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接式接线端子的脱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6613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接式接线端子的脱开结构,包括用于铰接在压接式接线端子绝缘基座上的防护盖、安装在防护盖上的弹片、安装在压接式接线端子绝缘基座上的导电片;弹片包括水平部、斜部和压紧部,斜部倾斜连接在水平部的左端,压紧部呈“S”型结构,斜部上设置有第一折弯结构,导电片上设置有第二折弯结构,斜部与导电片通过第一折弯结构和第二折弯结构相互扣合;防护盖上滑动安装有一推块,推块穿过弹片的水平部后与弹片斜部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用户在有限的操作空间内,用工具推动推块进而快速脱开压接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接式接线端子的脱开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联接
,具体涉及一种压接式接线端子的脱开结构。
技术介绍
接线端子是电联接领域一类非常重要的产品,其成本低廉和应用方式灵活,使得国内外电联产品市场接线端子的各种新技术及其相关产品层出不穷。从最初的板式接线端子,到后来的压线框式接线端子,再到现在的弹片式接线端子,不论端子如何换代升级,现有端子大多都没有从接线方式上进行突破创新,即都是假定客户端的导线可折弯,端子安装好后,导线插入相应的端子孔内以实现电缆的连接。另外,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大电流穿墙端子,可以不折弯导线,让导线平行靠近端子导电片,然后用螺丝刀扳动置于端子内部的多连杆机构,依靠该多连杆机构的自锁原理锁紧导线。由于端子内部机构复杂,使得该端子的体积非常庞大,且扳动螺丝刀的过程中需要转动一定角度,进而无法满足特殊客户对端子使用空间的限定。此外,该多连杆机构为刚性部件,亦无法满足端子可同时兼容压接大范围导线的要求。另外,目前市场上的同类型的端子,在采用工具进行脱开压接操作时对空间要求高,且操作不便,不能满足客户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接式接线端子的脱开结构,在实际的使用中可以使压线部件快速脱开的优点;使得接线端子能够实现循环利用的目的,拆卸过程中不会损坏接线端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接式接线端子的脱开结构,包括用于铰接在压接式接线端子绝缘基座上的防护盖、安装在防护盖上的弹片、安装在压接式接线端子绝缘基座上的导电片;弹片包括水平部、斜部和压紧部,斜部倾斜连接在水平部的左端,压紧部呈“S”型结构,斜部上设置有第一折弯结构,导电片上设置有第二折弯结构,斜部与导电片通过第一折弯结构和第二折弯结构相互扣合;防护盖上滑动安装有一推块,推块穿过弹片的水平部后与弹片斜部接触。进一步优化,防护盖上设置有第一推块槽,弹片的水平部上与所述第一推块槽相互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推块槽,推块滑动安装在第一推块槽内;安装槽内设置有能够延伸进第二推块槽内的凸条;推块侧壁设置有限位凸台,限位凸台具有一个引导斜面,推块滑动安装在第一推块槽内后,推块上的限位凸台与凸条实现扣合;推块左端与弹片的斜部接触。其中,斜部与水平部之间的夹角为70-80°。进一步限定,斜部与水平部之间的夹角为75°。其中,斜部包括连接部和连接在所述连接部两侧的卡爪,卡爪端部设置有所述第一折弯结构。进一步优化,水平部右端设置有两个呈“S”型结构的尾爪,尾爪与导电片上设置的方孔配合。其中,防护盖具有一个安装槽,安装槽内设置有定位销,弹片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进一步优化,安装槽侧壁设置有防呆柱,水平部侧边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防呆柱配合的防呆缺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主要由防护盖、弹片、导电片三部分组成,在实际的使用中,弹片安装在防护盖上,防护盖铰接在接线端子的绝缘基座上,使得防护盖能够转动,导电片固定安装在绝缘端子的绝缘基座上,在固定导线的时候只需要通过转动防护盖,使得弹片的压紧部将导线紧紧压在导电片上,然后通过弹片上设置的第一折弯结构及导电片上设置的第二折弯结构相互扣合将导线进行压紧固定;固定导线的时候方便快捷;需要拆卸的时候,只需要推动所述推块,推块下移后将会与弹片的斜部接触,在持续下移的过程中将会驱使斜部发生变形,推块将斜部涨开,使得第一折弯结构与第二折弯结构之间的配合脱开;如此即可完成压紧部件的脱开操作;其具有便于快速压接及脱开的优点;使得接线端子能够实现循环利用的目的,且拆卸过程中不会损坏接线端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A面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拆去防护盖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防护盖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弹片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1-绝缘基座,2-防护盖,3-弹片,4-导电片,5-水平部,6-斜部,7-压紧部,8-第一折弯结构,9-第二折弯结构,10-推块,11-第一推块槽,12-第二推块槽,13-凸条,14-限位凸台,15-连接部,16-卡爪,17-导线,18-尾爪,19-安装槽,20-定位销,21-定位孔,22-防呆柱,23-防呆缺口,24-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压接式接线端子的脱开结构,包括用于铰接在压接式接线端子绝缘基座1上的防护盖2、安装在防护盖2上的弹片3、安装在压接式接线端子绝缘基座1上的导电片4;弹片3包括水平部5、斜部6和压紧部7,斜部6倾斜连接在水平部5的左端,压紧部7呈“S”型结构,斜部6上设置有第一折弯结构8,导电片4上设置有第二折弯结构9,斜部6与导电片4通过第一折弯结构8和第二折弯结构9相互扣合;防护盖2上滑动安装有一推块10,推块10穿过弹片3的水平部5后与弹片3斜部6接触。其中,压紧部7连接在水平部5的右端。进一步优化,防护盖2上设置有第一推块槽11,弹片3的水平部5上与所述第一推块槽11相互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推块槽12,推块10滑动安装在第一推块槽11内;安装槽19内设置有能够延伸进第二推块槽12内的凸条13;推块10侧壁设置有限位凸台14,限位凸台14具有一个引导斜面,推块10滑动安装在第一推块槽11内后,推块10上的限位凸台14与凸条13实现扣合;推块10左端与弹片3的斜部6接触。本技术主要由防护盖2、弹片3、导电片4三部分组成,在实际的使用中,弹片3安装在防护盖2上,防护盖2铰接在接线端子的绝缘基座1上,使得防护盖2能够转动,导电片4固定安装在绝缘端子的绝缘基座1上,在固定导线17的时候只需要通过转动防护盖2,使得弹片3的压紧部7将导线17紧紧压在导电片4上,然后通过弹片3上设置的第一折弯结构8及导电片4上设置的第二折弯结构9相互扣合将导线17进行压紧固定;固定导线17的时候方便快捷;需要拆卸的时候,只需要推动所述推块10,推块10下移后将会与弹片3的斜部6接触,在持续下移的过程中将会驱使斜部6发生变形,推块10将斜部6涨开,使得第一折弯结构8与第二折弯结构9之间的配合脱开;如此即可完成拆卸的过程;其具有便于快速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接式接线端子的脱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铰接在压接式接线端子绝缘基座上的防护盖、安装在防护盖上的弹片、安装在压接式接线端子绝缘基座上的导电片;弹片包括水平部、斜部和压紧部,斜部倾斜连接在水平部的左端,压紧部呈“S”型结构,斜部上设置有第一折弯结构,导电片上设置有第二折弯结构,斜部与导电片通过第一折弯结构和第二折弯结构相互扣合;防护盖上滑动安装有一推块,推块穿过弹片的水平部后与弹片斜部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接式接线端子的脱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铰接在压接式接线端子绝缘基座上的防护盖、安装在防护盖上的弹片、安装在压接式接线端子绝缘基座上的导电片;弹片包括水平部、斜部和压紧部,斜部倾斜连接在水平部的左端,压紧部呈“S”型结构,斜部上设置有第一折弯结构,导电片上设置有第二折弯结构,斜部与导电片通过第一折弯结构和第二折弯结构相互扣合;防护盖上滑动安装有一推块,推块穿过弹片的水平部后与弹片斜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接式接线端子的脱开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护盖上设置有第一推块槽,弹片的水平部上与所述第一推块槽相互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推块槽,推块滑动安装在第一推块槽内;安装槽内设置有能够延伸进第二推块槽内的凸条;推块侧壁设置有限位凸台,限位凸台具有一个引导斜面,推块滑动安装在第一推块槽内后,推块上的限位凸台与凸条实现扣合;推块左端与弹片的斜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接式接线端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新明高云旭于滨黄兴冷伟何浩齐胜群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瑞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