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力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614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15
支撑力传感器,它具有应变主体和支承座,应变主体内具有的空腔内壁上贴有应变片,应变主体外侧上固定有接线座,应变片与接线座相接,支承座上具有一凹坑,凹坑的表面为球面,应变主体的下部具有的承压头呈球状,承压头由凹坑的表面支承,且承压头与凹坑的表面间为球面配合。将应变主体的上端与被测对象的施力端联接,将支承座由支撑物支承,即可测量被测对象工作时所承受的支撑力,由于应变主体的承压头与支承座为球面配合,两者可相对转动,应变主体可随被测加载力的方向变化而转动,即应变主体在受力时可自动调心,保证被测加载力的作用线与应变主体的轴线重合,进而消除侧向力、确保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力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称重传感器,具体地说是一种支撑力传感器。
技术介绍
目前,工程机械中检测支撑力所用的传感器基本是常规的称重传感器。例如,在起重机支撑腿的支撑力的检测中,所采用的手段是,将称重传感器安装在其支撑腿的下端与支撑板之间。现有的称重传感器的基本结构是由柱状的应变主体与支承座联接构成,在用于检测工程机械的支撑力时,存在的不足是:被测支撑力的作用线与应变主体的轴线出现偏差时,会产生侧向力,进而带来测量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力传感器,该支撑力传感器具有的应变主体能自我调心,进而消除侧向力、确保测量精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支撑力传感器,它具有应变主体和支承座,应变主体内具有的空腔内壁上贴有应变片,应变主体外侧上固定有接线座,应变片与接线座相接,支承座上具有一凹坑,凹坑的表面为球面,应变主体的下部具有的承压头呈球状,承压头由凹坑的表面支承,且承压头与凹坑的表面间为球面配合。由上述方案可见,将应变主体的上端与被测对象的施力端联接,将支承座由支撑物支承,即可测量被测对象工作时所承受的支撑力,由于应变主体的承压头与支承座为球面配合,两者可相对转动,应变主体可随被测加载力(支撑力)的方向变化而转动,即应变主体在受力时可自动调心,保证被测加载力(支撑力)的作用线与应变主体的轴线重合,进而消除侧向力、确保测量精度。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性能稳定可靠,它抗偏载能力强,测量精度高,实时准确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参见图1、图2本技术提供的支撑力传感器具有应变主体3和支承座1,应变主体3内具有的空腔内壁上贴有应变片6,应变主体3外侧上固定有接线座5,应变片6与接线座5相接。支承座1上具有一凹坑1a,凹坑1a的表面为球面,应变主体3的下部具有的承压头3a呈球状,承压头3a由凹坑1a的表面支承,且承压头3a与凹坑1a的表面间为球面配合。参见图1、图2、图3本实施例中,在支承座1的上端通过螺栓7联接有一对挡板2,两挡板2的一侧开有半圆形的缺口2a,两挡板2的缺口2a对接将承压头3a围住。两挡板2可将承压头3a可靠的限位。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中,在应变主体3的上端联接有一连接头4,连接头4的上端部为两个以上台阶的圆柱形。由本支撑力传感器测量起重机支撑腿的支撑力时,连接头4的上端部与起重机支撑腿的下端口插接,支承座1落座在一底板上,底板由地面支承。连接头4的上端部为两个以上台阶的圆柱形,可适应与不同口径的支撑腿的下端口插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支撑力传感器,它具有应变主体和支承座,应变主体内具有的空腔内壁上贴有应变片,应变主体外侧上固定有接线座,应变片与接线座相接,其特征在于:支承座上具有一凹坑,凹坑的表面为球面,应变主体的下部具有的承压头呈球状,承压头由凹坑的表面支承,且承压头与凹坑的表面间为球面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支撑力传感器,它具有应变主体和支承座,应变主体内具有的空腔内壁上贴有应变片,应变主体外侧上固定有接线座,应变片与接线座相接,其特征在于:支承座上具有一凹坑,凹坑的表面为球面,应变主体的下部具有的承压头呈球状,承压头由凹坑的表面支承,且承压头与凹坑的表面间为球面配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荡马训裴雷雷陈虹陈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日月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