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高电气参数的触头动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6209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源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高电气参数的触头动作结构,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中部固定安装有中部壳体,所述中部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市电壳体以及备电壳体,所述市电壳体的内部设安装有第一转换接头,所述第一转换接头和第二转换接头上分别设有第一触点块和第二触点块,且所述第二触点块与转动接头中部之间设有灭弧机构,且所述灭弧机构通过设置于控制机构内部的辅助位移机构进行同步的调整。通过设置的控机构,辅助位移机构以及设置的灭弧机构,能够在该转动接头在进行触点之间的转换时,调整灭弧罩位置防止电弧的产生,提高该装置在转换电源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高电气参数的触头动作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开关
,具体涉及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高电气参数的触头动作结构。
技术介绍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顾名思义它是在用电突然断电时通过双电源切换开关,自动连接到备用的电源上,使我们的运作不至于停断,仍能继续运作,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用途,简单来说就是一路常用一路备用,当常用电突然故障或停电时,通过双电源切换开关,自动投入到备用电源上,使设备仍能正常运行;电弧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电流通过某些绝缘介质所产生的瞬间火花;电弧是一种自持气体导电,其大多数载流子为一次电子发射所产生的电子;触头金属表面因一次电子发射导致电子逸出,间隙中气体原子或分子会因电离而产生电子和离子。现有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在进行触点的切换过程中,由于备用电路静触点接头和与设备电连接的动触点接头上均有负载,因此在进行切换的过程中,当动触点接头与备用电路静触点接头之间的距离缩短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电弧,而现有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中为了避免电弧的产生会在常用电源的动、静触头之间和备用电源的动、静触头之间各设置一个灭弧罩,占用体积加大,且容易对切换完成后的触点之间的稳定电连接造成影响,且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高电气参数的触头动作结构,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在进行触点的切换过程中,由于备用电路静触点接头和与设备电连接的动触点接头上均有负载,因此在进行切换的过程中,当动触点接头与备用电路静触点接头之间的距离缩短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电弧,而现有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中为了避免电弧的产生会在常用电源的动、静触头之间和备用电源的动、静触头之间各设置一个灭弧罩,占用体积加大,且容易对切换完成后的触点之间的稳定电连接造成影响,且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高电气参数的触头动作结构,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中部固定安装有中部壳体,所述中部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市电壳体以及备电壳体,所述市电壳体的内部设安装有第一转换接头,所述备电壳体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转换接头,所述中部壳体上还设有拨动开关,所述拨动开关后端穿过中部壳体延伸至其内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转动接头,所述转动接头通过控制机构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所述第一转换接头和第二转换接头上分别设有第一触点块和第二触点块,且所述第二触点块与转动接头中部之间设有灭弧机构,且所述灭弧机构通过设置于控制机构内部的辅助位移机构进行同步的调整。进一步地,所述市电壳体以及备电壳体上分别开设有与外部线路连接的第一接线槽和第二接线槽,且所述接线槽的内壁均为金属材质,并且所述接线槽分别与设置在其内部的第一转换接头和第二转换接头通过接线板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换接头通过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有第一触点块,所述有第一触点块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靠近外侧的位置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绝缘块,两个所述绝缘块之间保持稳定连接,并且两个所述绝缘块外端均通过第一弹性件与第一触点块的内部连接固定,且所述连接槽内部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弧形板,该所述第一弧形板与第一转换接头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转换接头通过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二触点块,且所述第二触点块内呈对称结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均能够发生弯折。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中部壳体内部的微型马达,且所述微型马达的输出端上同轴连接有滚珠丝杠,且滚珠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通过开设在中部壳体内部的限位槽进行限位,并且所述移动块靠近第一转换接头的一侧开设有坡面,所述转动接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弧型接头,所述转动接头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搭接板,所述搭接板的外壁与坡面的外壁滑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辅助位移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移动块内部的折叠杆,且所述折叠杆的外端于坡面中部穿出并延伸至外部,所述辅助位移机构还包括滑动连接在移动块内部的滑块,所述滑块外壁上开设有第一斜面,所述折叠杆一端与第一斜面外壁滑动配合,所述滑块通过设置于一侧的第二弹性件与移动块内壁连接固定,且所述滑块远离第二弹性件的一端穿过移动块延伸至外部。更进一步地,所述辅助位移机构还包括滑动连接在中部壳体内部的滑动块,且所述滑动块通过第三弹性件与中部壳体内壁连接固定,所述滑动块内部通过第四弹性件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靠近滑块一侧的位置开设有第二斜面,且所述第二斜面外壁与滑块外壁滑动配合。更进一步地,所述灭弧机构包括与移动板连接固定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外壁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安装板一侧设有绝缘折叠板,且所述绝缘折叠板由两侧的硬质绝缘板以及中部两侧的折叠件组成,所述折叠件外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折叠槽,所述绝缘硬质绝缘板上靠近安装板一侧通过限位块与滑动槽内壁滑动配合。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控制机构,辅助位移机构以及设置的灭弧机构,能够在该转动接头在进行触点之间的转换时,通过设置的具有折叠功能的绝缘折叠板,调整其位置使得在易产生电弧的阶段通过填充触点间的空间并通过增大触点间的爬电距离来实现防止电弧的产生,提高该装置在转换电源时的安全性,并且在本案中,灭弧机构与动触点均采用同一动力来源,无需增加多余机构,节省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中部壳体、市电壳体以及备电壳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中部壳体内部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中部壳体内部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触点块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触点块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块内部剖面转换接头初始阶段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块内部剖面弧型接头与折叠杆接触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转动接头即将与绝缘折叠板接触时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转动接头即将与绝缘折叠板接触后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安装件;2-中部壳体;3-市电壳体;301-第一接线槽;4-备电壳体;401-第二接线槽;5-拨动开关;501-连接杆;6-转动接头;601-搭接板;602-弧型接头;7-第一转换接头;8-第二转换接头;9-第一连接板;10-第一触点块;1001-连接槽;11-绝缘块;1101-第一弹性件;12-第一弧形板;13-第二连接板;14-第二触点块;1401-第二弧形板;15-移动块;1501-坡面;16-微型马达;17-辅助位移机构;1701-折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高电气参数的触头动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件(1),所述安装件(1)中部固定安装有中部壳体(2),所述中部壳体(2)的两侧分别设有市电壳体(3)以及备电壳体(4),所述市电壳体(3)的内部设安装有第一转换接头(7),所述备电壳体(4)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转换接头(8),所述中部壳体(2)上还设有拨动开关(5),所述拨动开关(5)后端穿过中部壳体(2)延伸至其内部通过连接杆(501)固定连接有转动接头(6),所述转动接头(6)通过控制机构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所述第一转换接头(7)和第二转换接头(8)上分别设有第一触点块(10)和第二触点块(14),且所述第二触点块(14)与转动接头(6)中部之间设有灭弧机构(23),且所述灭弧机构(23)通过设置于控制机构内部的辅助位移机构(17)进行同步的调整。/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高电气参数的触头动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件(1),所述安装件(1)中部固定安装有中部壳体(2),所述中部壳体(2)的两侧分别设有市电壳体(3)以及备电壳体(4),所述市电壳体(3)的内部设安装有第一转换接头(7),所述备电壳体(4)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转换接头(8),所述中部壳体(2)上还设有拨动开关(5),所述拨动开关(5)后端穿过中部壳体(2)延伸至其内部通过连接杆(501)固定连接有转动接头(6),所述转动接头(6)通过控制机构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所述第一转换接头(7)和第二转换接头(8)上分别设有第一触点块(10)和第二触点块(14),且所述第二触点块(14)与转动接头(6)中部之间设有灭弧机构(23),且所述灭弧机构(23)通过设置于控制机构内部的辅助位移机构(17)进行同步的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高电气参数的触头动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市电壳体(3)以及备电壳体(4)上分别开设有与外部线路连接的第一接线槽(301)和第二接线槽(401),且所述接线槽的内壁均为金属材质,并且所述接线槽分别与设置在其内部的第一转换接头(7)和第二转换接头(8)通过接线板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高电气参数的触头动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接头(7)通过第一连接板(9)固定连接有第一触点块(10),所述有第一触点块(10)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槽(1001),所述连接槽(1001)内靠近外侧的位置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绝缘块(11),两个所述绝缘块(11)之间保持稳定连接,并且两个所述绝缘块(11)外端均通过第一弹性件(1101)与第一触点块(10)的内部连接固定,且所述连接槽(1001)内部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弧形板(12),该所述第一弧形板(12)与第一转换接头(7)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转换接头(8)通过第二连接板(13)固定连接第二触点块(14),且所述第二触点块(14)内呈对称结构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弧形板(1401),所述第一弧形板(12)与第二弧形板(1401)均能够发生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高电气参数的触头动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中部壳体(2)内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重胜林一河黄磐南志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松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