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超高频RFID感温技术的温度监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度监控
,具体为基于超高频RFID感温技术的温度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电气系统火灾事故大部分是因为温度过高引起的,通过对电缆头或电缆本身的连续温度测量,能够预测电缆头或电缆本身故障趋势,及时提供电缆故障部位检修指导。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蓬勃发展,安全作为轨道车辆运营生命线,越来越受到各级部门高度重视。数据动态监测作为安全管理有效手段。传统轨道交通车载电缆温度监控主要有两类方案:第一类采用纸质过温变色标签。常用纸质过温变色标签过温阈值时,将纸质过温变色标签缠绕于被监控电缆上,当发生过温事件时,纸质标签由白色变为黑色,以此告知巡检人员电缆过温事件曾经发生。第二类采用感温电缆。将感温电缆与被测设备或电缆贴附在一起,当被测设备或电缆温度高于感温电缆阈值时,感温电缆内部两根芯线发生熔断短路从而触发高温报警。现有温度监控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1、上述两种传统方案的缺点均是无法进行温度实时监控,无法提前预警,只有当过温事件发生后才提醒用户,高温引发风险控制能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超高频RFID感温技术的温度监控系统,包括监控主机(1)、读写器(2)、RFID无线无源电子标签(3)、平板天线(4)和测温漏缆(5),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无线无源电子标签(3)设置在测温漏缆(5)的外表面,所述测温漏缆(5)的一端电性连接有50欧姆负载电阻(6),所述测温漏缆(5)的另一端通过射频跳线(8)与读写器(2)电性连接;/n所述平板天线(4)通过射频跳线(8)与读写器(2)电性连接,所述读写器(2)的数量为若干,所述读写器(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监控主机(1)的输入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超高频RFID感温技术的温度监控系统,包括监控主机(1)、读写器(2)、RFID无线无源电子标签(3)、平板天线(4)和测温漏缆(5),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无线无源电子标签(3)设置在测温漏缆(5)的外表面,所述测温漏缆(5)的一端电性连接有50欧姆负载电阻(6),所述测温漏缆(5)的另一端通过射频跳线(8)与读写器(2)电性连接;
所述平板天线(4)通过射频跳线(8)与读写器(2)电性连接,所述读写器(2)的数量为若干,所述读写器(2)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监控主机(1)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高频RFID感温技术的温度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天线(4)的内部设置有送电线圈,所述RFID无线无源电子标签(3)的内部设置有受电线圈,所述受电线圈与送电线圈用于平板天线给RFID无线无源电子标签(3)无线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超高频RFID感温技术的温度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天线(4)设置于RFID无线无源电子标签(3)的一侧,所述平板天线(4)的面与RFID无线无源电子标签(3)的表面平行,所述平板天线(4)与RFID无线无源电子标签(3)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宁,李峰,杨泽迎,郑睿,洪晓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