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环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6342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环割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有底环,底环上转动连接有前环,并且转动连接在多个用于切割电缆的切割刀片,前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环,并且设置有用于带动第一转动环转动的转动装置,第一转动环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驱动板,多个第一驱动板均一端转动连接在相应的切割刀片的刀身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操作者通过转动装置带动第一转动环相对于底环转动,第一转动环带动多个第一驱动板的一端同步转动,从而带动多个切割刀片同时向内转动,以均匀切割电缆的保护层,避免伤害电缆内芯,从而确保电缆的质量,以避免安全隐患,并且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电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环割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切割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缆环割器。
技术介绍
电缆包括内芯和绝缘的保护层,内芯一般呈圆形,保护层套设在内芯外。电路检修或者安装的时候,需要用液压钳等传统工具将电缆的外层保护层切割剥离,以便于连接线路。电缆对接需要环割,现在的液压钳通过挤压的方式在电缆环割中会使得电缆内部的铝质线材截面形变,导致电缆两端不容易对接,由于电缆的直径不同,切割的时候容易深浅不一,而对电缆的内芯造成损伤,导致对电缆的质量产生影响,被损伤的电缆连接成的线路容易隐藏安全隐患。所以现有环割的方式不能保证电缆环割至所需的直径,以及线材截面不变形。而且液压钳笨重,环割一般都是野外作业,不方便翻山越岭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环割器,该环割器能够保证电缆环割至所需的直径,以及线材截面不变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环割器,包括有底环,底环上固定连接有前环,并且转动连接在多个用于切割电缆的切割刀片,前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环,并且设置有用于带动第一转动环转动的转动装置,第一转动环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驱动板,多个第一驱动板均一端转动连接在相应的切割刀片的刀身上,当切割时,转动装置带动第一转动环转动,以带动第一驱动板转动,从而带动切割刀片向内转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转动装置包括有安装板,安装板安装在前环上,并且设置有铰接座和引导块,铰接座上转动连接有把手,把手的把身上转动连接有铰接板,引导块设置有引导孔,引导孔滑动连接有弹簧杆,第一转动环还设置有第一转动座,第一转动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弹簧杆的一端与铰接板转动连接,弹簧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板转动连接,并且连接有弹簧,弹簧的一端抵靠在引导块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底环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环和多个均匀圆周分布的第二驱动板,并且设置有调节板,前环与第二转动环分别设置在底环的两侧,调节板上安装有夹持装置,夹持装置包括有调节座,调节座固定连接有调节板上,调节座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调节块,调节块与第二转动环铰接,第二转动环转动连接有多个顶板,多个顶板均一端转动连接在相应的第二驱动板上,多个第二驱动板均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调节块包括有夹座,夹座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板,第二转动环上设置有第二转动座,两个第二转动板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转动座的两侧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底环上还固定连接有保护环,保护环设置在第一转动环的外侧,并且铰接有握柄,保护环的外环面还设置有标注切割直径的刻度尺,当握柄外翻时,握柄的远端伸出保护环的外圆。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底环上还设置有多个转轴,第一转动环还设置有多个均匀圆周分布的腰型孔,多个转轴均一端穿过相应的腰型孔,以与相应的切割刀片转动连接,以使切割刀片转动连接在底环上,并且与保护环固定连接,以将保护环固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转动环的内壁还设置有多条均匀圆周分布的加强筋,多条加强筋均设置有凸台,并且与多个腰型孔间隔设置,多个第一驱动板均转动连接在相应的凸台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多个切割刀片朝向环内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于切割的齿形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把手的上端还套设有塑料外套。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二转动环的内径小于第二底环的内径,多个第一驱动板均匀圆周分布设置。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操作者通过转动装置带动第一转动环相对于底环转动,第一转动环带动多个第一驱动板的一端同步转动,从而带动多个切割刀片同时向内转动,以均匀切割电缆的保护层,避免伤害电缆内芯,从而确保电缆的质量,以避免安全隐患,并且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电缆,从而保证电缆环割至所需的直径,以及线材截面不变形。环割器相对于液压钳更为轻便,便于携带,方便用于野外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电缆环割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电缆环割器分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环割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夹持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环割结构进行切割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夹持结构进行夹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环;11、切割刀片;111、齿形部;12、第二驱动板;121、滚轮;13、调节板;14、转轴;2、前环;3、第一转动环;31、第一驱动板;34、第一转动座;35、第一转动板;36、腰型孔;37、加强筋;371、凸台;4、转动装置;41、安装板;42、铰接座;43、引导块;431、引导孔;44、把手;441、铰接板;442、塑料外套;45、弹簧杆;46、弹簧;5、第二转动环;51、顶板;53、第二转动座;6、夹持装置;61、调节座;62、螺杆;63、调节块;631、夹座;632、凹槽;633、第二转动板;7、保护环;71、握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参照图1-6所示,一种电缆环割器,包括有底环1,底环1上固定连接有前环2,并且转动连接在多个用于切割电缆的切割刀片11,前环2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环3,并且设置有用于带动第一转动环3转动的转动装置4,第一转动环3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驱动板31,多个第一驱动板31均一端转动连接在相应的切割刀片11上,当切割时,转动装置4带动第一转动环3转动,以带动第一驱动板31转动,从而带动切割刀片11向内转动。通过上述方案,操作者通过转动装置4带动第一转动环3相对于底环1转动,第一转动环3带动多个第一驱动板31的一端同步转动,从而带动多个切割刀片11同时向内转动,以均匀切割电缆的保护层,避免伤害电缆内芯,从而确保电缆的质量,以避免安全隐患,并且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电缆,从而保证电缆环割至所需的直径,以及线材截面不变形。环割器相对于液压钳更为轻便,便于携带,方便用于野外作业。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转动装置4包括有安装板41,安装板41安装在前环2上,并且设置有铰接座42和引导块43,铰接座42上转动连接有把手44,把手44的把身上转动连接有铰接板441,引导块43设置有引导孔431,引导孔431滑动连接有弹簧杆45,第一转动环3还设置有第一转动座34,第一转动座34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35,弹簧杆45的一端与铰接板441转动连接,弹簧杆45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板35转动连接,并且连接有弹簧46,弹簧46的一端抵靠在引导块43上。通过上述方案,当需要进行切割时,操作者先扳动把手44,通过铰接板441带动弹簧杆45移动,带动第一转动环3转动动,以使得驱动力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并且依靠弹簧46提供缓冲,在确保切割刀片11切割电缆的保护层的同时,防止切割刀片11过多切入电缆内,避免将电缆的内芯划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环割器,其特征是:包括有底环(1),所述底环(1)上固定连接有前环(2),并且转动连接在多个用于切割电缆的切割刀片(11),所述前环(2)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环(3),并且设置有用于带动第一转动环(3)转动的转动装置(4),所述第一转动环(3)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驱动板(31),多个所述第一驱动板(31)均一端转动连接在相应的切割刀片(11)的刀身上,当切割时,转动装置(4)带动第一转动环(3)转动,以带动第一驱动板(31)转动,从而带动切割刀片(11)向内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环割器,其特征是:包括有底环(1),所述底环(1)上固定连接有前环(2),并且转动连接在多个用于切割电缆的切割刀片(11),所述前环(2)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环(3),并且设置有用于带动第一转动环(3)转动的转动装置(4),所述第一转动环(3)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驱动板(31),多个所述第一驱动板(31)均一端转动连接在相应的切割刀片(11)的刀身上,当切割时,转动装置(4)带动第一转动环(3)转动,以带动第一驱动板(31)转动,从而带动切割刀片(11)向内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环割器,其特征是:所述转动装置(4)包括有安装板(41),所述安装板(41)安装在前环(2)上,并且设置有铰接座(42)和引导块(43),所述铰接座(42)上转动连接有把手(44),所述把手(44)的把身上转动连接有铰接板(441),所述引导块(43)设置有引导孔(431),所述引导孔(431)滑动连接有弹簧杆(45),所述第一转动环(3)还设置有第一转动座(34),所述第一转动座(34)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35),所述弹簧杆(45)的一端与铰接板(441)转动连接,所述弹簧杆(45)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动板(35)转动连接,并且连接有弹簧(46),所述弹簧(46)的一端抵靠在引导块(4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环割器,其特征是:所述底环(1)上还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环(5)和多个均匀圆周分布的第二驱动板(12),并且设置有调节板(13),所述前环(2)与第二转动环(5)分别设置在底环(1)的两侧,所述调节板(13)上安装有夹持装置(6),所述夹持装置(6)包括有调节座(61),所述调节座(61)固定连接有调节板(13)上,所述调节座(61)螺纹连接有螺杆(62),所述螺杆(6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调节块(63),所述调节块(63)与第二转动环(5)铰接,所述第二转动环(5)转动连接有多个顶板(51),多个所述顶板(51)均一端转动连接在相应的第二驱动板(12)上,多个所述第二驱动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振宇陈源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