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阀座防砂型大口径压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568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阀座防砂型大口径压裂阀,包含阀体、阀座、阀板,其阀座分为内、外阀座;并且还包括弹簧;外阀座设置在阀体内,内阀座设置在外阀座内,阀板与内阀座密封滑动配合;弹簧位于外阀座与内阀座之间,通过弹簧的预紧力使得外阀座与所述阀体之间形成密封,同时使得内阀座的阀板密封面与所述阀板的密封面之间形成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弹簧预紧力作用在内阀座与外阀阀座之间,激发外阀座与阀体之间的密封作用和内阀座与阀板之间的密封作用,当流体从阀体内的流道孔、内阀座内的流道孔、外阀座的流道孔通过时,流体中的压裂砂等不能进入阀体,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阀座防砂型大口径压裂阀
本技术涉及具有进口端密封的防砂密封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双阀座防砂型大口径压裂阀。
技术介绍
防砂密封装置是一种用于于页岩气高压大口径压裂的关键设备。传统防砂密封装置均采用压裂阀,该压裂阀的密封原理是采用出口端密封,压裂砂等颗粒非常容易进入压裂阀的阀体内腔,造成沉积大量泥沙,影响阀门的开关及密封性能,存在故障风险,因此具有防砂功能的进口端密封的防砂密封装置逐渐受到用户的青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阀座防砂型大口径压裂阀,对比早先使用的压裂阀,工作更加稳定可靠,能够有效的防止泥沙进入腔体,大大的改善阀门的密封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阀座防砂型大口径压裂阀,包含阀体、阀座、阀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分为内阀座和外阀座;并且所述双阀座防砂型大口径压裂阀还包括弹簧;所述外阀座设置在所述阀体内,所述内阀座设置在所述外阀座内,所述阀板与所述内阀座密封滑动配合;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外阀座与内阀座之间,通过所述弹簧的预紧力使得所述外阀座与所述阀体之间形成密封,同时使得所述内阀座的阀板密封面与所述阀板的密封面之间形成密封。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阀座内具有一流道孔和与内阀座密封配合的密封孔,所述外阀座的外周至少具有一段与所述阀体的内密封环面密封配合的外密封环面;所述外阀座轴线方向的一端面为与所述阀体内的内密封端面密封配合的外密封端面,所述外阀座轴线方向的另一端面为弹簧作用面;所述内阀座内具有一流道孔,所述内阀座的外周具有一与所述外阀座内的密封孔的孔面密封配合的外密封环面和供所述弹簧作用的台阶面;所述内阀座轴线方向的一端面为所述阀板密封面;所述阀体、外阀座、内阀座、阀板以及弹簧的装配方式如下:将所述外阀座具有外密封环面和外密封端面的一端嵌入到所述阀体具有内密封环面和内密封端面的孔中,然后将所述内阀座具有外密封环面的一端嵌入到所述外阀座的密封孔内,最后将所述弹簧嵌入到所述外阀座的弹簧作用面与所述内阀座的台阶面之间;通过所述弹簧的预紧力使得所述外阀座的外密封环面与所述阀体的内密封环面之间形成密封,还使得所述外阀座的外密封端面与所述阀体内的内密封端面之间形成密封,同时还使得所述内阀座的阀板密封面与所述阀板的密封面之间形成密封。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外阀座的外密封环面与外密封端面的转角处设置有端面外密封圈,在所述外密封端面上设置有端面内密封圈。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内阀座的外密封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道密封圈。本技术所提供的双阀座防砂型大口径压裂阀,对现有压裂阀进行了改进,其采用进口端密封原理,有效防止压裂砂等进入阀体内腔。本技术通过弹簧预紧力作用在内阀座与外阀阀座之间,激发外阀座与阀体之间的密封作用和内阀座与阀板之间的密封作用,当流体从阀体内的流道孔、内阀座内的流道孔、外阀座的流道孔通过时,流体中的压裂砂等不能进入阀体,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双阀座防砂型大口径压裂阀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技术的双阀座防砂型大口径压裂阀由于采用分体的双阀座(内阀座和外阀座)密封结构,并在弹簧的预紧力的作用下有效的形成进口端密封,因此防止压裂过程中沙粒从外阀座与阀体、内阀座与阀板间的间隙进入腔体。当压裂过程中压力较低时,由弹簧的作用力防止泥沙进入腔体,当压力逐渐增大时,压力作用在内阀座和外阀座间的密封面上,使密封更可靠,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泥沙进入阀体内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双阀座防砂型大口径压裂阀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阀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阀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图1~图3,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参见图1,图中所示的双阀座防砂型大口径压裂阀,包含阀体1、阀座、阀板5,其阀座分为内阀座2和外阀座3;并还包括弹簧4。参见图2,外阀座3内具有一流道孔3a和与内阀座2密封配合的密封孔3b,外阀座3的外周具有一段与阀体1的内密封环面1a密封配合的外密封环面3c;外阀座3轴线方向的一端面为与阀体1内的内密封端面1b密封配合的外密封端面3d,外阀座3轴线方向的另一端面为弹簧作用面3e。在外阀座3的外密封环面3c与外密封端面3d的转角处设置有端面外密封圈3f,在外密封端面3d上设置有端面内密封圈3h。参见图3,内阀座2内具有一流道孔2a,内阀座2的外周具有一与外阀座3内的密封孔3a的孔面密封配合的外密封环面2b和供弹簧4作用的台阶面2c。在内阀座2的外密封环面2b上设置有一道密封圈2d。当然也可以只设置二道密封圈2d或者多于两道密封圈2d。参见图1,阀体1、外阀座3、内阀座2、阀板5以及弹簧4的装配方式如下:将外阀座3具有外密封环面3c和外密封端面3d的一端嵌入到阀体1具有内密封环面1a和内密封端面1b的孔中,从而将外阀座3设置在阀体1内;然后将内阀座2具有外密封环面2b的一端嵌入到外阀座3的密封孔3b内,从而将内阀座2设置在外阀座3内;接着将阀板5密封滑动配置在两个内阀座2之间,阀板5沿两个内阀座2往复运动并使得阀板5的密封面5a与内阀座2轴线方向一端的阀板密封面2e之间密封;最后将弹簧4嵌入到外阀座3的弹簧作用面3e与内阀座2的台阶面2c之间,使得弹簧4位于外阀座3与内阀座2之间。通过弹簧4的预紧力激发外阀座3的外密封环面3c与阀体1的内密封环面1b之间的端面外密封圈3f和端面内密封圈3h的密封作用,使得外阀座3的外密封环面3c与阀体1的内密封环面1b之间形成密封,防止压裂砂等进入阀体内腔。还使得外阀座3的外密封端面3d与阀体1内的内密封端面1b之间形成密封;同时使得内阀座2的阀板密封面2e与阀板1的密封面5a贴紧,从而实现了内阀座与阀板形成良好的密封并通过弹簧预紧力作用在内外阀座间,激发密封圈的密封作用。当流体从阀体1内的流道孔c、内阀座2内的流道孔2a、外阀座3的流道孔3a通过时,流体中的压裂砂等不能进入阀体,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大大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技术所提供的双阀座防砂型大口径压裂阀,对现有压裂阀进行了改进,其采用进口端密封原理,有效防止压裂砂等进入阀体内腔。本技术所述的防砂密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技术的防砂密封装置由于采用分体的双阀座(内阀座和外阀座)密封结构,并在弹簧的预紧力的作用下有效的形成进口端密封,因此防止压压裂过程中沙粒从阀座与阀体、阀座与阀板间的间隙进入腔体。当压裂过程中压力较低时,由弹簧的作用力防止泥沙进入腔体,当压力逐渐增大时,压力作用在内阀座和外阀座间的密封面上,使密封更可靠,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泥沙进入阀体内腔。尽管本技术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阀座防砂型大口径压裂阀,包含阀体、阀座、阀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分为内阀座和外阀座;并且所述双阀座防砂型大口径压裂阀还包括弹簧;所述外阀座设置在所述阀体内,所述内阀座设置在所述外阀座内,所述阀板与所述内阀座密封滑动配合;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外阀座与内阀座之间,通过所述弹簧的预紧力使得所述外阀座与所述阀体之间形成密封,同时使得所述内阀座的阀板密封面与所述阀板的密封面之间形成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阀座防砂型大口径压裂阀,包含阀体、阀座、阀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分为内阀座和外阀座;并且所述双阀座防砂型大口径压裂阀还包括弹簧;所述外阀座设置在所述阀体内,所述内阀座设置在所述外阀座内,所述阀板与所述内阀座密封滑动配合;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外阀座与内阀座之间,通过所述弹簧的预紧力使得所述外阀座与所述阀体之间形成密封,同时使得所述内阀座的阀板密封面与所述阀板的密封面之间形成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阀座防砂型大口径压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阀座内具有一流道孔和与内阀座密封配合的密封孔,所述外阀座的外周至少具有一段与所述阀体的内密封环面密封配合的外密封环面;所述外阀座轴线方向的一端面为与所述阀体内的内密封端面密封配合的外密封端面,所述外阀座轴线方向的另一端面为弹簧作用面;所述内阀座内具有一流道孔,所述内阀座的外周具有一与所述外阀座内的密封孔的孔面密封配合的外密封环面和供所述弹簧作用的台阶面;所述内阀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祖国李安保胡宣州游鸿先阎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神开石油设备有限公司上海神开石油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神开石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神开石油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