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X电容衰减失效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6304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X电容衰减失效检测电路,应用于PFC输入电路中,所述输入电路包括三路X电容,所述三路X电容的一端分别与三相电源的三相输出连接,所述三路X电容的另一端共接作为电容中点,所述X电容衰减失效检测电路包括用于采样得到三路线电压的三路线电压采样电路、用于采样得到三路相电压的三路相电压采样电路、用于在三路线电压不存在偏压时根据所述三路相电压确定X电容是否衰减的处理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保证X电容容量处于一个优良的容量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简单、效果优异,极大地避免了具备此电路的产品因X电容衰减导致的X电容烧坏从而产品失效,极大地减小了产品的失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X电容衰减失效检测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X电容衰减失效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力电子产品都具备输入PFC电路,尤其是三相输入大功率电力电子产品。随着国家“新基建”的出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设将快速发展,充电模块作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中的核心部件,其失效率决定了整个充电桩的失效率,所以充电模块的稳定性尤为重要。目前充电模块的输入电路一般为带EMC的三相PFC电路,该电路一般有三级X电容,且充电模块的输入相电压采样一般在最后一级,同时最后一级的X电容是吸收谐波电流最大的一级,从而最后一级的X电容容量衰减会导致充电模块工作的稳定性及X电容出现的过热导致的火灾等严重事故。因此,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运营过程中,有必要监控X电容容量衰减状态,保证X电容容量处于一个优良的容量状态,从而保证充电桩的稳定运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X电容衰减失效检测电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X电容衰减失效检测电路,应用于PFC输入电路中,所述输入电路包括三路X电容,所述三路X电容的一端分别与三相电源的三相输出连接,所述三路X电容的另一端共接作为电容中点,所述X电容衰减失效检测电路包括:用于采样得到三路线电压的三路线电压采样电路,所述三相电源的三相输出中任意两相输出对应连接一路所述线电压采样电路的两个差分输入端;用于采样得到三路相电压的三路相电压采样电路,所述三相电源的三相输出分别连接所述三路相电压采样电路的第一个差分输入端,所述三路相电压采样电路的另一个差分输入端均连接所述电容中点;处理电路,分别连接所述三路线电压采样电路的检测输出端和所述三路相电压采样电路的检测输出端,用于在三路线电压不存在偏压时根据所述三路相电压确定X电容是否衰减。优选地,所述X电容衰减失效检测电路还包括用于在X电容达到一定衰减度时进行报警的报警电路,所述报警电路与所述处理电路连接。优选地,所述线电压采样电路和相电压采样电路均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运放和第二运放;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作为两个差分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第一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连接于所述第一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电容和第三电阻并联于第一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和所述电容中点之间,所述第三电容和第四电阻并联于第一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第一运放的输出端经由第五电阻连接第二运放的同相输入端,第二运放的同相输入端还经由第六电阻连接所述电容中点,第二运放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二运放的输出端,第二运放的输出端还连接第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作为检测输出端,所述第四电容连接于检测输出端和所述电容中点之间。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三相电源的三相输出连接的辅助电源电路,所述辅助电源电路用于从所述三相电源取电后转换为给所述处理电路供电的辅助电源。优选地,所述辅助电源电路包括:三相整流桥,连接所述三相电源的三相输出,用于将所述三相电源的输出进行整流后输出直流电源;直流电源转换电路,连接所述三相整流桥,用于将所述三相整流桥输出的直流电源转换为处理电路所需的辅助电源。优选地,所述直流电源转换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变压器、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阻、开关管、电源芯片;第八电容连接于所述三相整流桥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之间,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三相整流桥的正输出端,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容和第八电阻并联于变压器的原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之间,所述变压器的原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开关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管的控制端接收控制信号,所述开关管的输出端经由第九电阻连接所述三相整流桥的负输出端,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电源芯片的输入端,所述第六电容连接于电源芯片的输入端和接地端之间,所述变压器的副边的第二端连接电源芯片的接地端,所述第七电容连接于所述电源芯片的输出端和接地端之间。本技术的X电容衰减失效检测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三路线电压采样电路采样得到三路线电压、三路相电压采样电路采样得到三路相电压,处理电路在三路线电压不存在偏压时根据所述三路相电压确定X电容是否衰减,如此可以保证X电容容量处于一个优良的容量状态,本技术实施简单、效果优异,极大地避免了具备此电路的产品因X电容衰减(衰减之后会产生更大的热量)导致的X电容烧坏从而产品失效,极大地减小了产品的失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X电容衰减失效检测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线电压采样电路的电路图;图3是相电压采样电路的电路图;图4是辅助电源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典型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述“相连”或“连接”,不仅仅包括将两个实体直接相连,也包括通过具有有益改善效果的其他实体间接相连。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包含序数的术语可用于说明各种构成要素,但是这些构成要素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定。使用这些术语的目的仅在于将一个构成要素区别于其他构成要素。例如,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的前提下,第一构成要素可被命名为第二构成要素,类似地,第二构成要素也可以被命名为第一构成要素。本技术总的思路是:X电容衰减会导致其容抗变大,从而电压变大,通过检测比较X电容两端的电压即可检测出X电容衰减程度,为此利用三路相电压采样电路采样得到三路相电压,但是考虑到X电容两端的电压变化可能是受到交流输入的偏压影响,因此,利用三路线电压采样电路采样得到三路线电压,进而可以在三路线电压不存在偏压时才基于三路相电压确定X电容是否衰减,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X电容衰减失效检测电路,应用于PFC输入电路中,所述输入电路包括三路X电容,所述三路X电容的一端分别与三相电源的三相输出连接,所述三路X电容的另一端共接作为电容中点,其特征在于,所述X电容衰减失效检测电路包括:/n用于采样得到三路线电压的三路线电压采样电路,所述三相电源的三相输出中任意两相输出对应连接一路所述线电压采样电路的两个差分输入端;/n用于采样得到三路相电压的三路相电压采样电路,所述三相电源的三相输出分别连接所述三路相电压采样电路的第一个差分输入端,所述三路相电压采样电路的另一个差分输入端均连接所述电容中点;/n处理电路,分别连接所述三路线电压采样电路的检测输出端和所述三路相电压采样电路的检测输出端,用于在三路线电压不存在偏压时根据所述三路相电压确定X电容是否衰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X电容衰减失效检测电路,应用于PFC输入电路中,所述输入电路包括三路X电容,所述三路X电容的一端分别与三相电源的三相输出连接,所述三路X电容的另一端共接作为电容中点,其特征在于,所述X电容衰减失效检测电路包括:
用于采样得到三路线电压的三路线电压采样电路,所述三相电源的三相输出中任意两相输出对应连接一路所述线电压采样电路的两个差分输入端;
用于采样得到三路相电压的三路相电压采样电路,所述三相电源的三相输出分别连接所述三路相电压采样电路的第一个差分输入端,所述三路相电压采样电路的另一个差分输入端均连接所述电容中点;
处理电路,分别连接所述三路线电压采样电路的检测输出端和所述三路相电压采样电路的检测输出端,用于在三路线电压不存在偏压时根据所述三路相电压确定X电容是否衰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电容衰减失效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X电容衰减失效检测电路还包括用于在X电容达到一定衰减度时进行报警的报警电路,所述报警电路与所述处理电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电容衰减失效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电压采样电路和相电压采样电路均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运放和第二运放;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作为两个差分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第一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连接于所述第一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电容和第三电阻并联于第一运放的同相输入端和所述电容中点之间,所述第三电容和第四电阻并联于第一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第一运放的输出端经由第五电阻连接第二运放的同相输入端,第二运放的同相输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卿腾陈华源郭明周代文龙雨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