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流阀及电动节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526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节流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流阀及电动节流阀,包括阀座、调节阀芯和上盖,阀座内部设有进水腔和出水腔,进水腔的上端与出水腔连接,进水腔下端连接进水口,出水腔下端连接出水口,出水腔内壁上设有阀座内螺纹,上盖安装在阀座上端,调节阀芯设置在阀座和上盖形成的内腔中,调节阀芯的下段设有与阀座内螺纹匹配的阀芯外螺纹,阀座内螺纹与阀芯外螺纹之间的间隙形成螺旋节流通道,螺旋节流通道的截面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相同调节精度、相同节流阀体积的前提下,有效提高KV值;在相同KV值、相同节流阀体积的前提下,有效提高调节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流阀及电动节流阀
本专利技术属于节流阀
,具体涉及一种节流阀及电动节流阀。
技术介绍
节流阀的KV值与调节精度存在成反比的客观规律,即KV值越大,调节精度越低。现有的节流阀一般针对特定的应用场景进行设计,在进液压力变化很大的情况下(例如给连接市政自来水或净水器的速热模块供水时,由于不同安装位置的自来水水压、与净水器不同距离的净水供水口水压存在不可控的差异)对出液流量进行较大范围(几倍于KV值)稳定的线性控制的话,现有公布的节流阀均难于满足需求,如专利CN104455571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流阀,节流调节针在节流孔中做往复运动,受限于节流调节针的行程和弹簧能够通过水压的变化进行运动,决定了该专利KV值较小,且在低水压(如<0.2MPA)下难于正常运行;专利CN107990011公开了一种节流阀,通过底部设置活动块和回位弹簧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开始调节时的控制精度,但受限于阀芯头部锥形体的尺寸,单位行程的造成的开度变化仍旧偏大,难于进行【KV值/50】精度范围的调节;专利CN110375100公开了一种节流阀,采用宽可调比等百分比流量特性阀头、迷孔式套筒和套筒座的配合进行流量精确调节,但同样存在只能在高压差下使用的问题,且迷孔式套筒的空隙较小,水质较差时有堵塞风险,另外成本较高,不利于规模化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流阀及电动节流阀。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节流阀,包括阀座、调节阀芯和上盖,阀座内部设有进水腔和出水腔,进水腔的上端与出水腔连接,进水腔下端连接进水口,出水腔下端连接出水口,出水腔内壁上设有阀座内螺纹,上盖安装在阀座上端,调节阀芯设置在阀座和上盖形成的内腔中,调节阀芯的下段设有与阀座内螺纹匹配的阀芯外螺纹,阀座内螺纹与阀芯外螺纹之间的间隙形成螺旋节流通道,螺旋节流通道的截面从上至下逐渐减小。优选地,在所述阀芯外螺纹上,分布有多个防堵孔,防堵孔分布在所述阀芯外螺纹的外牙上,孔径小于阀芯外螺纹的螺距,每圈外螺纹上防堵孔的数量为0-4个。进一步优选,所述阀座内螺纹和所述阀芯外螺纹的螺纹圈数均大于2,螺纹锥度均为0-6度中的一种角度或几种角度的组合。进一步优选,在所述阀座出水腔的底壁、所述出水口的上端外侧,设有阀座凹槽;在阀座的上端、与所述上盖接触的位置,设有第二阀座密封圈;在所述调节阀芯的上段,设有多个上盖密封圈凹槽,在上盖密封圈凹槽中设有上盖密封圈。进一步优选,在所述上盖的上端表面开通孔,通孔的直径与所述调节阀芯上端的外径匹配,并且通孔的直径小于调节阀芯的最大外径,调节阀芯旋转到被通孔限位无法上升的状态时,所述阀芯外螺纹至少还有一圈螺纹匹配在所述阀座内螺纹中。进一步优选,所述阀座、所述调节阀芯为塑胶材质或金属材质,当阀座和调节阀芯均为塑料材质时,阀座和调节阀芯的材质不同。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动节流阀,包括上述的节流阀、减速电机和电机轴,在所述调节阀芯上段的内壁,设有异形的阀芯凹槽,电机轴插入到阀芯凹槽中,电机轴的上端与减速电机连接。优选地,还包括阀芯运动仓、顶盖和位置传感器,阀芯运动仓与所述上盖固定连接,顶盖安装在阀芯运动仓的上表面,位置传感器设置在阀芯运动仓中、接近所述电机轴的上端,所述减速电机设置在顶盖上。进一步优选,所述电机轴为D型轴或H型轴,长度大于等于所述阀芯外螺纹的轴向长度。进一步优选,所述位置传感器为光电开关、微动开关或点动开关中的一种,数量为1-2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在相同调节精度、相同节流阀体积的前提下,有效提高KV值;2、在相同KV值、相同节流阀体积的前提下,有效提高调节精度;3、解决当KV值较低(<2L/min)时,节流阀容易堵塞的问题;4、明显降低节流阀结构复杂度和成本,易于规模化应用;5、电机位置固定的情况下,同时实现调节阀芯的圆周运动和直线运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节流阀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节流阀的阀座立体结构图;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节流阀的阀座剖面结构图;图4为实施例1提供的节流阀的调节阀芯立体结构图;图5为实施例2提供的电动节流阀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6为实施例2提供的节流阀的上盖与阀芯运动仓连接结构立体结构图;图7为实施例2提供的节流阀的上盖与阀芯运动仓连接结构剖面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参考图1、图2、图3、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节流阀,包括阀座1、调节阀芯5和上盖4,阀座1内部设有进水腔和出水腔,进水腔的上端与出水腔连接,进水腔下端连接进水口12,出水腔下端连接出水口11,出水腔内壁上设有阀座内螺纹2,上盖4安装在阀座1上端,调节阀芯5设置在阀座1和上盖4形成的内腔中,调节阀芯5的下段设有与阀座内螺纹2匹配的阀芯外螺纹9,阀座内螺纹2与阀芯外螺纹9之间的间隙形成螺旋节流通道3,螺旋节流通道3的截面从上至下逐渐减小。阀座内螺纹2和所述阀芯外螺纹9的螺纹圈数均大于2,螺纹锥度均为0-6度中的一种角度或几种角度的组合。在所述阀芯外螺纹9上,分布有多个防堵孔53。防堵孔53分布在所述阀芯外螺纹9的外牙上,孔径小于阀芯外螺纹9的螺距,每圈外螺纹上防堵孔53的数量为0-4个。阀座内螺纹2和阀芯外螺纹9的牙型均为三角形、梯形、矩形、圆弧形中的一种,在本实施例中,阀座内螺纹2为梯形螺纹,螺纹小径6.1mm,圈数共10圈,节距2.5mm,开始的1.5圈螺纹大径为10mm,锥度为0度,之后的螺纹锥度为3度内缩;阀芯外螺纹9为梯形螺纹,螺纹小径6mm,圈数共10圈,节距2.5mm,螺纹锥度全部为0度,大径为8mm,阀座内螺纹2的小径与阀芯外螺纹9的小径的差值不大于0.5mm;在本实施例中,阀芯外螺纹9上每圈均布有两个直径2mm的圆形防堵孔53,孔深3mm。工作过程中,水流从进水口12进入到进水腔中,从进水腔的上端进入到螺旋节流通道3的最上端,顺着螺旋节流通道3向下,最后从螺旋节流通道3的下端进入到出水口11。需要增加流量时,转动调节阀芯5,调节阀芯5向上运动,螺旋节流通道3的最大开度会平缓增大从而实现水量增加。当进水压力为0.1MPa、旋转调节阀芯5使螺旋节流通道3截面面积最大时,过水量为1800ml/min,本实施例的有效可调节行程是同样径向长度针阀的三倍以上、单位行程的流量变化更小,故能够有效提高调节精度;当水流中有异物进入节流阀后,异物将优先被推至调节阀芯5上布置的防堵孔53内,在之后调节阀芯5往复旋转的过程中,可将异物带出节流通道,有效避免异物堵塞;当水流在节流通道内流动时,每半圈会经历一个圆形防堵孔53,此时水流会因为过流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1)、调节阀芯(5)和上盖(4),阀座(1)内部设有进水腔和出水腔,进水腔的上端与出水腔连接,进水腔下端连接进水口(12),出水腔下端连接出水口(11),出水腔内壁上设有阀座内螺纹(2),上盖(4)安装在阀座(1)上端,调节阀芯(5)设置在阀座(1)和上盖(4)形成的内腔中,调节阀芯(5)的下段设有与阀座内螺纹(2)匹配的阀芯外螺纹(9),阀座内螺纹(2)与阀芯外螺纹(9)之间的间隙形成螺旋节流通道(3),螺旋节流通道(3)的截面从上至下逐渐减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座(1)、调节阀芯(5)和上盖(4),阀座(1)内部设有进水腔和出水腔,进水腔的上端与出水腔连接,进水腔下端连接进水口(12),出水腔下端连接出水口(11),出水腔内壁上设有阀座内螺纹(2),上盖(4)安装在阀座(1)上端,调节阀芯(5)设置在阀座(1)和上盖(4)形成的内腔中,调节阀芯(5)的下段设有与阀座内螺纹(2)匹配的阀芯外螺纹(9),阀座内螺纹(2)与阀芯外螺纹(9)之间的间隙形成螺旋节流通道(3),螺旋节流通道(3)的截面从上至下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芯外螺纹(9)上,分布有多个防堵孔(53),防堵孔(53)分布在所述阀芯外螺纹(9)的外牙上,孔径小于阀芯外螺纹(9)的螺距,每圈外螺纹上防堵孔(53)的数量为0-4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内螺纹(2)和所述阀芯外螺纹(9)的螺纹圈数均大于2,螺纹锥度均为0-6度中的一种角度或几种角度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座(1)出水腔的底壁、所述出水口(11)的上端外侧,设有阀座凹槽(10);
在阀座(1)的上端、与所述上盖(4)接触的位置,设有第二阀座密封圈(8);
在所述调节阀芯(5)的上段,设有多个上盖密封圈凹槽(52),在上盖密封圈凹槽(52)中设有上盖密封圈(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盖(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仁卿曾海军郭李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迈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