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552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燃油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油系统,其中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输油泵的进油口处;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输油泵的出油口处;回油管的一端与输油泵的出油口连通,回油管的另一端与输油泵的进油口连通,回油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控制器根据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电磁阀开启或关闭,控制器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报警器报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燃油系统中,根据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电磁阀开启或关闭,控制电磁阀开启导通回油管,输油泵的燃油从出油口处流回到进油口处。同时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报警器报警,能够报出输油泵故障和溢流阀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油系统
本技术涉及燃油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燃油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输油泵上集成溢流阀,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溢流阀开启,出油道和进油道连通,输油泵出口压力下降,燃油在输油泵自循环,以达到输油泵出油压力恒定的目的,如果溢流阀卡滞无法开启,将造成输油泵出口压力升高,只能通过单向节流阀进行泄压,但是单向节流排气阀的节流孔非常小、如果压力过大将无法泄压,可能会对输油泵后的燃油精滤器鼓破或造成安全事故。如果溢流阀卡滞无法回位,输油泵进回油口一直连通,输油泵后压力过低造成供油不足、轨压下降、功率不足等故障。目前,现有的输油泵行溢流阀卡滞容易造成燃油精滤器损坏或供油不足等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的输油泵行溢流阀卡滞容易造成燃油精滤器损坏或供油不足等故障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提出了一种燃油系统,包括输油泵和溢流阀,所述输油泵的进油口与所述输油泵的出油口通过溢流管连通,所述溢流阀设置于所述溢流管上,其中,所述燃油系统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输油泵的进油口处;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输油泵的出油口处;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的一端与所述输油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回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输油泵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回油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所述电磁阀开启或关闭,所述控制器与报警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根据本技术的燃油系统中,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电磁阀,可以根据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电磁阀开启或关闭,控制电磁阀开启导通回油管,输油泵的燃油从出油口处流回到进油口处,避免压力过高导致燃油精滤器损坏。同时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报警器报警,能够报出输油泵故障和溢流阀故障,提示人员进行修理。另外,根据本技术的燃油系统,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油系统还包括油箱,所述油箱与所述输油泵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回油管的端部与所述油箱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油系统还包括燃油粗滤器,所述燃油粗滤器设置于所述油箱与所述输油泵的进油口之间。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油系统还包括燃油精滤器,所述燃油精滤器与所述输油泵的出油口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油系统还包括单向节流阀,所述单向节流阀与所述燃油精滤器和所述油箱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阀为常闭型两位两通阀,所述控制器关闭所述常闭型两位两通阀,所述输油泵的进油口与所述输油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控制器开启所述常闭型两位两通阀,所述输油泵的进油口与所述输油泵的出油口断开。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计算单元和判断单元,所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差值,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信号差值与预设压差的大小。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为ECU。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燃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燃油系统中逻辑控制图。附图中各标号表示如下:1:油箱;2:燃油粗滤器;3:输油泵;4:溢流阀;5:燃油精滤器;6:单向节流阀;7:喷油泵;8:共轨管;9:ECU;31:第一压力传感器;32:第二压力传感器;33: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例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例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燃油系统,包括输油泵3和溢流阀4,输油泵3的进油口与输油泵3的出油口通过溢流管连通,溢流阀4设置于溢流管上,其中,燃油系统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31,第二压力传感器32,回油管及控制器;第一压力传感器31设置于输油泵3的进油口处;第二压力传感器32设置于输油泵3的出油口处;回油管的一端与输油泵3的出油口连通,回油管的另一端与输油泵3的进油口连通,回油管上设置有电磁阀33;控制器根据第二压力传感器32的信号控制电磁阀33开启或关闭,控制器与报警器连接,控制器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31的信号和第二压力传感器32的信号控制报警器报警。具体地,当溢流阀4卡滞且卡滞在溢流阀4关闭状态时,溢流阀4无法开启,第二压力传感器32的信号值P2持续升高,当P2大于设定值,控制器控制电磁阀33导通,输油泵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油系统,包括输油泵和溢流阀,所述输油泵的进油口与所述输油泵的出油口通过溢流管连通,所述溢流阀设置于所述溢流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系统还包括:/n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输油泵的进油口处;/n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输油泵的出油口处;/n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的一端与所述输油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回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输油泵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回油管上设置有电磁阀;/n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所述电磁阀开启或关闭,所述控制器与报警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油系统,包括输油泵和溢流阀,所述输油泵的进油口与所述输油泵的出油口通过溢流管连通,所述溢流阀设置于所述溢流管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系统还包括:
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输油泵的进油口处;
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输油泵的出油口处;
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的一端与所述输油泵的出油口连通,所述回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输油泵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回油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所述电磁阀开启或关闭,所述控制器与报警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所述报警器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系统还包括油箱,所述油箱与所述输油泵的进油口连通,所述回油管的端部与所述油箱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系统还包括燃油粗滤器,所述燃油粗滤器设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翠婷付永刚孙宗升王永亮李凯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