段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挤压弹簧,且三个第三挤压弹簧相对应的一端均弹性连接有凹型板。优选的,三个第一耳座呈环形阵列分布。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需要将光伏电缆进行对接时,将光伏电缆分别放在两个对接槽中,可以根据使用的场地进行高度调节,转动支撑杆,支撑杆通过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进行转动,使得支撑杆发生角度的变化,需要移动U型架时,直接推动即可,当遇到不平的地面,支撑杆通过第一挤压弹簧在固定筒内进行减震,三个滚轮通过第一耳座、第二耳座和减震杆发生转动,配合压缩弹簧实现减震,来适应地面,从而可以更方便的移动U型架。1、通过第一U型板、第二U型板、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支撑杆、固定筒、第一耳座、第二耳座、减震杆、滚轮、压缩弹簧和第一挤压弹簧之间的配合,便于移动U型架,较为节省人力,而且还具有减震效果,使得本技术可以适应不同的地面,提高本技术的适用性和实用性。2、通过第三挤压弹簧和凹型板之间的配合,便于对需要对接的光伏电缆进行夹持固定,方便对光伏电缆进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正剖图;图2为本技术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中B区域的放大图。图中:1、U型架;2、移动机构;201、第一U型板;202、第一齿轮;203、第二齿轮;204、第二U型板;205、支撑杆;206、固定筒;207、滑槽;208、滑块;209、第一耳座;210、减震杆;211、第二耳座;212、压缩弹簧;213、连接板;214、第一挤压弹簧;215、滚轮;216、固定板;217、第二挤压弹簧;218、伸缩杆;219、防滑板;220、限位片;221、限位板;222、通槽;223、第一连接柱;224、第二连接柱;3、对接槽;4、第三挤压弹簧;5、凹型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5,一种可移动式光伏施工工地用光伏对接机构,包括U型架1,U型架1的两侧顶部均开设有对接槽3,U型架1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2,且两个移动机构2关于U型架1底部中心对称;移动机构2包括第一U型板201,第一U型板201为倒U型结构,第一U型板201的顶部与U型架1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第一U型板201内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柱224,且第二连接柱224的两端与第一U型板201的内侧两侧之间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柱224上套接有第一齿轮202,第一U型板201内侧设置有第二U型板204,且第二U型板204位于第一齿轮202的下方,第二U型板204内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柱223,且第一连接柱223的两端与第二U型板204的内侧两侧之间分别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柱223上套接有配合第一齿轮202使用的第二齿轮203,第二U型板2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5,支撑杆205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筒206,支撑杆205的底端贯穿固定筒206的顶部,且支撑杆205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13,并且支撑杆205与固定筒206之间为滑动连接,连接板2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弹簧214,且第一挤压弹簧214的底端与固定筒206的内腔底部之间弹性连接,固定筒2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式光伏施工工地用光伏对接机构,包括U型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1)的两侧顶部均开设有对接槽(3),所述U型架(1)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2),且两个移动机构(2)关于U型架(1)底部中心对称;/n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第一U型板(201),所述第一U型板(201)为倒U型结构,所述第一U型板(201)的顶部与U型架(1)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型板(201)内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柱(224),且第二连接柱(224)的两端与第一U型板(201)的内侧两侧之间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224)上套接有第一齿轮(202),所述第一U型板(201)内侧设置有第二U型板(204),且第二U型板(204)位于第一齿轮(202)的下方,所述第二U型板(204)内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柱(223),且第一连接柱(223)的两端与第二U型板(204)的内侧两侧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223)上套接有配合第一齿轮(202)使用的第二齿轮(203),所述第二U型板(2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5),所述支撑杆(205)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筒(206),所述支撑杆(205)的底端贯穿固定筒(206)的顶部,且支撑杆(205)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13),并且支撑杆(205)与固定筒(206)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2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弹簧(214),且第一挤压弹簧(214)的底端与固定筒(206)的内腔底部之间弹性连接,所述固定筒(20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一耳座(209),三个所述第一耳座(209)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减震杆(210),且减震杆(210)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耳座(211),并且第二耳座(211)的底部安装有滚轮(215),三个所述减震杆(210)相对应的一侧与固定筒(206)的外侧之间均通过压缩弹簧(21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式光伏施工工地用光伏对接机构,包括U型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1)的两侧顶部均开设有对接槽(3),所述U型架(1)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2),且两个移动机构(2)关于U型架(1)底部中心对称;
所述移动机构(2)包括第一U型板(201),所述第一U型板(201)为倒U型结构,所述第一U型板(201)的顶部与U型架(1)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型板(201)内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柱(224),且第二连接柱(224)的两端与第一U型板(201)的内侧两侧之间分别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224)上套接有第一齿轮(202),所述第一U型板(201)内侧设置有第二U型板(204),且第二U型板(204)位于第一齿轮(202)的下方,所述第二U型板(204)内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柱(223),且第一连接柱(223)的两端与第二U型板(204)的内侧两侧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223)上套接有配合第一齿轮(202)使用的第二齿轮(203),所述第二U型板(2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5),所述支撑杆(205)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筒(206),所述支撑杆(205)的底端贯穿固定筒(206)的顶部,且支撑杆(205)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13),并且支撑杆(205)与固定筒(206)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2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弹簧(214),且第一挤压弹簧(214)的底端与固定筒(206)的内腔底部之间弹性连接,所述固定筒(20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三个第一耳座(209),三个所述第一耳座(209)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减震杆(210),且减震杆(210)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耳座(211),并且第二耳座(211)的底部安装有滚轮(215),三个所述减震杆(210)相对应的一侧与固定筒(206)的外侧之间均通过压缩弹簧(21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式光伏施工工地用光伏对接机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一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