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7546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稳定剂的成分包括蒸馏水、乙二醇、无水乙醇、聚乙二醇、酒石酸盐、PH调节剂;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蒸馏水91.7~96.7%、乙二醇2~5%、无水乙醇0.1~2%、聚乙二醇0.01~0.2%、酒石酸盐0.01~0.3%、PH调节剂0.05~0.15%;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计量称取各成分物料;S2、将各物料加入到烧杯中,加入时对烧杯内的物料进行充分搅拌,得到混合溶液;S3、在混合溶液中缓慢加入PH调节剂,将混合溶液的PH值调到2~4;S4、将调节PH值后的混合溶液进行过滤,得到的滤液即为稳定剂。所述稳定剂用于浸泡切片且其应用于细胞核染色过程中的水化操作步骤与苏木素染色操作步骤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staining),简称HE染色法,其为石蜡切片技术里常用的染色法之一。苏木精染液为碱性,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酸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HE染色法是组织学、胚胎学、病理学教学与科研中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技术方法。苏木精—伊红染色法中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切片—烤片—脱蜡—水化—苏木素染色—分化—返蓝—伊红染色—脱水—透明—封片;常规操作中,切片经脱蜡、水化后直接进入苏木素染液中进行染色,一方面由于水化的最后一步是经过流动的自来水,而自来水中含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不断累积,加速了苏木素染液中的苏木色精氧化成为苏木红,从而缩短了苏木素染液的使用寿命,明显增大了苏木素染液的使用量,另一方面,当切片组织由相对单纯的自来水溶液环境进入到复杂的染液环境中时,不同组织的染色效果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会容易出现染色后脱色的情况,严重降低了细胞核的染色效果,因此,有必要对上述问题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提高苏木素染液染色效果的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稳定剂,所述稳定剂的成分包括蒸馏水、乙二醇、无水乙醇、聚乙二醇、酒石酸盐、PH调节剂;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蒸馏水91.7~96.7%、乙二醇2~5%、无水乙醇0.1~2%、聚乙二醇0.01~0.2%、酒石酸盐0.01~0.3%、PH调节剂0.05~0.15%。进一步的,所述稳定剂中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蒸馏水96%、乙二醇3.3%、无水乙醇0.45%、聚乙二醇0.05%、酒石酸盐0.1%、PH调节剂0.1%。进一步的,所述PH调节剂为冰醋酸、柠檬酸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一种稳定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计量称取蒸馏水、乙二醇、无水乙醇、聚乙二醇、酒石酸盐、PH调节剂;S2、将称取的蒸馏水、乙二醇、无水乙醇、聚乙二醇、酒石酸盐依次加入到烧杯中,加入时对烧杯内的物料进行充分搅拌,得到混合溶液;S3、在混合溶液中缓慢加入PH调节剂,将混合溶液的PH值调到2~4;S4、将调节PH值后的混合溶液进行过滤,得到的滤液即为稳定剂。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进行过滤时使用1000~2000目的过滤网进行过滤。一种稳定剂的应用,所述稳定剂用于浸泡切片且其应用于细胞核染色过程中的水化操作步骤与苏木素染色操作步骤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在水化与苏木素染色操作步骤之间增加稳定剂浸泡操作,使得切片在进行水化操作后浸泡约1min稳定剂,再进入苏木素染液中,其稀释了切片水化操作所携带的次氯酸,使得苏木素染液可以更加耐用;同时稳定剂中的酒石酸盐可以与苏木素染液中的铝盐络合,使得细胞核染色更加明显而且牢固,提升了染色效果;并且本专利技术中的稳定剂可以营造出类似苏木素染液的液体背景环境,使得切片细胞核在染色前先进行初步电离,从而使得苏木素染液进行染色时可以更深入、更稳定,进一步增强了染色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稳定剂的材料廉价易得,容易配制,具有一定的市场推广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稳定剂,所述稳定剂的成分包括蒸馏水、乙二醇、无水乙醇、聚乙二醇、酒石酸盐、冰醋酸;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蒸馏水95.75%、乙二醇3.5%、无水乙醇0.5%、聚乙二醇0.05%、酒石酸盐0.1%、冰醋酸0.1%。上述稳定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计量称取蒸馏水、乙二醇、无水乙醇、聚乙二醇、酒石酸盐、冰醋酸;S2、将称取的蒸馏水、乙二醇、无水乙醇、聚乙二醇、酒石酸盐依次加入到烧杯中,加入时对烧杯内的物料进行充分搅拌,得到混合溶液;S3、在混合溶液中缓慢加入冰醋酸,将混合溶液的PH值调到2;S4、使用1000目的过滤网对调节PH值后的混合溶液进行过滤,得到的滤液即为稳定剂。上述稳定剂用于浸泡切片且其应用于细胞核染色过程中的水化操作步骤与苏木素染色操作步骤之间。实施例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稳定剂,所述稳定剂的成分包括蒸馏水、乙二醇、无水乙醇、聚乙二醇、酒石酸盐、柠檬酸;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蒸馏水96%、乙二醇3.3%、无水乙醇0.45%、聚乙二醇0.05%、酒石酸盐0.1%、柠檬酸0.1%。上述稳定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计量称取蒸馏水、乙二醇、无水乙醇、聚乙二醇、酒石酸盐、柠檬酸;S2、将称取的蒸馏水、乙二醇、无水乙醇、聚乙二醇、酒石酸盐依次加入到烧杯中,加入时对烧杯内的物料进行充分搅拌,得到混合溶液;S3、在混合溶液中缓慢加入柠檬酸,将混合溶液的PH值调到3;S4、使用1500目的过滤网对调节PH值后的混合溶液进行过滤,得到的滤液即为稳定剂。上述稳定剂用于浸泡切片且其应用于细胞核染色过程中的水化操作步骤与苏木素染色操作步骤之间。实施例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稳定剂,所述稳定剂的成分包括蒸馏水、乙二醇、无水乙醇、聚乙二醇、酒石酸盐、冰醋酸;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蒸馏水96.55%、乙二醇3%、无水乙醇0.3%、聚乙二醇0.01%、酒石酸盐0.07%、冰醋酸0.07%。上述稳定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计量称取蒸馏水、乙二醇、无水乙醇、聚乙二醇、酒石酸盐、冰醋酸;S2、将称取的蒸馏水、乙二醇、无水乙醇、聚乙二醇、酒石酸盐依次加入到烧杯中,加入时对烧杯内的物料进行充分搅拌,得到混合溶液;S3、在混合溶液中缓慢加入冰醋酸,将混合溶液的PH值调到4;S4、使用2000目的过滤网对调节PH值后的混合溶液进行过滤,得到的滤液即为稳定剂。上述稳定剂用于浸泡切片且其应用于细胞核染色过程中的水化操作步骤与苏木素染色操作步骤之间。本专利技术中的稳定剂总体营造出了一个类似苏木素染液的液体背景环境,其中,蒸馏水、乙二醇、无水乙醇、聚乙二醇主要作为背景溶剂;冰醋酸或柠檬酸为PH调节剂;而酒石酸盐具有络合性,可与铝、铍、镉、钴、钼、铌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令细胞核的染色效果可以更加牢固,提升了苏木素染液的染色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在水化与苏木素染色操作步骤之间增加稳定剂浸泡操作,使得切片在进行水化操作后浸泡约1min稳定剂,再进入苏木素染液中,其稀释了切片水化操作所携带的次氯酸,使得苏木素染液可以更加耐用;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的成分包括蒸馏水、乙二醇、无水乙醇、聚乙二醇、酒石酸盐、PH调节剂;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蒸馏水91.7~96.7%、乙二醇2~5%、无水乙醇0.1~2%、聚乙二醇0.01~0.2%、酒石酸盐0.01~0.3%、PH调节剂0.05~0.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的成分包括蒸馏水、乙二醇、无水乙醇、聚乙二醇、酒石酸盐、PH调节剂;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蒸馏水91.7~96.7%、乙二醇2~5%、无水乙醇0.1~2%、聚乙二醇0.01~0.2%、酒石酸盐0.01~0.3%、PH调节剂0.05~0.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中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蒸馏水96%、乙二醇3.3%、无水乙醇0.45%、聚乙二醇0.05%、酒石酸盐0.1%、PH调节剂0.1%。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任一所述的稳定剂,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为冰醋酸、柠檬酸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定剂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燕王仁金卢振中梁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贝安特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