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云门禁可视对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64172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18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型云门禁可视对讲系统,包括室外单元机、加密装置、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云服务器、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户内机和智能终端;室外单元机包括第一音视频采集装置和第一音视频播放装置,智能终端用于安装用户端APP;室外单元机与云服务器双向连通,智能终端和云服务器双向连通,户内机与云服务器双向连通,户内机包括第二音视频采集装置和第二音视频播放装置,加密装置对室外单元机和云服务器之间、智能终端和云服务器之间以及户内机和云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加解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有线部署工程量大且复杂度高,无线部署传输距离短且对环境要求高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数据传输高效且安全性好,可以实时远程控制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云门禁可视对讲系统
本申请涉及门禁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云门禁可视对讲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RFID射频技术及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门禁系统根据输入设备识别原理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刷卡门禁系统、生物识别门禁系统、新型门禁系统。1、刷卡门禁系统:根据卡片的种类可以分为接触卡门禁系统(磁条卡、条码卡)和非接触卡(又叫感应卡、射频卡)门禁系统。接触卡门禁系统由于接触使的卡片容易磨损且信息易复制、易因外界磁场干扰使卡片失效,使用的场景已经越来越少了,一般只在和银行卡(磁条卡)有关的场合被使用。非接触卡使用时无需与读卡设备接触,具有使用方便、耐用性强、性价比高、读取速度快、卡片信息难以复制、安全性高等优势,是当前门禁系统的主流。2、生物识别门禁系统:通过验证人体生物特征的方式识别身份的门禁系统。常见的生物特征有:指纹(手指表层的指纹信息,每个人的指纹纹路特征存在差异性)、掌型(每个人的手掌的骨骼形状存在差异性)、面部识别(每个人的五官特征和位置不同)、虹膜(每个人的视网膜通过光学扫描存在差异性)、指静脉(每个人手指静脉的形状及分布不同)等。优点:无需携带卡片等介质,从识别的角度来说安全性极好,重复的几率少,不容易被复制。缺点:成本高。识别率不高,对环境要求高,对使用者要求高(比如指纹不能划伤,眼不能红肿出血,脸上不能有伤,或胡子的多少),使用不方便(比如虹膜型的和面部识别型的,安装高度位置一定了,但使用者的身高却各不相同),由于生物识别需要比对很多参数特征,比对速度慢,不利于人员人数过多的场合。人体的生物特征会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容易产生拒识率,例如:指纹由于季节和干湿度不同而不同,掌型和人像由于年龄的增长而改变,虹膜由于眼部患病而改变等,明明是这个人,但是他的生物特征变了,生物识别门禁系统会认为不是本人。3、新型门禁系统:近年新出的以二维码作为身份的识别载体的门禁系统。将传统的卡片信息编码成一个二维码图形,并通过短信、彩信的方式发送保存到手机上或直接打印出来,使用时,通过专用的读码设备对二维码图进行识读验证,通过判断二维码信息和身份证信息的合法性来管控人员进出。优点:无需携带卡片介质,成本低、易于制作、构造简单、灵活实用,常用于临时权限管理,例如:临时访客登记、预约。缺点:二维码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但这是一把双刃剑,我们通过二维码能够获得更多信息的同时,也有可能因为这个小小的二维码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现在火车票上都已经有了可以储存个人信息的二维码,而在不久前,就发生过因为车票随意丢弃,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获取乘客信息进行非法活动的新闻。在数据传输方面,现在市面比较关注的应用于门禁系统的无线方式有以下几种:微功率无线485方案:传输距离在几百米以内,虽然成本较低,因为微功率的无线传输国家没有太大的政策限制,使用也比较泛滥,遥控器防盗器等等很多设备都采用了微功率的方案,使得某个区域容易收到其他信号的干扰很多而通讯不稳定,由于传输距离太短不容易在大型项目上应用。无线数传电台(中大功率无线485)方案:传输距离可以达几公里。受无线电管理的国家政策制约,如果合法使用,需要缴纳高昂的年费,用于门禁成本太高。如果不合法使用,容易被查处和罚款,并会被勒令停止使用。短信方式:传输数据量小,容易丢失,通讯不稳定,实时性也不好,GPRS和CDMA:只要手机信号覆盖到的地方就可以联网,信号还比较稳定,但是由于其要缴纳年费,而且接入设备较贵,从一千多元到数千元不等。一般只适合移动和联通自己使用,其他用户多半用不起。短距离传输,无线跳转方式:用支持100米(空旷距离。有墙的障碍距离会大幅度缩水)芯片设计,控制器即是收发设备,又是向下一台设备发送数据的中转设备。这个方案无法解决跨度较大的无线传输,门和门之间距离超过100米就不行了(如果有墙更短),如果一台控制器出问题,则会影响到整个网络的通讯,而查找故障时相当不方便。频繁地信号中转使得通讯的稳定性堪忧。无线路由器方案:采用TCP控制器,无线路由器和无线接收设备,成本只有数百元,但是2.4G的传输距离虽然比较稳定,但是传输距离很短,空旷距离最大100米,如果有墙,则缩短得很厉害,所以这个方案也没有太大实用价值。现市场上主流的门禁系统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缺陷,比如利用RFID射频技术的刷卡门禁系统,需要卡片介质,易被复制,安全性差;又如利用生物技术的生物识别门禁系统,虽然安全性好,重复几率少,不易被复制,但成本高、识别率低、对环境要求和对使用者要求高;再如利用二维码作为身份识别载体的门禁系统,虽然成本低、易制作、但因二维码信息量大,容易泄露个人信息,存在安全隐患。另外传输方式上,有线传输时的需要布线组网、工程量大、施工繁琐;无线传输时的通讯距离短、通讯不稳定、无线频率的政策限制等综上,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门禁系统采用有线部署的工程量大且复杂度高;2、门禁系统采用无线部署无线距离短且对环境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门禁系统采用有线部署的工程量大且复杂度高;采用无线部署无线距离短且对环境要求高的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云门禁可视对讲系统。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云门禁可视对讲系统,包括:室外单元机、加密装置、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云服务器、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户内机和智能终端;所述室外单元机包括第一音视频采集装置和第一音视频播放装置,所述智能终端用于安装用户端APP;所述室外单元机与所述云服务器双向连通,所述智能终端和所述云服务器双向连通,所述户内机与所述云服务器双向连通,所述户内机包括第二音视频采集装置和第二音视频播放装置,所述加密装置用于对所述室外单元机和所述云服务器之间、所述智能终端和所述云服务器之间以及所述户内机和所述云服务器之间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优选的,所述室外单元机是身份验证装置。优选的,所述身份验证装置包括呼叫对讲装置、人脸识别装置、密码输入装置、二维码识别装置和蓝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优选的,新型云门禁可视对讲系统还包括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连接至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优选的,所述定位模块包括北斗定位模块和/或GPS定位模块。优选的,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包括4G通信模块和/或GPRS通信模块和/或5G通信模块和/或NB-IOT通信模块。优选的,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包括4G通信模块和/或GPRS通信模块和/或5G通信模块和/或NB-IOT通信模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新型云门禁可视对讲系统由云服务器、室外单元机、加密装置、户内机、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智能终端和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等模块构成,通过加密装置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安全性好,云服务器作为云端大脑,可以提高门禁的可识别率,功能丰富多元,通过智能终端安装的用户端APP可以实时远程管理,实现人与空间、设备的高效互联。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云门禁可视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单元机、加密装置、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云服务器、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户内机和智能终端;/n所述室外单元机包括第一音视频采集装置和第一音视频播放装置,所述智能终端用于安装用户端APP;所述室外单元机与所述云服务器双向连通,所述智能终端和所述云服务器双向连通,所述户内机与所述云服务器双向连通,所述户内机包括第二音视频采集装置和第二音视频播放装置,所述加密装置用于对所述室外单元机和所述云服务器之间、所述智能终端和所述云服务器之间以及所述户内机和所述云服务器之间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云门禁可视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单元机、加密装置、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云服务器、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户内机和智能终端;
所述室外单元机包括第一音视频采集装置和第一音视频播放装置,所述智能终端用于安装用户端APP;所述室外单元机与所述云服务器双向连通,所述智能终端和所述云服务器双向连通,所述户内机与所述云服务器双向连通,所述户内机包括第二音视频采集装置和第二音视频播放装置,所述加密装置用于对所述室外单元机和所述云服务器之间、所述智能终端和所述云服务器之间以及所述户内机和所述云服务器之间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云门禁可视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单元机是身份验证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云门禁可视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建勇任宝江
申请(专利权)人:喆杉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