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热变形的汽车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5633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热变形的汽车减震器,包括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安装在减震套内,所述减震机构两端均延伸出减震套两端,所述减震套后端安装有胀紧盖,所述胀紧盖包括端板和胀紧套,所述端板安装在胀紧套后端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胀紧套内侧后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胀紧盖通过内螺纹紧固在减震套后端外侧,所述胀紧套内侧前部均匀设置有若干胀紧扣,所述减震套外侧轴向设置有若干胀紧槽,若干所述胀紧扣卡在胀紧槽内;本装置在减震套和胀紧盖本身增加防变形结构,容易加工,以最低成本实现减震器热变形造成的端盖弹出或松落,解决现有技术只能通过外部结构固定减震器,来防止热变形造成减震器端盖弹开而导致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热变形的汽车减震器
本技术属于汽车减震器
,具体涉及一种防热变形的汽车减震器。
技术介绍
“减振器”一词是汽车底盘行业内通用术语,汽车减振器实际上是一个振动阻尼器,减振器在汽车中不仅用在悬挂上,在其它的位置也有应用,例如用于驾驶室、车座、方向盘等,也可作为缓冲器用在车辆保险杠上。现有技术的减震器在汽车的长期行驶和减震中,减震器自身容易受热变形,导致减震套变软变形,使端盖直接弹开,难以装回,严重的可能导致减震器的直接报废。且本身在汽车减震器这一领域中,并没有针对受热变形设置专业的汽车减震器,大多以增加端盖和减震套之间的螺纹连接来实现紧固,但受热时,热胀冷缩导致螺孔变大,同样会造成端盖松动,因此需要一种防热变形的汽车减震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提出的只能通过外部结构固定减震器,来防止热变形造成减震器端盖弹开而导致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热变形的汽车减震器,包括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安装在减震套内,所述减震机构两端均延伸出减震套两端,所述减震套后端安装有胀紧盖,所述胀紧盖包括端板和胀紧套,所述端板安装在胀紧套后端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胀紧套内侧后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胀紧盖通过内螺纹紧固在减震套后端外侧,所述胀紧套内侧前部均匀设置有若干胀紧扣,所述减震套外侧轴向设置有若干胀紧槽,若干所述胀紧扣卡在胀紧槽内。较佳的,所述端板的直径大于胀紧套的外径,所述端板圆心贯穿开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孔径小于胀紧套的内径。较佳的,所述减震套的厚度为胀紧槽槽底至减震套内侧厚度的2倍。较佳的,所述减震机构两端分别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连接至外部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减震套上设置胀紧槽,且将槽底至减震套内侧的厚度设置成减震套本身厚度的一半,使胀紧槽两侧的减震套结构形成加强筋的作用,保证了减震套自身的强度,不够受减震震动或高温导致减震套变形或开裂,在胀紧盖的胀紧套内设置胀紧扣,胀紧扣卡在胀紧槽内,即使减震套受热胀开,胀紧盖受热量小,也会使胀紧槽和胀紧扣紧密接触,从而避免了胀紧盖受热弹开或松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胀紧盖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最主要包含以下元件符号:减震机构-1、减震套-2、胀紧槽-201、胀紧盖-3、端板-301、连接孔-302、胀紧套-310、胀紧扣-311。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热变形的汽车减震器,包括减震机构1,所述减震机构1安装在减震套2内,所述减震机构1两端均延伸出减震套2两端,所述减震套2后端安装有胀紧盖3,所述胀紧盖3包括端板301和胀紧套310,所述端板301安装在胀紧套310后端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胀紧套310内侧后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胀紧盖3通过内螺纹紧固在减震套2后端外侧,所述胀紧套310内侧前部均匀设置有若干胀紧扣311,所述减震套2外侧轴向设置有若干胀紧槽201,若干所述胀紧扣311卡在胀紧槽201内。本装置在减震套2上设置胀紧槽201,且将槽底至减震套2内侧的厚度设置成减震套2本身厚度的一半,使胀紧槽201两侧的减震套2结构形成加强筋的作用,保证了减震套2自身的强度,不够受减震震动或高温导致减震套2变形或开裂,在胀紧盖3的胀紧套310内设置胀紧扣311,胀紧扣311卡在胀紧槽201内,即使减震套2受热胀开,胀紧盖3受热量小,也会使胀紧槽201和胀紧扣311紧密接触,从而避免了胀紧盖3受热弹开或松动。所述端板301的直径大于胀紧套310的外径,所述端板301圆心贯穿开有连接孔302,所述连接孔302的孔径小于胀紧套310的内径。所述减震套2的厚度为胀紧槽201槽底至减震套2内侧厚度的2倍,保证了减震套2本身的强度;所述减震机构1两端分别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连接至外部结构。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热变形的汽车减震器,包括减震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1)安装在减震套(2)内,所述减震机构(1)两端均延伸出减震套(2)两端,所述减震套(2)后端安装有胀紧盖(3),所述胀紧盖(3)包括端板(301)和胀紧套(310),所述端板(301)安装在胀紧套(310)后端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胀紧套(310)内侧后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胀紧盖(3)通过内螺纹紧固在减震套(2)后端外侧,所述胀紧套(310)内侧前部均匀设置有若干胀紧扣(311),所述减震套(2)外侧轴向设置有若干胀紧槽(201),若干所述胀紧扣(311)卡在胀紧槽(20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热变形的汽车减震器,包括减震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1)安装在减震套(2)内,所述减震机构(1)两端均延伸出减震套(2)两端,所述减震套(2)后端安装有胀紧盖(3),所述胀紧盖(3)包括端板(301)和胀紧套(310),所述端板(301)安装在胀紧套(310)后端连接成一体结构,所述胀紧套(310)内侧后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胀紧盖(3)通过内螺纹紧固在减震套(2)后端外侧,所述胀紧套(310)内侧前部均匀设置有若干胀紧扣(311),所述减震套(2)外侧轴向设置有若干胀紧槽(201),若干所述胀紧扣(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志文武杰荀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德威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