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城市微环境监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4259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城市微环境监测设备,包括底座支架,底座支架上设置通风管,通风管中安装风向风速传感器,底座支架上安装紫外/光照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噪声传感器,底座支架上设置定位/通讯天线,底座支架底部安装水位计,底座支架侧部设置电源插口,底座支架顶端安装摄像机,底座支架中部安装数据通讯模块;还包括云服务器和手持终端,云服务器与数据通讯模块(4G/GPRS通讯模块、5G通讯模块、NB‑IoT物联网模块)和手持终端均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云服务器平台对工地扬尘、化工园区、重点工业企业以及城市空气质量进行有效监测,并实现污染预测、预警及污染事件的溯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城市微环境监测设备
本技术属于监测、预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的城市微环境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针对环境监测现状及当前网格化监管遇到的问题,均匀划分为若干网格点,综合固定监测和移动监测,希戈纳提出基于智慧环境的网格化空气质量监测技术,形成精细的覆盖整个区域的感知物联网络,解决方案,该方案针对城市、农村、居民区、工业实时监控多种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和分布规律,为管园区、工地等存在有组织和无组织污染排放源的区理者提供全面、精准的空气质量数据,且作为环境域,进行全面、精准“网格化布点”,将目标区域网格化监管的执法保障和有力支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新型的城市微环境监测设备,以提供一种可通过云服务器平台对工地扬尘、化工园区、重点工业企业以及城市空气质量进行有效监测,并实现污染预测、预警及污染事件溯源的城市微环境监测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微环境监测设备,包括底座支架,所述底座支架上设置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中安装风向风速传感器,所述底座支架上安装紫外/光照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噪声传感器,所述底座支架上设置定位/通讯天线,所述底座支架底部安装水位计,所述底座支架侧部设置电源插口,所述底座支架顶端安装摄像机,所述底座支架中部安装数据通讯模块;还包括云服务器和手持终端,所述云服务器与数据通讯模块和所述手持终端均信号连接,所述风向风速传感器、紫外/光照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噪声传感器、定位/通讯天线、水位计和摄像机分别将风向风速信号、光感信号、温湿度信号、噪声信号、位置信号、水位信号和视频数据通过数据通讯模块发送至所述云服务器。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通讯模块包括4G/GPRS通讯模块、5G通讯模块、NB-IoT物联网模块。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支架上还设有北斗定位模块与GPS定位模块。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新型的城市微环境监测设备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新型的城市微环境监测设备,电化学、半导体红外、PID、光散射等技术手段,测量原理简单,可针对环境空气中的SO2、NO2、CO、TVOC、O3等危险气体进行监测,同时结合测量的风速、风向(选配)等气象条件,快速生成数据并通过自带的传输单元及时传输到平台进行数据存储分析,对危险气体进行溯源及预警,体积小巧。(2)本技术所述的新型的城市微环境监测设备,可通过云服务器平台对工地扬尘、化工园区、重点工业企业以及城市空气质量进行有效监测,并实现污染预测、预警及污染事件的溯源。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风向风速传感器;2、紫外/光照度传感器;3、定位/通讯天线;4、温湿度传感器;5、出气通道;6、进气通道;7、摄像机;8、噪声传感器;9、电源插口;10、水位计。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新型的城市微环境监测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支架,所述底座支架上设置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中安装风向风速传感器1,所述底座支架上安装紫外/光照度传感器2,温湿度传感器4和噪声传感器8,所述底座支架上设置定位/通讯天线3,所述底座支架底部安装水位计10,所述底座支架侧部设置电源插口9,所述底座支架顶端安装摄像机7,所述底座支架中部安装数据通讯模块;还包括云服务器(人工智能平台)和手持终端,所述云服务器(人工智能平台)与数据通讯模块和所述手持终端均信号连接,所述风向风速传感器1、紫外/光照度传感器2、温湿度传感器4、噪声传感器8、定位/通讯天线3、水位计10和摄像机7分别将风向风速信号、光感信号、温湿度信号、噪声信号、位置信号、水位信号和视频数据通过数据通讯模块发送至云服务器(人工智能平台);数据通讯模块包括4G/GPRS通讯模块、5G通讯模块、NB-IoT物联网模块;采用电化学、半导体红外、PID、光散射等技术手段,测量原理简单,可针对环境空气中的SO2、NO2、CO、TVOC、O3等危险气体进行监测,同时结合测量的风速、风向(选配)等气象条件,快速生成数据并通过自带的传输单元及时传输到平台进行数据存储分析,对危险气体进行溯源及预警,体积小巧。将新型的城市微环境监测设备布局在地球各个角落,还可在此设备上设置北斗定位模块与GPS定位模块,针对城市、农村、居民区、工业实时监控多种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和分布规律,为管园区、工地等存在有组织和无组织污染排放源的区理者提供全面、精准的空气质量数据,且作为环境域,进行全面、精准“网格化布点”,将目标区域网格化监管的执法保障和有力支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城市微环境监测设备,包括底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支架上设置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中安装风向风速传感器,所述底座支架上安装紫外/光照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噪声传感器,所述底座支架上设置定位/通讯天线,所述底座支架底部安装水位计,所述底座支架侧部设置电源插口,所述底座支架顶端安装摄像机,所述底座支架中部安装数据通讯模块;/n还包括云服务器和手持终端,所述云服务器与数据通讯模块和所述手持终端均信号连接,所述风向风速传感器、紫外/光照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噪声传感器、定位/通讯天线、水位计和摄像机分别将风向风速信号、光感信号、温湿度信号、噪声信号、位置信号、水位信号和视频数据通过数据通讯模块发送至云服务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城市微环境监测设备,包括底座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支架上设置通风管,所述通风管中安装风向风速传感器,所述底座支架上安装紫外/光照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噪声传感器,所述底座支架上设置定位/通讯天线,所述底座支架底部安装水位计,所述底座支架侧部设置电源插口,所述底座支架顶端安装摄像机,所述底座支架中部安装数据通讯模块;
还包括云服务器和手持终端,所述云服务器与数据通讯模块和所述手持终端均信号连接,所述风向风速传感器、紫外/光照度传感器、温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建勇任宝江
申请(专利权)人:喆杉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