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磨磨辊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566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立磨密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立磨磨辊密封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连接有磨轮体,所述磨轮体的内部连接有磨轮轴,所述磨轮体的上方连接有防尘罩,所述磨轮轴的外侧连接有油封架,所述油封架的上方连接有密封连接架,所述密封连接架的上方连接有机械密封下环,所述机械密封下环的上方连接有机械密封上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机械密封下环和机械密封上环,防止磨轮轴在高速运转时,物料进入磨轮轴与磨轮体间隙,再通过磨轮体间隙与磨轮轴润滑油脂一同泄漏至立式磨机外,造成设备周边环境污染,及物料、润滑油脂浪费,解决了密封性较差,而导致磨辊润滑油流到磨腔里面导致产品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磨磨辊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立磨密封
,具体是一种立磨磨辊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立式辊磨广泛应用于生料粉磨,煤粉制备,水泥粉磨以及矿渣粉磨等粉体材料的生产,而立磨磨辊是磨机中主要的粉磨部件。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立磨磨辊,但是这些立磨磨辊普遍存在着,密封性较差,容易导致磨辊润滑油流到磨腔里面导致产品污染,且磨辊润滑系统回油不畅,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立磨磨辊密封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磨磨辊密封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磨磨辊密封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连接有磨轮体,所述磨轮体的内壁对应连接有两组连接轴承,两组所述连接轴承的内部连接有磨轮轴,所述磨轮轴的内部连接有进油管和回油管,所述磨轮体的底侧靠近磨轮轴的位置连接有液位传感器,所述磨轮体的上方靠近磨轮轴的外侧连接有防尘罩,所述磨轮轴的外侧且位于防尘罩的内部连接有油封架,所述油封架的上方且位于防尘罩的内部连接有密封连接架,所述密封连接架的上方且位于防尘罩的内部连接有机械密封下环,所述机械密封下环的上方且位于防尘罩的内部连接有机械密封上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上方靠近磨轮体的位置连接有油箱,所述油箱的上方分别连接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和第二电磁阀分别与回油管和进油管相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上方靠近油箱的位置连接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一侧连接有信号接收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通过电路与单片机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位传感器与信号接收器通过电路与单片机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位传感器外侧设置有一层有机硅陶瓷玻璃材质的涂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机械密封下环和机械密封上环,防止磨轮轴在高速运转时,物料进入磨轮轴与磨轮体间隙,再通过磨轮体间隙与磨轮轴润滑油脂一同泄漏至立式磨机外,造成设备周边环境污染,及物料、润滑油脂浪费,解决了密封性较差,而导致磨辊润滑油流到磨腔里面导致产品污染的问题。2、通过液位传感器、进油管、回油管、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油箱,当液位传感器测出磨内液位高于上限时,第一电磁阀打开,同时第二电磁阀关闭,进油管停止加油,回油管将油液转到油箱中,到达液位下限时,第一电磁阀关闭,同时第二电磁阀打开,回油管停止回油,进油管将从油箱中持续给油,从而实现磨辊内润滑油液位的控制,解决了磨辊润滑系统回油不畅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立磨磨辊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立磨磨辊密封结构中磨轮体和磨轮轴的侧面剖视图。图中:1、底座;2、磨轮体;3、油箱;4、第一电磁阀;5、第二电磁阀;6、单片机;7、信号接收器;8、进油管;9、回油管;10、防尘罩;11、磨轮轴;12、液位传感器;13、连接轴承;14、油封架;15、密封连接架;16、机械密封下环;17、机械密封上环。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立磨磨辊密封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方连接有磨轮体2,磨轮体2的内壁对应连接有两组连接轴承13,两组连接轴承13的内部连接有磨轮轴11,磨轮轴11的内部连接有进油管8和回油管9,磨轮体2的底侧靠近磨轮轴11的位置连接有液位传感器12,磨轮体2的上方靠近磨轮轴11的外侧连接有防尘罩10,磨轮轴11的外侧且位于防尘罩10的内部连接有油封架14,油封架14的上方且位于防尘罩10的内部连接有密封连接架15,密封连接架15的上方且位于防尘罩10的内部连接有机械密封下环16,机械密封下环16的上方且位于防尘罩10的内部连接有机械密封上环17。在图1中:底座1的上方靠近磨轮体2的位置连接有油箱3,油箱3的上方分别连接有第一电磁阀4和第二电磁阀5,第一电磁阀4的和第二电磁阀5分别与回油管9和进油管8相连接,第一电磁阀4打开,同时第二电磁阀5关闭,则进油管8停止加油,回油管9将油液转到油箱3中。在图1中:底座1的上方靠近油箱3的位置连接有单片机6,单片机6的一侧连接有信号接收器7,信号接收器7型号为KR20TE型,单片机6型号为STM32型,信号接收器7将液位传感器12传输过来的电信号传输至单片机6内部。在图1中:第一电磁阀4和第二电磁阀5通过电路与单片机6电性连接,由单片机6控制第一电磁阀4和第二电磁阀5进行开启或关闭。在图1和图2中:液位传感器12与信号接收器7通过电路与单片机6电性连接,液位传感器12型号为QDY30A-VD型,液位传感器12将探测到的信号传输到信号接收器7,再由信号接收器7将数据传输到单片机6,由单片机6做出运算,当液位高度高于上限时,由单片机6控制第一电磁阀4打开,同时第二电磁阀5关闭,则进油管8停止加油,回油管9将油液转到油箱3中,当液位高度到达液位下限时,由单片机6控制第一电磁阀4关闭,同时第二电磁阀5打开,回油管9停止回油,进油管8将从油箱3中持续给油。在图2中:液位传感器12外侧设置有一层有机硅陶瓷玻璃材质的涂料,防止液位传感器12被磨轮体内部的高温环境所破坏,提高液位传感器12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磨轮轴11在高速运转过程中,通过机械密封下环16和机械密封上环17,防止物料进入磨轮轴11与磨轮体2间隙,通过油封架14和密封连接架15,防止磨轮轴11润滑油脂泄漏,造成磨机粉与润滑油脂泄漏至设备周围,设备运转过程中,液位传感器12将探测到的信号传输到信号接收器7,再由信号接收器7将数据传输到单片机6,由单片机6做出运算,当液位高度高于上限时,由单片机6控制第一电磁阀4打开,同时第二电磁阀5关闭,则进油管8停止加油,回油管9将油液转到油箱3中,当液位高度到达液位下限时,由单片机6控制第一电磁阀4关闭,同时第二电磁阀5打开,回油管9停止回油,进油管8将从油箱3中持续给油,从而实现磨辊内润滑油液位的控制。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磨磨辊密封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连接有磨轮体(2),所述磨轮体(2)的内壁对应连接有两组连接轴承(13),两组所述连接轴承(13)的内部连接有磨轮轴(11),所述磨轮轴(11)的内部连接有进油管(8)和回油管(9),所述磨轮体(2)的底侧靠近磨轮轴(11)的位置连接有液位传感器(12),所述磨轮体(2)的上方靠近磨轮轴(11)的外侧连接有防尘罩(10),所述磨轮轴(11)的外侧且位于防尘罩(10)的内部连接有油封架(14),所述油封架(14)的上方且位于防尘罩(10)的内部连接有密封连接架(15),所述密封连接架(15)的上方且位于防尘罩(10)的内部连接有机械密封下环(16),所述机械密封下环(16)的上方且位于防尘罩(10)的内部连接有机械密封上环(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磨磨辊密封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连接有磨轮体(2),所述磨轮体(2)的内壁对应连接有两组连接轴承(13),两组所述连接轴承(13)的内部连接有磨轮轴(11),所述磨轮轴(11)的内部连接有进油管(8)和回油管(9),所述磨轮体(2)的底侧靠近磨轮轴(11)的位置连接有液位传感器(12),所述磨轮体(2)的上方靠近磨轮轴(11)的外侧连接有防尘罩(10),所述磨轮轴(11)的外侧且位于防尘罩(10)的内部连接有油封架(14),所述油封架(14)的上方且位于防尘罩(10)的内部连接有密封连接架(15),所述密封连接架(15)的上方且位于防尘罩(10)的内部连接有机械密封下环(16),所述机械密封下环(16)的上方且位于防尘罩(10)的内部连接有机械密封上环(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磨磨辊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彦朝彭嘉梁曾勇峰赵伟荣陶宪伟张胜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合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